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哦✔

啥叫在线?

先举个例子,咱们都熟悉的两款产品,QQ 和微信,都是聊天工具,它俩到底有啥区别呢?为啥 QQ 使用的人少了,而微信大行其道? 我们知道,QQ 产生于 PC 时代,大家最初是使用电脑登录 QQ 的,所以在 QQ 的设置中,有“在线”和“离线”的区分。如果想聊天了,你必须先打开电脑再登录 QQ。而在微信里,则没有离线这个选项,因为我们是通过手机登录微信的,它默认用户永远在线,手机人人不离手,通过手机时刻都可以找到这个人。这正是微信用户迅速增长的一大关键。在线这件事情区分了 QQ 和微信,也区分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实际上,QQ 和微信分别是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代表。这个例子说明,移动互联网是比传统互联网在线程度更深的互联网平台,能够随时在线、便捷在线才是关键。

在线时代,绕不开互联网、数据和计算。互联网的本质是在线;互联网人天天大数据不离口,然而,你知道大数据的本质不是大而是双向在线吗?云计算也不只是建个大规模机房就能解决,它的本质是计算的在线。《在线》这本书就拨开了人们认知的这些误区。这本书的作者叫做王坚。

说起王坚,马云尊称他为“博士”。王坚有多厉害呢?能文能武,能学术懂经商,他曾是浙江大学的心理学系系主任,后来下海出任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副院长,现在,端坐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第一把交椅,江湖人称阿里巴巴的“技术教父”。马云是这么评价王坚的:第一次在听到博士谈未来数据时代时,我惊叹于他对数据技术的理解和执着,正因如此,阿里才有了如今的技术布局。假如,10年前我们就有了王坚博士,今天阿里的技术可能会很不一样。

那么,王坚是怎么看待互联网发展的呢?在王坚看来,在线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关键。他说,一个事物是不是新事物,是不是符合未来发展的趋势,就是要看它是否在线。他提出了在线三定律,帮助我们理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而围绕着在线,互联网、数据和计算将会有着全新的发展方向,它们的碰撞将会重新定义经济,改变未来的社会与生活。在线三定律是怎么回事呢?我们逐条来看。

第一条定律,每一个比特都在互联网上。这里的比特,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物理上所说的对象。其实定义无所谓,不论定义如何,事物的最终状态一定要在线,这样才能够和其他事物连接在一起。哪怕是一棵树、一个杯子,人工给它做个二维码,这棵树、这个杯子就能够进入在线系统,能够跟万物产生联系。而互联网就是在线的基础。

第二条定律,每一个比特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流动。我们的那棵树、那个杯子通过二维码进入在线系统之后,我们可以跟踪到它的数据信息了。这棵树一周长高了多少、谁来给它浇了水、这个杯子每天被使用了几次、都谁用它喝了水……这就是数据。但是光有数据还不行,这个数据必须是流动的,也就是说,这些数据信息是能够被需要它们的人收集到的。

其实,这些数据在互联网产生前一直都在那里。比如,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做一次碰撞产生的数据,就算用最强大的计算机,也是一辈子都算不完的。这个数据堪称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只是在在线系统普及前,它们没能到达互联网没能流动起来,所以需要它们的人不能在网上那么便捷地搜集到它们。在线系统不是说连上网络就叫在线了,你不搜索数据,不与人交流,连上网络了也没啥意义。打个比方,再好的柏油马路,你不用它运货,没有物资交换也产生不了效益。再好的互联网,处处都是堡垒,没有流通的数据,也只是一片荒原。数据是能量,让在线系统焕发了活力。

美国有个网站叫美国在线,用户需要安装特定软件才能登录,虽然美国在线什么服务都有,邮件呀、咨讯呀、论坛呀,但实际上它是封闭的网络,可以说它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局域网,等真正的互联网席卷全球,美国在线这种局域网模式就扛不住了。我们刚才说的真正的流动,必须是在整个互联网内而不是在局域网中,数据在互联网上流动要比在局域网里产生的价值多得多。

在线大大提升了人们对数据利用的效率,而且这种提升是双向的。什么意思呢?假如数据没有在线,人们想要了解一件事情,就必须先收集跟这件事情相关的资料,然后阅读这些资料,把这些资料挑出来,再进行分析。这样的方式,会消耗人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所收集的资料还会受到很多限制,譬如北方人可能很难看到南方地区的资料。而数据在线之后,则不再存在这个问题,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互联网上快速地收集数据,为自己所用。

从输入数据的角度来看,通过在线,利用各种各样的设备,像鼠标、可穿戴式设备等,能够扩展了数据收集的范围和维度。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学校里,我们现在都使用饭卡,但是以前是用饭票的。从饭票到饭卡,有什么不一样呢?

