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小学六年影响孩子的一生》

小学最重要的五件事

第一个是身体

身体是一切的本钱,在小学,孩子的学习压力是相对最少的,因此孩子有足够的时间来锻炼身体。

第二个是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写作业拖拉

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要寻找训练注意力以及纠正坏习惯的方法

第三个是语感

三年级之前,孩子不具备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思维,因此在数学方面的反应并没有那么敏捷,这是正常现象。随着孩子的自然生长发育,孩子会开窍的,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一到三年级,最需要高度关注孩子的语感。在小学阶段,孩子在语言能力上的培养,尤其是诵读上的训练,对其初中、高中阶段语文和英语的成绩影响很大。日后困扰很多孩子的阅读理解问题、作文问题都与小学阶段的基础密切相关。

第四个是良好的习惯

孩子的成绩不好,不要轻易归咎于孩子的天赋不行,努力不够,其实,孩子的习惯好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第五个是亲密关系

现在的社会,给予人们的压力和焦虑跟上一辈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我们不能用上一辈自然生长的态度来教育现在的孩子。相反,我们更应该去理解孩子所面临的或者即将面临的压力和焦虑。

孩子存在的问题,都会有严重的滞后性,当我们在青春期才发现的时候,就有点晚了,而家庭关系的亲密度,和谐度是滋养孩子成长的土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良好的沟通模式尤为重要。


针对以上五件事,家长最需要做到自我的反思,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

1. 我的孩子身体健康吗?体育锻炼充分吗?

2. 我的孩子注意力能够保持集中吗?坐得住吗?

3. 我的孩子有良好的语感吗?他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强吗?

4. 我的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吗?

5. 我的孩子和我亲密吗?我们之间有信任与支持、爱的表达吗?


“吼娃”教育真的有用吗?

陪孩子写作业是让很多家长抓狂的问题,所以有“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现象。

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家长的情绪炸弹都在被引爆,“吼娃”成了惯用的方式。那“吼娃”教育真的有用吗?

在短时间内,效果一定是非常显著的,孩子会立刻听话坐好,按家长的意愿执行。一开始,家长“吼娃”,也是为了孩子好,希望孩子能高效地完成某个动作,或者事情。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吼娃”渐渐变成了家长情绪发泄的出口,家长正在偷偷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刚开始,孩子会因为害怕,变得乖了,可是后来,也有很多孩子可能会产生自然抗体,导致家长不得不增大吼叫的分贝和威慑的力度来镇住孩子。当孩子慢慢长大以后,可能还会导致家长管不住孩子了,或者孩子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根据孩子的性格不同,有的孩子可能会因为长期处于被“吼叫”管制的压迫下,而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对家长充满恐惧,成了一个缺少主见,不会合理沟通的懦弱的孩子。

我们要意识到,辅导作业的作用远远不止于作业本身。

辅导作业是非常重要的亲子活动,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并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成为孩子言谈举止、情绪管理的榜样。

小学教育是非常需要耐心的,而且非常得关键。因为小学教育是基础,是从0到1的过程,家长不仅要让孩子学习对应要求掌握的知识,更要引导孩子学习如何学习知识。小学的内容相对简单,大部分父母都能做的比孩子好,所以父母也会愿意运用自己会的知识和经验去教孩子。但请各位父母不要沉浸于教孩子的成就感中,而忽视了如何教会孩子学习,不然,孩子可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缺乏后劲。即使孩子在你的启发下得到了答案,你也要再多一步思考,了解孩子是否掌握了学习和思维的方法,那么最好的检测,就是举一反三。如果孩子做得到,那么你的辅导和讲解才算是真正到位的。

另外,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一定顺序和阶段的,比如,大部分情况下,在三年级之前,孩子对数学的敏感度没有那么高,很难自主地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而数学的大部分应用题都来自于生活。当孩子在这方面反应迟钝的时候,家长不用过于担心,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耐心,以及等待的时间。有的家长采用的方法非常好,带孩子去逛超市,买菜,让孩子尝试着自己去算,去应用,他就会更加有计算的概念。


对孩子说“不”

李玫瑾老师说,对孩子说“不”,应当越早越好。一来,让孩子知道原则和底线,二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提前引导孩子学习沟通,这对他大有好处。

对孩子说“不”,首先,家长得是个有底线的人。

家长的妥协和软弱,才是纵容孩子养成不良习惯的罪魁祸首。如果孩子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出现一哭二闹三打滚的现象,家长最先应该反思。

家长必须明确地告诉孩子,底线在哪里,以及为什么你对他说“不”。

对于小学生而言,家长作出决定的理由,比决定的成果更重要。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生活中建立这样的沟通模式。比如,孩子特别想买一个玩具,你不给他买,因为家里已经有很多一模一样的了。你除了拒绝他的要求以外,你还要问问孩子,为什么你想买,这个过程就是引导孩子跟你沟通,如果他能说出一二三点理由来,你可以根据情况,考虑他的需求,但也不能回回都满足他,一般采用3比1的法则,也就是他跟你沟通三次,有一次的需要你可以满足他。既让他知道沟通是有用的,又能够限制他过度的欲望和不合理的要求。

