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正确练习”,让自己也成为“最强大脑”

每次看《最强大脑》,总会惊叹那些选手怎么那么厉害,简直是不可思议,这些人是不是拥有特异功能。从小读书就知道莫扎特、牛顿、达芬奇……他们都是天赋异禀,勤奋异常,我们经常说:“他真的很有天赋;她是真正的天才”。

现在很多励志书里都能看到“一万个小时理论”,就是说只要练习1万个小时,就有了成为领域内领先者的希望,无论天赋、出身,只要坚持练习1万小时就能成为专家,只要坚持21天就能养成好习惯;很多家长都会用这个观点来说服自己和孩子,结论就是而你没有成功,那是因为不够刻苦,不努力。但对于究竟有多少人能坚持1万小时,在这1万小时的练习里,其本质是什么?却很迷惑。

美国的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在《刻意练习》这本书却指出:从来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比尔盖茨也谈到:1万小时定律是有帮助的,但真正实现,还需要坚持不懈,并练习上很多个周期。


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康拉迪杰出学者。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如何获得杰出表现,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作用。

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研究发现:杰出并非一种天赋,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到的技巧。成功需要刻苦,但真正的成就天才之道——刻意练习。

01 人人都可成为莫扎特

莫扎特,被认为“神童”,不折不扣的天才。七岁开始便随父亲欧洲环游演出,在年幼的时候,莫扎特听到某种乐器演奏出来的调子,便能马上准确辨别出来:是高于中央C的升A调,还是低于中央C的降E调,而且分辨任何一种乐器的调子,具有完美音高。在那个时候,认为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

后来有研究发现,对于莫扎特的完美音高,是有迹可循的,莫扎特的父亲是一个具有中等天赋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莫扎特4.岁时,父亲开始全职教他学习小提琴,大提琴以及更多乐器。有这样的家庭背景,音乐氛围,父亲的全程教导,强度大,时间长,对于莫扎特的完美音高,就不用那么惊艳了。

而日本心理学家榊原彩子做了这样一项研究:招募了24个年龄2-6岁的孩子,组织他们进行长达数月的训练,教他们如何通过声音来辨别钢琴上弹奏的各种各样的和弦,一直训练到能够辨别榊原彩子选择的所有14首和弦为止,这些小孩有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有的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完成训练之后,参与研究的每个孩子都被培养出完美音高。

这显然意味着,完美音高根本谈不上是只有幸运的少数人才拥有的天赋,而是一种只要经过适度的接触和训练,几乎人人都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能力。可见,学习不再是挖掘某人潜力的方式,而是开发这种潜力的方式。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潜力。

要创造自己的潜力,最大限度把潜力发掘出来,你需要借助“有目的的练习”这个手段。


02 什么是“有目的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就是比传统练习更有目的性、考虑更周全,而且更为专注。

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特点:

1、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现在很多小孩从小就学习钢琴,但有的小孩学得很快,有的小孩学得慢,其实不是智商问题,而是在练习的方法上。如果每次练习有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以适当的速度弹奏完,这样的练习效果要比漫无目的,反复无头绪的练习进步快得多。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的引导你的练习。

2、具有专注练习的状态

德雷克·帕拉维奇尼,是来自美国的一名普通小青年,他患有自闭症。但令人惊讶的是,从四岁起德雷克就对听过的乐章过耳不忘,并能熟练地演奏出相关曲目。由此,他也成为人们眼中无师自通的钢琴奇才,更被盛赞为“莫扎特再世”。“上帝关上一扇门,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成为人们对他们最常用的感叹。

但有研究人员对“自闭症奇才”进行研究,他们发现,自闭症奇才之所以在某一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他们比那些普通人更加注重细节,并且更专注于反复从事某项单一的活动,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习惯了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进行刻意练习。这种专注与投入,使得他们拥有了对待特定事物的敏锐直觉和超强领悟力。

3、进行反馈

你必须知道某件事情上自己做得对不对,如果不对,是哪里出现问题。只有得到及时回馈,才能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需要进行怎样的改进。

4、走出舒适区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比如,学习钢琴弹了30年的钢琴,还在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弹奏那些同样的曲子,看起来积累了十万个小时的“练习”,但也许现在并没有30年前弹得好。


03  如何做到有目的的“刻意练习”

杰出的人物都是通过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在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改进,最终练就他们的杰出能力。没有捷径可走。如果你也想走出舒适区,突破潜力,必然会遇到瓶颈,当如何解?作者给出四个个建议:

1、找到一位好导师

当你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某项技能时,必然会碰到屏障。比如长期的专注训练,很乏味,而且很难坚持下去!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当遇到瓶颈的时候,你需要找到一位导师。

书中作者举了一个他最喜欢的例子:瑞典佩尔.霍尔姆洛夫,在他69岁时开始上空手道培训课,他给自己确定的目标是:到80岁时获得黑带。佩尔参加训练3年后,给作者写了一封信,认为自己进步太慢了,希望作者能给他一些建议。大家都觉得毕竟佩尔已经高龄了,身体的局限性,进步不可能快的。而作者给他的建议恰好也是对24岁年轻小伙相同的建议:让他找一位能够专业为提高他水平而提建议的私人教练。优秀的导师可以为你提供宝贵的反馈,这是你无法从其他地方得到的。比如优秀的数学老师不只是关心学生对某道题目的解答,还会观察学生是怎么知道解答方法的。

