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算法转自于: https://blog.csdn.net/dark_scope/article/details/8880547
匈牙利算法是由匈牙利数学家Edmonds于1965年提出,因而得名。匈牙利算法是基于Hall定理中充分性证明的思想,它是部图匹配最常见的算法,该算法的核心就是寻找增广路径,它是一种用增广路径求二分图最大匹配的算法。
-------等等,看得头大?那么请看下面的版本:
通过数代人的努力,你终于赶上了剩男剩女的大潮,假设你是一位光荣的新世纪媒人,在你的手上有N个剩男,M个剩女,每个人都可能对多名异性有好感(-_-||暂时不考虑特殊的性取向),如果一对男女互有好感,那么你就可以把这一对撮合在一起,现在让我们无视掉所有的单相思(好忧伤的感觉),你拥有的大概就是下面这样一张关系图,每一条连线都表示互有好感。
本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原则,你想要尽可能地撮合更多的情侣,匈牙利算法的工作模式会教你这样做:
===============================================================================
一: 先试着给1号男生找妹子,发现第一个和他相连的1号女生还名花无主,got it,连上一条蓝线
===============================================================================
二:接着给2号男生找妹子,发现第一个和他相连的2号女生名花无主,got it
===============================================================================
三:接下来是3号男生,很遗憾1号女生已经有主了,怎么办呢?
我们试着给之前1号女生匹配的男生(也就是1号男生)另外分配一个妹子。
(黄色表示这条边被临时拆掉)
与1号男生相连的第二个女生是2号女生,但是2号女生也有主了,怎么办呢?我们再试着给2号女生的原配()重新找个妹子(注意这个步骤和上面是一样的,这是一个递归的过程)
此时发现2号男生还能找到3号女生,那么之前的问题迎刃而解了,回溯回去
2号男生可以找3号妹子~~~ 1号男生可以找2号妹子了~~~ 3号男生可以找1号妹子
所以第三步最后的结果就是:
===============================================================================
四: 接下来是4号男生,很遗憾,按照第三步的节奏我们没法给4号男生腾出来一个妹子,我们实在是无能为力了……香吉士同学走好。
===============================================================================
其原则大概是:有机会上,没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
【code】
bool find(int x){ int i,j; for (j=1;j<=m;j++){ //扫描每个妹子 if (line[x][j]==true && used[j]==false) //如果有暧昧并且还没有标记过(这里标记的意思是这次查找曾试图改变过该妹子的归属问题,但是没有成功,所以就不用瞎费工夫了) { used[j]=1; //use 用来标记这一个男生想要这一个女生 if (girl[j]==0 || find(girl[j])) { //名花有主? 那就看看能不能移花接木! //名花无主或者能腾出个位置来,这里使用递归 girl[j]=x; return true; } } } return false; }
在主程序我们这样做:每一步相当于我们上面描述的一二三四中的一步
for (i=1;i<=n;i++) // 遍历每一个男生 { memset(used,0,sizeof(used)); //这个在每一步中清空 if find(i) all+=1; }
KM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ogosG/p/logos.html
二、KM算法
现在我们来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每个员工做每件工作的效率各不相同,我们如何得到一个最优匹配使得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最大呢?
这种问题被称为带权二分图的最优匹配问题,可由KM算法解决。
比如上图,A做工作a的效率为3,做工作c的效率为4......以此类推。
不了解KM算法的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用匈牙利算法找到所有的最大匹配,比较每个最大匹配的权重,再选出最大权重的最优匹配即可。这不失为一个解决方案,但是,如果公司员工的数量越来越多,此种算法的实行难度也就越来越大,我们必须另辟蹊径:KM算法。
KM算法解决此题的步骤如下所示:
1.首先对每个顶点赋值,将左边的顶点赋值为最大权重,右边的顶点赋值为0。
如图,我们将顶点A赋值为其两边中较大的4。
2.进行匹配,我们匹配的原则是:只与权重相同的边匹配,若是找不到边匹配,对此条路径的所有左边顶点-1,右边顶点+1,再进行匹配,若还是匹配不到,重复+1和-1操作。(这里看不懂可以跳过,直接看下面的操作,之后再回头来看这里。)
对A进行匹配,符合匹配条件的边只有Ac边。
匹配成功!
接下来我们对B进行匹配,顶点B值为3,Bc边权重为3,匹配成~ 等等,A已经匹配c了,发生了冲突,怎么办?我们这时候第一时间应该想到的是,让B换个工作,但根据匹配原则,只有Bc边 3+0=0 满足要求,于是B不能换边了,那A能不能换边呢?对A来说,也是只有Ac边满足4+0=4的要求,于是A也不能换边,走投无路了,怎么办?
从常识的角度思考:其实我们寻找最优匹配的过程,也就是帮每个员工找到他们工作效率最高的工作,但是,有些工作会冲突,比如现在,B员工和A员工工作c的效率都是最高,这时我们应该让A或者B换一份工作,但是这时候换工作的话我们只能换到降低总体效率值的工作,也就是说,如果令R=左边顶点所有值相加,若发生了冲突,则最终工作效率一定小于R,但是,我们现在只要求最优匹配,所以,如果A换一份工作降低的工作效率比较少的话,我们是能接受的(对B同样如此)。
在KM算法中如何体现呢?
