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被拍成各种版本电视剧和电影的盗墓类小说《盗墓笔记》和《鬼吹灯》,又开启了新一轮志怪小说热潮。
志怪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最重要的,自然离不开它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志怪小说大部分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但是对妖神鬼怪和情节的的大胆想象却是满足了人们对荒诞离奇之事的好奇心和向往。
我国古代也有许多志怪小说流传至今,虽然不像诗词歌赋一般受人尊崇,却也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此,提起我国的志怪小说最初活跃于荧屏之上的,怎么也绕不开我们所熟知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这部清朝时期创作的小说,尽管遗留了许多旧时代的陋习,可是其中五花八门的故事,以及形色各异的妖魔鬼怪,都是蒲松龄先生对旧时代制度的暗讽和抨击,是一部兼具惊悚怪诞和深度的好作品。
聊斋中的故事被单独拍成电影的有许多,比如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倩女幽魂》,再比如《画皮》、《画壁》等,都是改编自聊斋中的故事。
近期最新的一部网络电影《美人皮》也是改编自《聊斋志异》中的《连城篇》。
电影《美人皮》是《仙剑奇侠传》的导演麦贯之执导的一部以爱情为主线的奇幻悬疑电影。
此部电影借鉴了多部影视作品,对原著进行很大的改动。可以说是借着传统故事皮,结合多部影视作品,对聊斋中的故事进行了新的诠释。
一、电影借鉴一——电影《画皮》:浅析两者之间的异同点
《美人皮》对于借皮栖身和增强功力的方法,借鉴了几年前电影《画皮》的元素。
说起电影《画皮》就得提到原著中《画皮》的出处。蒲松龄的《画皮》最初的原型其实是唐朝宰相牛僧孺《玄怪录》中的“王煌”篇,不论是对厉鬼的描述,还是故事的发展走向,都与“王煌”篇极为的相似。
由此可以看出,志怪小说从来都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大部分的故事不是前人所撰就是民间流传甚久的传说。好的志怪小说家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次发挥想象力,使故事完整又兼具社会意义地编纂成册。
《美人皮》与原著《画皮》中的厉鬼以及电影中披着人皮的小唯不同点在于:《画皮》中的鬼怪挖心以及吸食人的精元都是邪恶的私欲所致,更多的只是满足自己欲望而已;
而《美人皮》中的猫妖借人的躯体生存,吸食人的精元以增强功力,更多的目的是报仇。
再从善恶这点来分析,《画皮》中的鬼怪杀人,全然不分善恶;只要受到美色的诱惑都是该死之人;
而《美人皮》中的猫妖是带有善良的,她所杀之人,大部分算不得什么良善之辈。
不过《美人皮》中临近结尾时,连城与宾娘互换皮囊后,连城被误杀的情形与电影《画皮》中的那场误杀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其引出的结果都是男主角的反思和深情。
《美人皮》作为一部网络电影,自然比不上院线电影《画皮》的精良制作,和强大的卡司阵容。但是在演员、武打、特效方面也是比较用心的。
演员方面,韩栋作为老戏骨,演技毋庸置疑,其他几个年轻演员的颜值和演技也算在线,加上平实的武打戏和特效,使整部影片流畅而又不做作,在近几年的网络电影中,算是一部很不错的作品了。
二、电影借鉴二——电视剧《聊斋新编·陆判篇》:爱情中的戕害与牺牲
电视剧《聊斋新编·陆判篇》说的虽然也是陆判的故事,但是跟原著中的“陆判”篇没有什么关联。
聊斋中的《陆判篇》讲的是陆判为朱尔旦换心和为其妻子换头的故事,移花接木中的豁达与善恶福报。
作者蒲松龄赋予朱尔旦的性情有点像金庸笔下的郭靖,性情豪放,敦厚善良,重情重义。更重要的是,他不惧陆判的样貌,与之交心。故而他能够得到陆判的帮助,得偿所愿。
原著中的《陆判篇》我们还能解读出“知足常乐”的意味。