如果学生到食堂用餐使用的是饭票,学校最多能知道学生买了多少钱的饭菜,哪个食堂最受青睐,可是如果使用饭卡的话,学校通过在线的数据记录不仅能够知道学生消费了多少,还能知道哪些学生去了哪个食堂、什么时候去的,甚至在食堂里买了什么菜。学校不仅能利用这些数据了解校内学生整体的就餐状况,还可以详细了解男生、女生不同的就餐喜好,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不同的就餐习惯,进而制定管理策略。这只是一个局部在线的例子,但这个例子可以说明,在线能够保留更全面、更多元的数据。而在离线时代,除了饭票的数量,我们可能对这些数量背后的信息一无所知。

这第二条定律点出了,数据的价值在于流通。大数据的本质是在线,而且是双向在线。

第三条定律,比特所代表的每个对象都是在互联网上可以被计算的。这是在线世界天然具备的属性。前面我们讲了大数据,那么怎样才能对大数据进行计算呢?建几个大型机房吗?绝非如此。王坚指出,对数据的计算只有在线才是最划算的。计算是在线的核心。

计算的在线,大家一般称之为云计算。那云计算到底是啥?咱先举个例子。80年代的深圳老商业街,每家商店门口都有柴油发电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那时候的电力设施是按照计划建造的,当用上了来自香港的电冰箱、电视机,电力就无法支持了,只能自己买发电机发电。

实际上,在100多年前,即便是发达如美国,也没有公共电网。想要开个工厂赚点钱,你得先筹钱建个发电站,而且比较坑人的是,有时候建个发电站比你建个工厂还贵,万一经营不善,工厂倒闭,发电站可能就彻底报废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让每个公司都建个发电站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显然效率极低而风险极高,简直是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还是建立一个大规模的公共电网比较划算,效果好、成本低,还省心安全,不用自己学习电工知识和安全操作守则。逐渐的,公共电网就成了国家和地区的标准配置,交流电成为了世界通用的供电标准。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电力逐渐上线、在线的过程。

通过买服务器支持自己公司的计算,这个情形和80年代的深圳、100多年前的美国很像。今天要是我们专门装一个发电机给自己家里的电视机、电冰箱供电,看起来是十分不靠谱的。实际上,对于成千上万的普通用户来说,云和电一样,早已进入了每个人的生活。人们最常进行的行为是搜索,当我们键入关键词,进行搜索的时候,大概需要全世界数万台服务器瞬间提供支持。这个计算量远远超过你的家用计算机或笔记本所能承受的极限。

计算未来也必然像电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需求量越来越大,看不见上限,我们只需要通电的服务,而不需要自带发电机。因此,更为理智的做法,是建立一个像国家电网那样的公共服务网络,让计算在线,建立真正的云计算。

总结一下,通过在线三定律,我们知道在线的基础是互联网,数据只有在线才有意义,计算是在线的核心。说完了在线的三条定律,我们回头看开头我们讲的QQ和微信的例子,移动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引爆互联网的一次变革,就是因为它和这三条定律匹配度很高。第一,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是便携式设备在线,第二,移动互联网是随时随地在线,绝对不能用离线的思路来管理和运用,第三,因为随时在线,所以随时随地都有数据在移动交换,移动互联网就成为了目前数据交换率最高的领域。所以移动互联网是最有活力和希望的商业环境。按照这个逻辑,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身边那些还没有在线的东西,如果它们在线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可以这样说,在线三定律可以成为我们判断一个新事物是否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标准。

谈到商业,互联网、数据和计算这三者的结合裂变确实会导致新经济的出现,也就是计算经济的出现。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属于计算经济的例子。

以谷歌引以为傲的 Pagerank 网页排名算法为例。Pagerank 的基本想法很简单,它分析超链接之间的关系:一个网页的重要性,会随着被其他网页链接的数量增加而增加。用超链接来评估网页的权重,正是谷歌搜索的优美之处,也是谷歌击败其他搜索公司的秘诀,这个算法成为这家公司的核心价值。这正是计算经济的一个典型成功案例。谷歌算法成功的关键就是网页搜索的在线。谷歌凭借这个算法奠定了它不可撼动的商业地位。

利用大数据双向在线特性的最典型案例是“今日头条”。这个新闻应用,号称能够在“5秒钟算出你的兴趣”,并且“根据兴趣智能推荐新闻”,它秉承的就是双向在线的理念。你在这头输入自己的兴趣爱好,它在那头输出匹配的新闻信息,这就形成了不需要人工编辑的新闻引擎。今日头条本身并不生产内容,但是这个新闻应用在2年内激活了1.2亿用户、4000万月活跃用户,一跃成为传媒新贵。