现在参与到这个冲突的顶点是A,B和c,令所有左边顶点值-1,右边顶点值+1,即 A-1,B-1. c+1,结果如下图所示。
我们进行了上述操作后会发现,若是左边有n个顶点参与运算,则右边就有n-1个顶点参与运算,整体效率值下降了1*(n-(n-1))=1,而对于A来说,Ac本来为可匹配的边,现在仍为可匹配边(3+1=4),对于B来说,Bc本来为可匹配的边,现在仍为可匹配的边(2+1=4),我们通过上述操作,为A增加了一条可匹配的边Aa,为B增加了一条可匹配的边Ba。
现在我们再来匹配,对B来说,Ba边 2+0=2,满足条件,所以B换边,a现在为未匹配状态,Ba匹配!
我们现在匹配最后一条边C,Cc 5+1!=5,C边无边能匹配,所以C-1。
现在Cc边 4+1=5,可以匹配,但是c已匹配了,发生冲突,C此时不能换边,于是便去找A,对于A来说,Aa此时也为可匹配边,但是a已匹配,A又去找B。
B现在无边可以匹配了,2+0!=1 ,现在的路径是C→c→A→a→B,所以A-1,B-1,C-1,a+1,c+1。如下图所示。
对于B来说,现在Bb 1+0=1 可匹配!
使用匈牙利算法,对此条路径上的边取反。
如图,便完成了此题的最优匹配。
读者可以发现,这题中冲突一共发生了3次,所以我们一共降低了3次效率值,但是我们每次降低的效率值都是最少的,所以我们完成的仍然是最优匹配!
这就是KM算法的整个过程,整体思路就是:每次都帮一个顶点匹配最大权重边,利用匈牙利算法完成最大匹配,最终我们完成的就是最优匹配!
KM代码:
这个板子是能过的。。。。但竟然过不了uva—1411。。然后 我有找了一个板子。。差不多。。就是用了slack来记录顶标要减小最小值 在下面。。。
#include#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em(a, b) memset(a, b, sizeof(a))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400, INF = 0x7fffffff; int usedx[maxn], usedy[maxn], w[maxn][maxn], bx[maxn], by[maxn], cx[maxn], cy[maxn]; int nx, ny, n, minn, max_value; int dfs(int u) { usedx[u] = 1; for(int i=1; i<=ny; i++) { if(usedy[i] == -1) { int t = bx[u] + by[i] - w[u][i]; if(t == 0) { usedy[i] = 1; if(cy[i] == -1 || dfs(cy[i])) { cy[i] = u; cx[u] = i; return 1; } } else if(t > 0) minn = min(minn, t); } } return 0; } int km() { mem(cx, -1); mem(cy, -1); mem(bx, -1); mem(by, 0); for(int i=1; i<=nx; i++) for(int j=1; j<=ny; j++) bx[i] = max(bx[i], w[i][j]); for(int i=1; i<=nx; i++) { while(1) //因为一定可以完美匹配 所以对于每个左边点 找到最大权值匹配再去找下一个点 { minn = INF; mem(usedx, -1); mem(usedy, -1); if(dfs(i)) break; for(int j=1; j<=nx; j++) //更新参与到匹配中的左边点和右边点的标值 if(usedx[j] != -1) bx[j] -= minn; for(int j=1; j<=ny; j++) if(usedy[j] != -1) by[j] += minn; } } max_value = 0; for(int i=1; i<=nx; i++) if(cx[i] != -1) max_value += w[i][cx[i]]; printf("%d\n",max_value); } int main() { while(~scanf("%d",&n)) { for(int i=1; i<=n; i++) for(int j=1; j<=n; j++) scanf("%d",&w[i][j]); nx = ny = n; km(); } return 0; }
用这个板子把!
#include#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em(a, b) memset(a, b, sizeof(a))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400, INF = 0x7fffffff; int usedx[maxn], usedy[maxn], w[maxn][maxn], bx[maxn], by[maxn], cx[maxn], cy[maxn], slack[maxn]; int nx, ny, n, max_value; int dfs(int u) { usedx[u] = 1; for(int i=1; i<=ny; i++) { if(usedy[i] == -1) { int t = bx[u] + by[i] - w[u][i]; if(t == 0) { usedy[i] = 1; if(cy[i] == -1 || dfs(cy[i])) { cy[i] = u; cx[u] = i; return 1; } } else slack[i] = min(slack[i], t); } } return 0; } void km() { mem(cx, -1); mem(cy, -1); mem(bx, -1); mem(by, 0); for(int i=1; i<=nx; i++) for(int j=1; j<=ny; j++) bx[i] = max(bx[i], w[i][j]); for(int i=1; i<=nx; i++) { for(int j=1; j<=n; j++) slack[j] = INF; while(1) { mem(usedx, -1); mem(usedy, -1); if(dfs(i)) break; int d = INF; for(int j=1; j<=ny; j++) if(usedy[j] == -1) d = min(d, slack[j]); for(int j=1; j<=nx; j++) if(usedx[j] != -1) bx[j] -= d; for(int j=1; j<=ny; j++) if(usedy[j] != -1) by[j] += d; else slack[j] -= d; } } max_value = 0; for(int i=1; i<=nx; i++) if(cx[i] != -1) max_value += w[i][cx[i]]; printf("%d\n",max_value); } int main() { while(~scanf("%d", &n)) {
mem(w, 0); for(int i=1; i<=n; i++) for(int j=1; j<=n; j++) scanf("%d", &w[i][j]); nx = ny = n; km(); } return 0; }
PS:笔者此文旨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匈牙利算法和KM算法,所以对部分定理未加以证明,甚至有的部分一笔带过,这是为了全文的流畅性考虑,不专业之处请多多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