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职到副职,角色到底有多少不同2019-09-18

    入职5个月,牵头制定的公司战略方案终于审议通过。只是,为着这个成果,我似乎焦灼了很久。

    于是跑去和闺蜜聊天。闺蜜问,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战略方案?究竟是谁想制定的?现在通过的战略方案是谁的?你认为战略共识达成的时间太长,那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如果长时间达不成共识,这个方案不通过,责任是谁?换句话说,再直白一点,战略的owner是谁?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分管战略的副总,我有责任有义务去推动整个战略方案的明确,甚至在部门多次修改无果的情况下,我自己跳下去,亲自执笔,书写了战略方案的大部分内容,然后一次次地推着董事长、总经理去讨论这个方案、定稿这个方案;并为此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是担当的、有思路的、有办法的;甚至在有班子同志提出这个方案行动感不足的时候,还认为是各个细分的市场、产品等路径不够清晰,我已经在他们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可是,我却不曾静下心来,问一问自己,我们要的是共识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还是一个文本交差?一个公司里面到底是才是战略制定的Owner?董事长、总经理为什么需要我推着才去讨论这个方案——如果他们真的想明晰公司战略的话?

    这个复盘的过程,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执念,那就是我一直认为公司新班子到位,应该有一个目标和实现该目标的战略方案,并且这个方案的出台时间不能太久,而且我是这件事情的主责人。可问题在于,我忘记了,我只是协助分管战略,并不是管战略,战略的真正Owner应该是董事长,他作为公司第一负责人有他的考虑、他的节奏,甚至他的顾虑,也许他觉得大家现在没有想清楚,缓一缓能想清楚了,再明确,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和闺蜜聊天中, 我同时提到了我认为今年应该在股改、引进战投的同时考虑对外投资,否则员工投资进来的钱回收期太长了;而董事长认为只要做完股改和战投引进就可以了。闺蜜问,你为什么一定要董事长按照你的节奏来,掌控全局的是他,而不是你呀?对哦,我一直觉得我牵头股改,我应该对员工投资进来的钱负责任,可是,真的应该是我负责任吗?我付的了这个责任吗?

    闺蜜又问,你当前的做法,你认为你们的上级公司领导会怎么评价我?

     “当然是认为我有担当、想做事情、能做事情了,如果换做其他人,在公司目前的情况下,可能什么事情都没有推进呢?”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这是我背后的信念系统。

    “真的吗?”、“你是集团董事长,你下面公司的副职这样来表述他的工作,你真的会这么想吗?"

    “会认为我没有配合好主要领导的工作?”我试探着问。“可是,若是按照主要领导的节奏,公司绩效出不来,我分管的领域绩效不是也不理想吗?”

   “假如你们公司绩效不好,上级领导会直接认为是你的责任吗?”

    “那倒不是,会首先认为是主要领导的责任,然后是经营班子,然后可能才是我。”

    “所以呢?”

     ......

    于是,我想到了自己前一天早上对分管部门负责人发的火,无非是部门负责人按照自己的信念系统没有执行我明确的工作指令。若如此,我按照自己的信念系统,按照自己的节奏在推进工作,是不是真的大错特错了!

     在国企,履职10年。只是这10年,我都是大大小小组织的正职,所以,按照我的信念系统、我的节奏去推动工作,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我是最终要负责的那个人。

    可是,今天,作为班子副职, 我该知道,我的角色只是在局部的工作领域协助负责,不再是责任真正的Owner。只有回归到角色正确的定位,工作才能适当的推进。

   每一个角色都有他本来的定位,不要混淆了角色,也不要把不属于这个角色的职责背过来——你会背的非常累,出力不讨好,而且最重要的也不利于公司整理目标的实现。

  所以,从正职,到副职,角色变化不是一点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正职到副职,角色到底有多少不同201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