当计算在线,无论你是想在网上开个商店还是想做个动画片,你都可以利用云计算服务,而不必花费大量的金钱购买昂贵的服务器。“唱吧”是一款非常流行的在线唱歌 App。它的公司很小,最初员工不过四五十人,但是却有4000万用户使用唱吧软件唱歌。唱吧让 KTV 在线了,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这实际上是利用了云计算的结果,否则,按它的体量,它很难支撑那么多用户同时在线。

实际的案例告诉我们,搭建云计算的公共平台,让计算在线,这是在线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企业拥抱互联网,让在线的数据通过云计算产生价值,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

在线的数据和计算为大家提供了新的方法探索世界,但数据和计算的运行程度更要看互联网平台的生态。在移动互联网中,苹果、谷歌等几个企业构建了一些如 App store、Google Play 的平台。这些企业在这些平台上制定了规则。今天手机 App 的创新,很像在别人家的花园里种点小花,因为苹果和安卓已经圈建了花园,你种点花花草草肯定没问题,但是你的创新不能触犯花园主人的利益,否则你就得妥协或者离开。比方说,Facebook 要进入苹果的 App store,它自己的支付系统就不能使用了,只能用苹果的。这种花园是很难孕育出伟大的生命的,必须要跑到大森林中,才能做出真正有生命力的东西。虽然很多公司都声称要做互联网生态,但很多时候做出来的都是类似于 App store 这样的花园。

再比如万物互联网,当一切在线之后,意味着过去很多前沿技术可以再次融合,就像可穿戴计算,在人体内植入一个芯片,记录身体的一举一动。在新的框架下,你就会明白,如果这个芯片不在线,它就没有价值了。类似的很多技术,在线之后,都可以重新定义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王坚试图带领团队做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操作系统,而不是手机的操作系统。他尝试利用云计算推动新的移动操作系统的发展。在这个系统中,云替代各类计算机、手机之类的终端,成为信息的交换中心。在这个系统中用户通过设立账号获得在线体验。在这个平台下,接入手机、电视、汽车乃至各种家用设备,在未来就能够更好地实现万物互联。万物互联网将会是更加深化的在线平台。

刚刚我们看了几个计算经济的例子,那么伴随着在线这个理念,互联网、计算和数据在未来会如何发展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来展望一下。

首先作者认为,互联网在未来将成为一种基础设施。互联网要想成为基础设施,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有了规模互联网才能发挥出作用。这就好比国家的高速公路。北京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八达岭高速,但在它刚开始的时候,无论它修得多高多宽,车跑得多快,它都算不上基础设施,因为它只能解决北京到八达岭的问题,但是现在它是京藏高速的一部分,我们的高速公路建得足够多形成了一张四通八达的网,这就成为了国家的基础设施。

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也就是这种规模效应发挥出来后能带来两个好处,一是成本降低。我们今天不会因为担心费电高而停止晚上加班工作,是因为今天国家公共电网设施完善,电费足够便宜。但是30年前,几乎中国每个家庭都会为了电灯数量以及每个灯泡的瓦数纠结不已,那时电费是每个家庭不可忽视的支出。

第二个好处是,互联网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会使我们的生活工作更便捷。仍然以电为例,在装修的时候,电源插座是一定会在设计中的,人们进入一间屋子之后,从来不担心房间中找不到电源。到今天,我们用手机连网比找到电源插座还容易。当互联网成为一种基础设施,它的便利性将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基础设施,这会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结果就是,当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规模足够大、成本足够低廉、足够便捷,它就会变成一个创新的平台,所有其他看上去跟互联网没有关系的产业,都会逐渐变得和互联网有关系,就像今天没有一个人会说自己和高铁、公路没有联系一样。互联网+会变成一个非常自然的趋势。一个新的创新周期就会开始。

说完了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来说说数据,作者将数据看做人类积累的一笔财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通过自身活动产生的自然资源。只要在互联网上走过,数据就会留下脚印。就像在淘宝购物会沉淀下来消费者的消费记录,商家可以设置各类参数,如性别、年龄等,来分析顾客的消费习惯,并根据这些习惯做出商业上的反馈。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的数据是一种“生产资料”。

举例来说,今天的飞机引擎制造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数据之战。波音787最新的发动机每秒钟产生5000个数据点,每次飞行会产生 0.5TB 的数据,而另一家发动机公司普拉特·惠特尼的 PW1000G 系列,每个引擎每秒最多可以产生 10GB 数据。过去管理一台发动机大约需要10个人,而有了数据,1个人就够了,因为有了数据,我们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了。2014年失事的马航,它当时的发动机运行数据,直接就通过互联网被传输回了制造公司,完全没有通过飞机整机制造商或是飞机拥有者,这就提高了找出关键问题的效率。