朱尔旦是个懂得知足的人,陆判主动为其换心后,他很感激也很满足。之后也只提了一个要求,就是为妻子换个容貌,便无他求了。
这个故事中的“知足常乐”是带有农业伦理色彩的,古代男子三妻四妾很正常。朱尔旦有一番作为后,没有休掉妻子,只是给妻子换了个头,按那个年代去看,是宽容又有良心的,是可以受到褒奖的。
只是按现在的观念去看这个故事,会觉得朱尔旦是个贪恋美色且自私之人,为了满足私欲而无视妻子的意愿。毕竟,未必人人都喜欢美貌而嫌弃自身的样貌。
可这就是农业时代的悲哀,对于女子来说,没有公平可言,只有凌驾而已。
然而,无论我们如何感叹那时的不公与狭隘,在爱情方面,无论是哪个年代,女性都具有农业时代的那种刚烈和决绝。
就拿爱情中存在竞争关系时,女子就比男子刚烈多了。
两男争一女,里面掺杂了比较多的东西,比如名利和权力;相较而言,两女争一男,就纯粹多了,争的只是一个人而已。
所以,女性在爱情中会更容易做出极端的选择,比如,戕害对方或是舍弃自己的生命。
《聊斋新编·陆判篇》和电影《美人皮》说的就是姐妹二人爱上同一男子的故事。
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都进行了皮囊的互换,可男子爱的却是皮囊里的那灵魂。
就算所爱之人换了皮囊也无所谓,只求生死相随。
不过《美人皮》中的宾娘比较善良,只是利用一些手段骗取了这个皮囊而已,并没有真正伤害了连城。
可《聊斋新编·陆判篇》中姐姐为了独占陶岳明就设法害死了自己的亲妹妹。
在现实生活和影视作品中两姐妹为一男子反目成仇,互相伤害,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趣闻了,所以电影《美人皮》只是借着这个脉络的衬托让爱情显得更加伟大而已。
三、电影借鉴三——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一》:武打和特效是满满的“回忆杀”
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一》,我想作为80后、90后的我们,就算没有看过,也大概对它都有所了解。
这部红极一时的仙侠片,是根据同名游戏改编的。可以说是为仙侠剧开创了新的模式中起到了先导的作用。
《美人皮》中的打斗场景以及特效与《仙剑奇侠传》的颇为相似。特别是最后一场“换脸”后的猫妖运用“分身术”与捉妖师的对战,勾起我对《仙侠一》的美好回忆。
讲真,电影中的武打场景和特效并不算出彩,没有近身肉搏的惊心动魄,也没有精彩绝伦的特效加持。
但是,导演在处理这块时还是比较巧妙的,用场景烘托气氛,加上自然且“不尬”的简单特效,使武打这块在流畅中透露着精彩。
影片的尾声宾娘的舍己救人,让我想起了《仙侠一》中的林月如的牺牲。她们是牺牲同样包含了两个含义:一是善良,二是爱。
林月如深爱李逍遥,宾娘深爱乔生,却没有因爱生憎,相反的,都愿意为了爱人而牺牲自己。她们都是剧中的悲情人物,作用都是衬托出爱情的伟大,人性的光辉。
这是爱情的高境界,却也是一种悲剧。
只不过林月如是魂归混沌,从此再无踪迹。可猫妖却以原型继续留在了男主角的身边。
四、总结
《美人皮》中的情感比较简单,以爱情为主,辅之亲情。友情在影片中呈现的并不多。
此部电影中史孝廉对女儿连城的爱的表达有点像《傲慢与偏见》中班纳特太太“处心积虑”地为女儿谋得好对象的那一幕。
我们都知道,旧时代,世界各处的女子的女子的生存问题都与嫁人挂钩,因为女子不能抛头露面地外出工作,这也就注定了,那时的父母对男方家境尤为看重。
史孝廉疼爱自己的女儿,不愿其以后为钱财发愁,所以宁做“狠心无信”之人,也要拆散连城和乔生。
这是父亲对自己孩子的一种爱,按那个时期去看,并无不妥,只是方式太过于刚强了而已。
再说影片中的爱情,导演对于影片中的爱情解读是带着现代人的思想的,一生一世一双人,这是现代人普遍认可的爱情观。
但是这样的观念在古代,并没有被大众所认可。原著中的《连城》最终的结局是连城与宾娘共侍一夫,这已经就算是皆大欢喜了。
蒲松龄所著的《聊斋志异》中有很多描述,都体现了男女不平等。这是旧时代的普遍认知,毕竟男女平等的观念是经过漫长的“觉醒运动”得来的结果。
不过现今的影视作品中,拍的各色古装剧中很多都带有现代的爱情观,很好地起到了寓教作用。
平等的爱情,相互的尊重与理解,才是一段情感长久下去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