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相信智能手表/手环上的数据吗?

最近被安利了一个叫The Quantified Scientist的频道,博主Rob自己是做生物数据分析的博士后,业余测评各种智能可穿戴设备。

重点看了两期他用专业监测仪器对比各种设备睡眠监测(图1)和心率监测(图2)效果的视频,下面列几条我觉得有意思的结果:

(1)只能说苹果虽然贵,但不愧是大厂。Apple Watch无论在睡眠还是心率监测上的表现都是各品牌中最好的,监测数据和专业仪器十分接近。

(2)虽然各品牌都会以身体监测作为自家卖点,但不同品牌间的差距会非常大。比如在心率监测方面,一些品牌的准确性可以稳定保持在中上水平,一些品牌则是全面拉胯。

(3)有时候即便是同一个品牌、甚至是同一个传感器,在不同型号的产品上监测结果也会有明显的区别。

(4)同一个型号的产品在监测不同项目时的表现也会有差异。比如国内某大厂某款手表的心率监测非常强,能得出近似专业仪器的结果,但在睡眠监测上的成绩就不太理想了。

综合上面几点来看,想要一款在身体监测上十全十美的产品并不容易,除非买Apple Watch。但考虑到苹果的售价以及生态圈上的相对封闭,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适用于大部分人的选择。

但除此之外,基于上述结果,我觉得还会有另一方面的问题。

大部分人不是测评博主,没有条件、也不会刻意购买多个智能设备做数据对比。这样的话要怎样才能确定数据是否准确?如果监测结果和自己主观感受不一致,该以哪个为准?假设自己觉得前一晚睡得挺香,但手表/手环显示睡眠质量差,是不是自己的感觉出了问题?

2017年一篇刊登在《临床睡眠医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的论文提到了一个引人担忧的现象,近年一些人会过于依赖穿戴设备呈现的数据而忽略自我感受。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这些人醒来后感觉很精神,看到数据显示说昨晚没睡好,还是会变得焦虑。但如果设备本身就不准确,那么无论怎么想办法改善自己的睡眠,数据都难以向人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如此往复,压力越来越大。

我其实不反对量化自己身体状况的做法,利用智能设备辅助自己过上更健康的生活本身是好事。只是目前看来我们还不能盲目信赖这些设备提供的数据,否则智能设备有可能会变成一个智能负担。


参考文献:

Baron, K. G., Abbott, S., Jao, N., Manalo, N., & Mullen, R. (2017). Orthosomnia: are some patients taking the quantified self too far?.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13(2), 351-354.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要相信智能手表/手环上的数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