在今天,飞机发动机的数据能够为飞机的生产提供非常重要的参数。当下,可能发动机的生产核心还是材料、工艺和设计,但是几十年后,即使这些都不成问题,可能仍然生产不出合格的发动机,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这几十年来的发动机运营数据,你不能基于数据分析产品的问题,从而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在未来,数据将会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特别是当它蔓延至学界、商界、军界、政界时,这种资源甚至需要立法保障。

最后我们说说计算,作者认为在未来,云计算是一种新的公共服务,而且会成为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云计算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就像电促进传统经济发展一样。美国是人类最早把电变为公共服务的国家,所以它在工业领域占据了非常大的优势。

现代人对计算的需求大大增加了,人们需要随时随地获取计算能力。其实今天人手一台的手机,计算能力已经很强大了。举例来说,iPhone6 的处理器拥有16亿个晶体管,这是个什么概念呢?登月的阿波罗飞船有12300个晶体管为它进行导航,iPhone6 是它的13万倍,换算成计算机最后的计算性能力+更吓人,大约是1.2亿倍。换句话说,一部 iPhone6 可以为1.2亿艘阿波罗飞船进行导航。

手机计算能力够强大吧,但我们每天进行的搜索、购物,仅靠手中的手机是不够的,如果它不在线,它的计算能力也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还需要通过互联网云端为你提供计算,而云端的计算比手机的计算能力还要强百倍、千百倍。咱们维系正常生活的运转,尚且需要这么大量的计算,从事生产、创新活动,需要的计算量更大。而能否实现这些计算,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们创造力的延展程度。从刚才的例子也可以看出,想要实现大规模的计算,只有通过在线计算、云计算才能实现,只有当云计算成为公共服务的时候,才有可能低成本的实现。

假如没有云计算作为公共服务,用于计算的大型服务器、云端为少数人私有,就会造成计算能力的不公平,从整体来看,这不利于社会整体的创新与发展。如果我们能够早日把计算变成公共服务,那么有可能推动我国迎来一次跨越性的发展。因为,当计算成为公共服务的时候,无论大公司还是个人,无论是否买得起或买不起计算机,计算都不再会是瓶颈。人们的创造力就更有可能被激发出来,而创造力是人类最稀缺的资源,同时也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刚才咱们讲了在线时代,互联网、数据、云计算的发展趋势。总结一下,以在线为核心,当互联网会成为一种基础设施,从而使得各类企业的互联网+成为自然的趋势;数据将成为新的生产资料,为产业发展带来促进;而云计算将成为一种新的公共服务,成为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刚刚我们讨论了在线社会发展的趋势,这只是一个起点,更重要的是,在线会改变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创造力。王坚认为,在线在未来会开启另一个新世界。一切在线后,意味着许多前沿技术可以再度融合。未来我们通过可穿戴设备和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在线网络,在家中就可以获得在博物馆或旅游胜地现场的体验。我们今天还很难形成直观的印象,但当它们面市时,必然会被迅速地采用。现在回想第一台 iPhone 的产生,也不过是10年前的事情。

当然,在线社会带给人们的冲击,必然很大。我们会看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和担忧。以前我们以为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谁,现在我们担忧的是,在互联网上,人人都知道你是谁。隐私的泄露往往是在线社会中人们极易见到的问题。在线的维基百科在“自由、免费、开放”的大旗之下,也不免被嵌入有水分的内容,遭遇水军的围攻。当一切在线后,只要人们掌控了地面控制设备,就可以直接让飞机失控、坠毁,甚至发射导弹。这听上去有点可怕。

总结起来,在线会带来未来发展的契机,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带来我们难以预料的变量和冲击。但无论如何,人们必将学会驾驭以在线为核心的时代和生活方式。


我们对作者的观点做一个总结。

作者认为,在线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关键。他提出了在线三定律,帮助我们理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在线的基础是互联网,数据只有在线才有意义,计算是在线的核心。一个新事物是否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可以参照在线三定律去判断。而围绕着在线,互联网、数据和计算将会有着全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会成为基础设施,从而使得各类企业的互联网+成为自然的趋势;数据将成为新的生产资料,为产业发展带来促进;而云计算将成为一种新的公共服务,成为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互联网、数据和计算三者的碰撞将会重新定义经济,促进计算经济发展,从而改变未来的社会与生活。当在线的理念贯穿于数据、计算和互联网之中,人类的能力必然获得大幅度的延展和增强,必然为我们的社会带来重要的变革。

读过这本书之后,我的体会是,王坚前瞻性的洞见,让我们对未来看得更加清楚。在线的世界是曼妙的,但它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未知,充满了挑战,或许对于每一个有志者来说,能做的,只有一往无前。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