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中了开头,却未必能猜中结局

文/倪慢慢

一打婴儿的宣言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约翰·布罗德斯·华生(JohnB.Watson)曾经发出狂妄的宣言——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让我在自己的特殊世界中进行教养。那么,我可以保证,将他们训练成任何我想要的样子。无论是医生、律师、企业家,还是乞丐或者小偷。"

他深深地相信,个体的人格是后天形塑而成的,由外在环境所决定。为了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性,他甚至亲自扮演所谓的"上帝之手",为他的实验对象小阿尔伯特(LittleAlbert)创设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这个实验,为他带来巨大的荣誉。这是他跻身学术殿堂的敲门砖,却也成为小阿尔伯特的墓志铭。

故事的开头

小阿尔伯特是一个9个月大的婴儿,他的样子天真无邪,就像同龄的小孩一般哭笑玩闹。他的妈妈把孩子交给华生,为的是赚取每天1美元的酬劳,以此慰藉生活的辛劳。

刚开始的时候,小阿尔伯特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华生的礼物:有时是毛茸茸的小白鼠,有时是可爱的小兔子,有时是调皮的小猴子,它们依偎着小阿尔伯特,他也轻轻地伸出手去触碰,一切看起来柔软又美好。

但这只是华生的"情感测试",为的是确定那些刺激是中性的,并不会引起小阿尔伯特的恐惧反应。2个月后,实验迈入正式的阶段。华生重新拿出一只毛茸茸的小白鼠,当小阿尔伯特伸出手想去触碰,华生就立即在他的身后重重敲击一根1.2米长的大铁棒。"哐--哐--哐!"小阿尔伯特被吓得痛哭起来。之后,华生又反复多次,在小白鼠与铁棒声之间建立起一个联系。

一周以后,无须再加入铁棒声,小阿尔伯特只要看见小白鼠,就会立刻吓得嗷嗷大哭,他飞快地背转过身,朝着与小白鼠相反的方向逃窜而去。那曾经令他喜欢的小动物,如今却带给他无穷的恐惧。

但华生并没有就此罢休,为了探讨这种习得的恐惧是否会迁移到其他的物体上,他又拿来了小兔子、小猴子、小狗、绒毛玩具,挨个如法炮制。他甚至还戴上圣诞老人的面具,用白花花的大胡子来吓唬小阿尔伯特。实验整整持续了3个月,小阿尔伯特变得害怕一切毛茸茸的物什,他常常表露出仓皇惊恐的表情,"胆怯"也似乎内化为他的人格特质。

走向各自的归处

华生借助于实验的研究结果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获得极大的名誉与声望。即便后来由于出轨助手事件,让他不得不中途退出学术界,但"成功的心理学家"却依然像一顶帽子,牢牢地戴在他的头上,成为他一生的荣耀。

而小阿尔伯特呢?他的生命经历了一番重大的转折,从一个不恐惧的人变成一个恐惧的人,华生已经完美地猜中了开头,但小阿尔伯特的人生却还要继续下去。一些资料表明,小阿尔伯特死于6岁,诊断书上的病因是"脑积水"。

华生本该在实验结束之后,运用系统脱敏法等手段逐渐消退小阿尔伯特对于毛绒物体的恐惧。但或许是脱敏已超出他所想象的难度,或许是其他原因,他徒然创设了一个人的悲剧,却没有再为那人的悲剧收场。

再反观他所养育的孩子,一个儿子终日游荡、无所事事,需要依靠他的接济才能勉强维持生活;另一个儿子则患上严重的抑郁症,30多岁时就自杀身亡;他唯一的女儿则严重酗酒,并多次出现自残行为,这种悲剧甚至延续到了第三代,连外孙女也有酗酒的行为。华生并没有按照自己所宣称的,打造出理想中的孩子,他侥幸猜中了开头,却未曾猜中结局。

为什么华生会失算?

在华生的信念里,孩子哭泣了,不要加以理会,哭声就会自然的消退;孩子摔碎了盘子,狠狠加以羞辱,他们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在这种冰冷的机械式的训练中,他遗忘了两个关键的因素:孩子的情感需要及他们的天性。

1.幼孩与抚育者之间需要建立起依恋的关系,这种关系以抚育者敏感、及时的回应为基础,孩子在此之上才能渐渐发展出基本的信任感与安全感,学习向外探索。

2.华生之后,哈洛(HarryHarlow)的恒河猴实验向人们表明,孩子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外,还有一种接触柔软物体的需求,那或许意味着妈妈的乳房,或许是柔软的怀抱,但绝不是华生所打造的"没有情感的程序化帝国"。

3.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天性,那是他们的"精神胚胎",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比如,托马斯(A.Thomas)与切斯(S.Chess)就在进行大量婴儿观察的基础上,将孩子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与迟缓型,那些困难型的宝宝需要养育者付出更多的耐心与宽容,而不是惩罚或指责。

结语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个体的人格特质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成年人稳定的人格特质中,多达40%~50%是继承自父母。没有所谓的天来之手,能够借助于操纵环境来完全地操纵另一个人;在环境的手掌之下,总还有基因在诉说悄悄的言语。这种多因素的模式,或许,也在某些时刻给人以希望与慰藉。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猜中了开头,却未必能猜中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