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红耳赤组——冯钰姗 黄铭希 夏子晴 蒲若愚 - 草稿

冯钰姗



黄铭希
评《苏东坡传》卷一:谈家人对苏东坡的影响

  在中国,苏东坡无人不知,以其豪放的诗词而闻名中外,不但是诗词,他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林语堂先生为苏东坡作的传《苏东坡传》中我们就可以清楚直观地感受苏东坡的一生。在我看来对苏东坡产生最大影响的便是他的家人。

  众所周知,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还有他们的父亲苏洵合称“三苏”,都入列“唐宋八大家”,在文学地位上比曹操三父子似乎要更高些。

  虎父无犬子,先来说说苏东坡的父亲苏洵,苏洵年少时并不好读,直到25岁母亲去世时才开始发奋读书。之后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不幸落第。这就让苏洵体会到了童年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于是,苏轼从小就在父亲的影响下开始读各种书,为日后各种写作打下结实的基础。苏洵也被自己的哥哥苏涣所影响,与苏洵不同,苏涣科举之路比较顺利,24岁就当上了进士,在朝中当官。看到哥哥如此,苏洵也是下定决心想要当官,这也影响了苏轼,即便是一生多次被贬,也没有放弃做官。苏洵的多个孩子都在幼年夭折,自然他对苏轼和苏辙兄弟两爱护有加,重视他们的成长,更重视对他们的教育。

  《苏东坡传》中说道:“苏轼和苏辙的关系已超出普通兄弟,更多的时候像是老师和弟子,有时又像是同学。”确实如此,他们就像是同窗挚友,从小一起研究经学,一起学习,一起参加科举,一起被选中,一起当官。从小有弟弟陪伴,令苏轼并不觉得读书是一件烦事,反而享受与弟弟一起学习进步的时光。到后来苏轼多次被贬,苏辙经常写信和诗文给哥哥,鼓励和支持哥哥继续当官。

  最后要说的是苏东坡的祖父苏序,苏序与后辈都不同,他并不是文学的一块好材料,他甚至一字不识。但在老家眉山却小有名气,这是因为他慷慨大方,他广有田地,却不向别家那样储存食米,却以米换谷,原因是谷的存放时间长,遭遇大旱灾时,便可以发给乡亲们救急。苏轼小时候和祖父生活在一起,正是由于祖父的影响,苏轼也变得关注民生。在后来,与王安石变法的较量中,苏轼更关注百姓生活,在自己的管辖区域内施行自己的政策,让不少百姓受益。

  苏东坡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他的家人,离不开家族的影响,苏东坡的例子便可以反映出家人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红耳赤组——冯钰姗 黄铭希 夏子晴 蒲若愚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