那要怎样找到一位好导师呢?作者认为,好的导师应当在他所在行业或领域的教育中具有一些技能和经验。但是,许多成绩突出的人士并不能胜任导师这个角色,因为他们不懂怎么教人。所以,在找导师之前,可以先询问一下导师的经验如何,也可以尝试与这位导师以前或现在的学生交谈,听听他们对老师的评价;作者提出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查询意向中导师在训练方面的情况,以便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师。

能找到一位好的导师可谓是“可遇不可求”,那如果没有导师,该怎么办?

自己设计方法。富兰克林的经验可以借鉴,在他早年的自传中,他描述了自己年轻时怎样致力于提高写作水平。富兰克林偶然看到一期名为《观察家》的杂志,被里面高质量的文章所吸引,于是他立志于也要写出漂亮的文章。但没有人教他,他自己想了一系列方法来提高自己写作水平。首先是观察,选择自己喜欢的几篇文章。然后写下对每个句子内容的简短描述,只要让他能够回想起句子讲的是什么意思就好。其次,提高词汇积累量。头脑里空荡荡的,没东西可写,没话可说,这都是初学写作者会碰上的瓶颈。富兰克林想出一个办法,他认为写诗,会迫使他想出大量其他不同的词语。他找《观察家》杂志上的文章,改成它们改写成诗,再把诗句改写成散文。这也让他形成一个习惯,就是要找到正确的词汇,必须增加对词汇数量的积累,以至于他可以迅速从记忆中调用这些词汇。最后,再完善文章的总体架构和逻辑。他又一次在《观察者》里找文章,并为每个句子都写下一些提示的线索,按他自己认为最符合逻辑的顺序来排列,根据每条线索写出一些句子,并将自己所写的和最初的文章进行对比,如果与原文作者思路不一致,他会纠正自己,并试着在这些错误中学习。

富兰克林的方法,是人们在没有找到导师的指导下,创建的优秀模板。他研究了出色作家的作品,并试着复写,当他没能很好复写出来时,会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并思考遗漏什么,以便下一次改进。

但需提醒的是,当你已经改变了,可能需要更换导师了。

2、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

如果你想提高棋艺,只和别人下棋,是无法得到真正的提高;你要单独研究特级大师的棋局,才能得到提升。如果你想要提高掷飞镖技能,仅靠和朋友玩玩,是没有任何效果;只有花时间单独练习,致力于复制你投掷成绩最好的那些投掷动作,才能提高。

要记住:如果你很放松,或者你没有专注,并且只是为了好玩,你可能不会进步的。

瑞典有研究人员对专业歌手与业余歌手上歌唱训练课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业余歌手上完课后感到格外欢欣鼓舞。为什么业余歌手上完课会觉得高兴?原因在于这两组歌手如何看待训练课。对于业余歌手来说,在课堂上,他们可以通过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他们唱歌纯粹是愉悦的。而专业歌手,他们上课必须全神贯注来听课,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这样的专注,毫无乐趣可言。

不专注,你的练习没有任何效果,只是在重复一个动作。就像之前提到的“天真的练习”。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导师:从你的练习清单看出你每天练习1小时,但每次测试,成绩都不理想,能不能解释什么原因?

学生: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昨晚有反复演奏。

导师:你演奏多少次?

学生:10次以上。

导师:弹对几次?

学生:不清楚,可能两三次吧。

导师:你是怎么弹的?

学生:我就是一次次这样埋头练。

这就是“天真的练习”。一种被动的反复,没有任何效果。而专注的练习,是要细化到每一个细节。“每次都要把动作做正确,一次又一次不断的积累,直到每一个细节都能做到卓越,而且成为你根深蒂固的习惯为止。”这才是最大限度改进练习的秘诀。

但专注是有时间性的,刚开始专注于练习的人,是很难连续几个小时持续专注,所以,刚开始需要把每次练习的时间缩短,然后逐渐延长。

之前提到的佩尔.霍尔姆洛夫,作者给他提出的建议,让他找一个单独一对一的教练,专注和投入,制定明确的目标,把练习的时间缩短,以达到更加迅速提升新的技能水平。


刻意练习,正在颠覆我们对人类潜能的看法,但我们意识到,那些最杰出的人物并非因为他们天生的某种特殊才能,而是因为他们通过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充分利用人类的身体机能与大脑的适应能力而提升和发展了自己的能力。就如爱迪生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身处新世界的我们,都有可能会熟悉和掌握刻意练习原则,并了解到它将使我们把自己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你有梦想,从现在开始改变:明确具体目标、全身心专注的投入、远离舒适区、找到优秀的导师、坚持到底,你的未来便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可以掌控自己的潜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通过“正确练习”,让自己也成为“最强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