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疲劳定律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做喜欢的事,不容易疲劳。

那么,是什么使我们感到疲倦呢?

心理治疗专家们都说,我们所感到的疲劳,多半是由精神和情感因素所引起的,本质上就是所谓的“心理疲劳”。生理疲劳对人们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它比较直观,体现为人的体力或脑力的下降。并进而造成工作效率的下降。而人们对心理疲劳了解得则比较少。心理疲劳虽然也经常在我们身上出现,但是心理学家对心理疲劳的揭示还处于初级阶段。因为心理疲劳常和生理疲劳掺杂在一起,其外在表现和内在机制很难认识、描述清楚。

心理疲劳的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紧张、思想迟缓、情绪低落和行动吃力,更主要指情绪浮躁、厌烦、忧虑、倦意、感到无聊等现象。在感知敏度方面,心理疲劳者除有与生理疲劳者共同的的感知敏度减弱外,还有其独特的表现,就是对某些刺激特别敏感,如饥饿、姿势不舒服、睡意等。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疲劳的原因主要是对工作的厌倦。也就是说。心理疲劳造成的工作效率降低,本质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比如有时候,我们做脑力劳动,做了一定时间后,就感到心烦意乱,不想再做了。但是反观自己,似乎也并不疲劳,但是一种不可知的原因就是不想做了。这种感觉其实呈厌倦感。

人的心理活动有一个特点是,做一件事如果过久,就会感到厌倦而不爱做。李开复曾说过,他在学校里的学习方法是:同时把好几个科目的书摆在附近。如果看一科看烦了,就换另一科。这样换来换去,脑子不容易厌倦而麻木,头脑始终能保持比较活跃的状态。

造成心理疲劳的原因还有其他一些,比如是否受到鼓舞。在体育比赛结束时,胜负双方本来在体力上的消耗相差无几。但是胜方却远远没有负方感觉那么疲劳。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胜方为获胜和周围观众的掌声而感到自豪,受到鼓舞,情绪激昂,所以感觉不到心理疲劳,就连体力疲劳也似乎恢复了。负方则不然,他们感到懊丧,感到来自观众、教练和亲朋好友的压力,无精打采,比赛中的疲劳就向他们袭来。

焦虑有时也会让我们心理疲劳。比如做一项工作时,非常担心做不好它。这种担心的情绪如果总来骚扰我们,会使情绪上浪费大量能量,从而感到非常疲劳。总之,引起心理疲劳的因素有好多种,大多是消极的情绪,比如:厌倦,心烦意乱,无能为力,优柔寡断等等。

源百度百科,个人用途,侵权联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疲劳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