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战争:400年前的欧洲第一场大混战,造成德国1/3人口死亡

17世纪初,在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德意志爆发了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时间和惨烈程度都异常罕见的战争,这场战争席卷了大半个欧洲大陆,成为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欧洲大战。战争从1618年一直打到1648年,整整持续了三十年,后人因此称之为三十年战争。

战争背景

三十年战争的背景十分复杂,大致可以分为宗教矛盾和大国博弈两个方面。

宗教矛盾:16世纪马丁.路德开启的宗教改革运动发展迅速,到17世纪初,新教势力已经发展壮大,并试图在宗教、政治等方面谋求更多的权力。

而传统天主教为了自身利益,自然不愿意看到新教继续发展下去,于是在新教和天主教的角逐下,四分五裂的神圣罗马帝国被拉扯成“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两大对立集团。

其中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家族)支持天主教,希望通过镇压支持新教的诸侯,重振皇权,维持哈布斯堡家族在德意志的统治。

大国博弈: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西班牙国王都是哈布斯堡家族之人,法国被夹在中间,法国为了称霸欧洲,必须削弱甚至是消灭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所以极力支持德意志境内的新教势力用来维持神圣罗马帝国的分裂局面。

而英国为了拓展海外利益,也有意削弱西班牙的势力。除此之外,瑞典、丹麦、荷兰等国为了防止神圣罗马帝国向北欧的继续扩张,也纷纷支持新教诸侯对抗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

16世纪开启宗教改革运动


综合来看,在帝国内部,支持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皇室和支持新教的诸侯长达一个世纪的矛盾已经积累到不可调和的地步;而外部,寻求殖民扩张和欧陆霸权的英、法、瑞等国也需要通过一场战争来解决所有的经济、政治和领地等方面的争端。

因此,三十年战争是欧洲百年宗教矛盾和国际政治博弈等多重因素的结果。正如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在给他的首相的信中所说:“各个小型的战争,在这里都汇集成一个全面的欧洲战争。”

战争导火索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在位期间,企图在波西米亚(今捷克)恢复天主教,便指派费迪南(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费迪南二世)为波西米亚国王。

费迪南二世是一名狂热的天主教徒,他一到波西米亚就开始大规模迫害新教徒,禁止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他们的教堂。

1618年5月23日,波西米亚首都布拉格发动新教徒起义,起义的民众冲进布拉格市政厅,将三名帝国大臣从市政厅大楼的窗口扔了出去,因为在1419年发生过类似的一场掷出窗外的暴动,所以这次事件被称为“第二次掷出窗外事件”,这件听上去有些滑稽的事件,成了引爆三十年大战的导火索。

掷出窗外事件油画


战争第一阶段:捷克内战

掷出窗外事件后,波西米亚新教成立临时政府,宣布脱离哈布斯堡的统治,并推举普法尔茨选帝侯、英王詹姆斯一世的女婿腓特烈五世为新的波西米亚国王。

而与此同时原波西米亚国王费迪南继位成为新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费迪南二世,哈布斯堡家族一向将波西米亚视为自己的核心领地,于是费迪南二世联络天主教同盟和西班牙向波西米亚进军。

1620年11月8日,波希米亚和普法尔茨联军在白山与蒂利伯爵所率领的天主教同盟军爆发激烈战斗。由于新教联盟装备落后、缺乏训练,且没有统一的国家观念,所以在白山战役中被天主教联盟打得大败,腓特烈五世逃亡荷兰,而波希米亚重新纳入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

1621年至1623年,蒂利伯爵再度击败普法尔茨的新教诸侯军队。至此战争的第一阶段—捷克阶段以哈布斯堡皇室为代表的天主教同盟军获胜而结束。

战争第二阶段:丹麦战争

天主教联盟的胜利让支持新教的英法等国感到十分不安,他们担心查理五世统治期间的大哈布斯堡家族再次复活。

1625年,在法国首相黎塞留的倡导下,英国、荷兰和丹麦三国结成反哈布斯堡联盟,丹麦负责出兵,英国和荷兰则在幕后给予人员和资金上的支持。由此开始,波西米亚人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逐渐演变成更为广泛的国际战争,战争向着失控的边缘滑落。第二阶段——丹麦阶段正式展开。

2月,丹麦国王里斯蒂安四世率领6万大军登陆德意志境内,并联合德国境内的新教联盟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发动了进攻,并很快占领帝国西北部。

在内外交困之下,费迪南二世起用了历史上著名的军事指挥家瓦伦斯坦。瓦伦斯坦在取得了皇帝授予他对军队的全权指挥权后,很快便招募起一支骁勇善战的雇佣军。

瓦伦斯坦采用以战养战的方式,大大减轻了皇室的军费开支,但也加剧了雇佣军对帝国境内的抢掠和剥削,民众生活更加苦不堪言。

在瓦伦斯坦的杰出指挥下,帝国军先后击败新教联盟军和丹麦军队,收复整个德意志北部地区并推进到了波罗的海沿岸。

三十年战争双雄:瓦伦斯坦


1929年5月,丹麦被迫与神圣罗马帝国签订《吕贝克合约》,放弃对德意志北部地区的领土要求,并承诺不再插手德意志内部事务。战争第二阶段以神圣罗马帝国的势力伸延到波罗的海告终。

