新闻集团的成功和松下的没落

    如果问个问题,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属于哪个国家?答案可能有好几个?属于美国公司;属于英国公司;属于欧元区公司。可能很少有人会记起,新闻集团起家于澳大利亚。默多克的父亲在澳大利亚办了一家报社,默多克接班后,把这家报社的报纸发行量从一个区域拓展到全澳洲,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报业公司。之后默多克进军英国市场,在英国发行的“小报”,通过搜集花边、八卦、内幕等新闻,使得发行量迅猛提升,并通过一系列收购使得新闻集团成了英国最大的报业公司,之后,新闻集团进军美国和欧洲大陆市场,默多克更是加入了美国籍,并把新闻集团总部迁到美国。新闻集团大力扩张报业版图的同时,大举进军电视传媒领域,旗下天空电视台甚至一度要收购曼联足球俱乐部,后因球迷、议会反对作罢。默多克经过多年努力,把新闻集团成功打造成全球最大的报业传媒帝国。默多克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我认为人才国际化、团队全球化思维是其重要的成功因素。几年前,英国议会听证新闻集团“窃听门”事件的主角,新闻集团英国负责人及其主要助手们都是英国人,而不是澳大利亚人,从公司骨干精英人员构成看,新闻集团既是英国公司,也是美国公司,也是欧元区公司,还是澳大利亚公司。我认为:国际化、全球化最重要的不是把产品卖到全球,而是把全球稀缺的精英人才纳入公司,并使之有主人翁精神。新闻集团这方面做得就很好,默多克为了让新闻集团能立足全球经济制高点的美国,甚至移民到了美国。

    反观很多日本企业,在日本经济高速腾飞的奇迹中迅速壮大,成为全球商品的生产制造商,却没能把握这一难得的机遇,大都未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国际化、全球化,这些企业具有浓重日本企业特征,这些特征既成就了这些企业的成功,又像天花板一样限制住了这些企业的进一步成长,最终导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很多企业就这样跨越巅峰后,逐步在没落。

    松下当年是非常成功的企业,松下幸之助更是无数人敬仰的成功企业家。然而纵观松下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大致就能看出其国际化、全球化的失败原因。改革开放之初,松下电器如同其他日本产品一样进入中国大陆,并享有极高的美誉度和用户粘性,之后松下陆续在国内建厂,生产和销售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各类电器。90年代初,松下与广东万宝电器成立合资公司生产松下空调器,那个时候的格力、美的、海尔空调还处于小作坊时代,无论资金、技术、品牌、产品质量等,松下万宝空调器都具备绝对碾压之势。然而20几年后的今天,小作坊的美的、格力、海尔都已成长为是几千亿市值的“大块头”,松下万宝却几乎消失了。我认为其根本原因松下的国际化、全球化出发点的思维偏差所致,松下只能局限为日本的松下,无法成为中国的松下,美国的松下。以松下万宝为例,松下只是把松下万宝看成松下在中国的代理企业,并没有想把松下万宝打造为中国的松下。也就是说松下万宝被设定为松下在中国获取利润的一个环节,而不是要支持松下万宝成为中国本土最有竞争力的企业。这两个目标设定会有截然不同的运作模式,若是要把松下万宝打造成本土最有竞争力的企业,那么松下就会把团队建设放在头等位置,会倾全力培养和吸收中国本土优秀人才,甚至组建以中国人为骨干的高管团队,立足长远的本土化精英再加上松下带来的巨大势能,松下万宝不仅依然能雄踞中国本土空调市场的霸主地位,而且能够充分利用中国现今巨大的供应链体系优势,直冲海外分享全球市场的巨大红利。可惜,松下没有这么做,而是把松下万宝作为了松下赚钱的工具,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松下为万宝提供的主要部件就很贵,松下万宝在在组装生产后,不但不赚钱还亏钱,松下却一直很赚钱。眼看着市场不断火热,松下希望扩产时,万宝方面没有钱跟,又不愿放弃股权,经常拖延,虽然,最后松下如愿以偿的成为松下万宝的绝对控股方,而这时,国内市场已逐步成熟,格力、美的、海尔的市场份额已处于优势,更重要的是这几个本土品牌的团队已经“非常强大”,产品销售体系已经足够庞大,供应链已经完全形成并成熟。反观松下万宝,早期的外企“精英”优越感早已荡然无存,万宝、松下股东之间的明争暗斗,松下万宝常年亏损,导致人才激励先天不足,形成了“资本主义大锅饭”,最终让松下万宝沦为不入流企业。松下同一时期成立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等企业相继得到了同样的命运。

    从新闻集团和松下成与败的分析,我认为国际化、全球化绝不是把产品卖到全球,赚取差价利润那么简单,最重要的是要把企业能够落地,让自有品牌成为属地国的品牌,让自有企业成为属地国的企业,让属地国的优秀人才进入甚至掌管企业,并由衷为自己能有主人翁精神而自豪!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闻集团的成功和松下的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