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之“北山经”(六)

北山三经(1)

原文:凡北次三经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无逢之山,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马身而人面者廿神。其祠之,皆用一藻茞瘗之。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其祠之,皆玉,不瘗。其十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壁瘗之。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糈米祠之。此皆不火食。

右北经之山志,凡八十七山,二万三千二百三十里。

译文:北方经过的第三序列山系从太行山至无逢山,共四十六座,12350里。其中依次为:龙侯山、马成山、咸山、天池山、阳山、贲闻山、王屋山、教山、景山、孟门山、平山、京山、虫尾山、彭毗山、小侯山、泰头山、轩辕山、谒戾山、沮洳山、神囷山、发鸠山、少山、锡山、景山、题首山、绣山、松山、敦与山、柘山、维龙山、白马山、空桑山、泰戏山、石山、童戎山、高是山、陆山、沂山、燕山、乾山、伦山、碣石山、雁门山、帝都山,其中有二十个山神是马身人面,祭祀他们都用一块藻珪埋地;还有十四个山神都是猪身,他们头戴玉饰,都用玉来祭祀,不用埋地;另外的十个山神是猪身、八只脚、蛇尾,祭祀它们都用一块玉璧埋地。这四十四个神都用精米祭祀,参加祭祀的都要吃生食。

以上是北方经过的山,共八十七座,总计23230里。

原文:北次三经之首,曰太行之山。其首曰归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有兽焉,其状如麢(líng)羊而四角,马尾而有距,其名曰䮝(huī),善还,其名自訆(jiào)。有鸟焉,其状如鹊,白身、赤尾、六足,其名曰䴅(bēn),是善惊,其鸣自詨(xiào)。

又东北二百里,曰龙侯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決決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鱼,其状如䱱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

译文:北方经过的第三序列山系以太行山为首。起始的第一座叫归山,山上有丰富的金玉矿产,山下到处是碧玉。山里有一种䮝兽,它的体形似羚羊,头上却长着四只角,生着马的尾巴和鸡爪,它喜欢循环往复的在原地戏耍,发出的声音是“灰儿、灰儿……”的,好像在叫自己。还有一种䴅鸟,它的外形似鹊鸟,有着白色的皮毛,红色的尾巴,长了六只鸟爪,这种鸟特别机警,发出的声音总是“奔儿、奔儿……”的,像是在呼喊自己,时刻提高警惕。

从归山向东北二百里是龙侯山,山上不生草木,却盛产金玉矿物。決決水发源在这座山,向东流入大河。水中有很多的人鱼,它们的外形似䱱鱼,长着四只脚,发出的声音象小儿的啼哭,如果有人吃了这种鱼肉,可以不得痴呆症。

原文:又东北二百里,曰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阴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其鸣自訆。有鸟焉,其状如乌,首白而身青、足黄,是名曰鶌鶋(qūjū),其名自詨,食之不饥,可以已寓。

又东北七十里,曰咸山,其上有玉,其下多铜,是多松柏,草多茈草。条菅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长泽。其中多器酸,三岁一成,食之已疠。

又东北二百里,曰天池之山,其上无草木,多文石。有兽焉,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其名曰飞鼠。渑水出焉,潜于其下,其中多黄垩。

译文:从龙侯山向东北二百里是马成山,山上遍布了带斑纹的石头,山南盛产金、玉矿物。山中生活着一种兽,名字叫天马,它有一副似狗的身形,却是黑色的脑袋,一见到人,就会飞跃在空中,发出的叫声也似在自呼其名。还有一种鶌鶋鸟,它的外形象乌鸦,生着一颗白色的脑袋,青色的皮毛,黄色的鸟爪,总是发出“屈居、屈居”的叫声,如果有人吃了它的肉,可以不惧饥饿,还可以防止健忘症或治疗痴呆。

从马成山向东北七十里是咸山,山上出产玉石,山下盛产铜矿物,这座山生长了的树木大多是松树和柏树,山中紫草密布。条菅水发源在这里,向西南流入长泽。其中有一种让人体泛酸的植物,名为器酸,这种植物三年才能成熟,若是有人食用了器酸,可以防治麻风病。

从咸山再向东北二百里是天池山,山上不生草木,却分布了很多的有斑纹的石头。这里生活着一种飞鼠,其外形长的象兔子,生有一颗老鼠的头,它们用背部可以在空中飞行。渑水发源在这里,却潜流入地下,其中有很多黄色的垩土。


图片来自网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海经》之“北山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