战争第三阶段:瑞典阶段

丹麦失败后,帝国的势力延伸到波罗的海沿岸,这引起了北欧另外一个新教强国瑞典的恐慌。当时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致力于建立一个环波罗的海的大帝国,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扩张让他感受到了来自宗教和政治两方面的巨大威胁,于是古斯塔夫二世决定先发制人。

1630年7月,古斯塔夫二世统帅4万军队在德意志的奥得河口登陆。在法国、荷兰、俄国等国的援助下,瑞典军队长驱直入,迅速攻占了德国北部和中部的许多地区。

1631年9月,瑞典军队和蒂利伯爵率领的皇帝军队在布赖腾费尔德展开了一场决定性的大会战,古斯塔夫二世在这场战役中重创天主教联盟军队,蒂利率领的八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布赖腾费尔德战役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标志着机动加火力的新战术取代了以军队数量和使用长矛为基础的旧战术。这场战役也为古斯塔夫赢得了“北欧雄狮”的美名,真正确立了瑞典作为一个北欧强国在欧洲的重要地位。时至今日,他依然被视为瑞典历史上最杰出的国王。

三十年战争双雄:古斯塔夫二世


1932年,古斯塔夫二世在莱恩战役中再次重创帝国军队,蒂利也在战役中战死。

在瑞典军队摧枯拉朽的打击之下,皇帝费迪南二世几乎丧失了此前取得的所有胜利成果,不得不再次起用被免职的瓦伦斯坦。

瓦伦斯坦对古斯塔夫的军事战术多有研究,临危受命后,瓦伦斯坦很快便重组雇佣军,快速绕道瑞典军队补给线薄弱点,切入瑞典军队后方,遏制了瑞军的进攻势头。

1632年11月,双方在莱比锡的吕岑展开决战,瑞军再次获胜,然而古斯塔夫二世却战死沙场,瑞典军队士气大损。

此后,瑞典军丧失进攻能力,而瓦伦斯坦则退回波希米亚,后来因为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所猜妒,遭到其派刺客暗杀。

1634年7月,帝国军联合西班牙在诺德林根战役中打败瑞典军,夺回帝国南部被占领的领地。新教诸侯与皇帝费迪南二世签订《布拉格和约》。战争第三阶段—瑞典阶段以哈布斯堡皇帝再次获胜而告结束。

战争第四阶段:法国参战

哈布斯堡皇室连续取得三个阶段的作战胜利,迫使一直居于幕后的法国不得不走上前台,由此开启了三十年战争的最后阶段——法国-哈布斯堡战争。

法国本身也是天主教国家,但为了寻求欧陆霸权,遏制哈布斯堡家族势力的扩张,法国不得不与英、瑞等新教国家站在一起共同对抗哈布斯堡家族。但由于当时法国正忙于镇压胡格诺教(加尔文教,新教派别),所以前期一直在幕后摇旗呐喊,为丹麦、瑞典等国出谋划策,提供兵力和资金支持,并没有直接对德宣战。

法国红衣主教黎塞留


1629年,黎塞留彻底解决了法国境内的胡格诺势力,有能力腾出手来全力对付哈布斯堡家族,加之瑞典作战的失利,法国决定亲自出手。

1635年,法国对同为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宣战,但受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南北两路夹击,节节败退,首都巴黎一度告急。但在黎塞留的巧妙指挥下,法国扭转了战局。而后法军出兵加泰罗尼亚,支援加泰罗尼亚大起义,给了西班牙致命打击,并间接导致了葡萄牙脱离西班牙控制。

1639年西班牙海军被荷兰海军击败,使得其通过重新控制尼德兰进攻法国的计划成为泡影。法国终于可以全力投入对神圣罗马帝国的作战。

1642年11月,瑞典军队与皇帝军队再次在布赖腾菲尔德会战,瑞典军队获胜。随后在杨科夫战役中再次重创皇帝军队,而法军在诺德林根也打败皇帝军队。

1645年8月,法军又于纳林根会战击溃神圣罗马帝国军,德意志领土大部份被占领。1648年,法瑞两国联军在祖斯马斯豪森会战及兰斯会战完胜神圣罗马帝国军。

这一阶段战争持续了13年,双方都已精疲力尽,终于在1648年10月双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持续三十年的战争至此结束。

战争影响

《威斯特伐利亚合约》承认了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众多邦国的独立主权,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作为战争的最大赢家,法国确立了欧洲霸主的地位,瑞典则成为北欧的霸主。而作为战败国的神圣罗马帝国则被肢解成360多个独立的邦国、4万个世俗领地、4万个教会领地。

支离破碎的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成了一个名存实亡的空壳,哈布斯堡家族皇帝真正能控制的只剩下了奥地利、波西米亚这些家族领地。

这场战争给帝国民众带来的灾难是毁灭性的,战争造成800多万德国人死亡,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300多座城市、2000多个村庄在战争中被毁于一旦。无数的矿区、寺院、工场变成了一片片废墟。

路德城维滕贝格3/4阵亡,波美拉尼亚65%的人口阵亡,西里西亚1/4的人口阵亡,德意志各邦国男性有将近一半阵亡。直到战后65年后的1713年,帝国内的人口才恢复到战前水平。

在1945年后的一次民意调查中,德国人将三十年战争评为本国最重大的灾难,排在纳粹政权和黑死病之前,由此可见这场战争对德国造成了多么深远而惨痛的影响。(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十年战争:400年前的欧洲第一场大混战,造成德国1/3人口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