家长的底线要清晰,而且要连续。

这就是要求家长注意两点:

第一,不要制定难以连续的底线。

第二,不能自己破坏承诺。

每一次对底线的破坏,下一次建立就多很多难点,而且家长如果经常不守承诺,没有信用,孩子也不会建立明确的标准和对权威尊重的意识,不能被孩子信任的家长,以后也很教育好孩子。

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观念要尽可能保持一致

孩子是非常善于观察的狡猾生物,只要时间足够,会利用家庭成员之间在教育观念上落差来成为自己获胜的筹码。当孩子试图逐个击破的时候,一定要坚持教育共识和底线,让家里最有原则的人来决定。

在需要的情况下,红脸黑脸的配合很重要,当然,如果孩子和家庭成员闹矛盾了,不能总依赖另外一方来协调,意外的小礼物、温暖的陪伴、讲一会儿故事都是很有效的方法,我们必须在说“不”之后,及时告诉孩子,我们仍然爱着他。

拥有懂得放手的母亲和懂得陪伴的父亲是孩子的福气。

孩子的领袖气质怎么来?

孩子的领袖气质,其实就是孩子的自信心。一方面,来自于孩子自我的认可,他觉得自己能做成事情,拥有成就感,他体验过很多别人没有的体验,他有话语权,有自信心。另一方面,来自于身边的人,父母,家人,老师,同学较多的肯定而形成的自信心。孩子在群体中的地位,孩子与伙伴的关系,对孩子的气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孩子的圈子,就是他的玩伴,作为家长,不能过分干预,但要及时引导。

1.要尽力避免孩子与强势甚至霸凌的同伴来往。

大部分人对霸凌的认知,只是身体上的,这个显而易见。其实,除了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孩子不是用来给别人的孩子找优越感的,不管其他的孩子再怎么优秀,如果他让我们的孩子不舒服,那么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让自己的孩子远离他。如果一个孩子在和你的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总是处于强势,总是习惯赢,那么你应该为你的孩子换一个伙伴。因为一个习惯性当输家的孩子往往在不经意的过程中丧失最为宝贵的自信心。

2. 不要基于客气或礼貌,在其他家长和孩子面前让自己的孩子向其他孩子学习。

家长容易犯下的最为常见的错误有两种:一是当着自己孩子的面表扬其他孩子,让自己孩子向对方学习;二是拜托其他孩子保护自己的孩子。这两种做法不仅打击自己孩子的自信心,而且实际上也是在鼓励其他孩子以强者的姿态霸凌自己的孩子。家长们一定要明白,人之所以会被欺负不仅仅是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示弱的问题。如果家长自己先怂了,孩子被人欺负几乎是必然的。

3. 在孩子们活动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及时干预。

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磕磕碰碰都属于正常现象,但对于自己孩子被欺负、被孤立、被边缘化,一定要高度重视。做家长的不仅要及时和自己的孩子沟通,鼓励孩子表现出强硬,而且要创造条件为自己的孩子翻盘。比如,创造主场优势,主办社交活动,邀请其他孩子来家里玩自己孩子擅长的游戏、聊自己孩子擅长的话题,或者邀请自己的孩子觉得不错的同学一起聚会,与这些孩子加强联系。另外,尤其要加强孩子的身体素质,并且要告诉孩子,你身体强壮不是用来欺负别人的,而是做到不被人欺负,以及在看到别人被欺负的时候,能够在合适的机会去帮助别人。

4.远离有恶习的孩子。

家长不仅要仔细观察孩子玩伴的习性以及孩子在与朋友相处之后的变化,还要尽可能地了解这些孩子的家庭背景,尤其是家长的人品属性。

如何正确地陪孩子玩?

花时间陪伴孩子,有助于孩子大脑机能的发育,情商,智商的发展,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陪玩其实是一门艺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和孩子在一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陪玩。有一个原则非常关键,那就是:寓教于乐。寓教于乐指的不是一种快乐的教育方法,而是在与孩子的游戏中,自然而然地能让孩子学到东西。寓教于乐并不是以教为目的,乐为手段,而是以陪伴、游戏为主要目的,教则是一种随机的副产品。

家长一定要明白,陪伴孩子,其实是我们最宝贵的福利。今天的累和烦不仅是未来亲子关系最牢固的基础,也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最美好的体验。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最好的人,也让自己成为最美好的人。在陪伴的过程中,要多问问自己:你要给孩子留下什么印象,什么回忆?

陪孩子玩,最糟糕的莫过于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玩手机。以下几点可以作为正确陪玩的参考。

1. 注重孩子身体的锻炼

想让孩子动起来,家长首先要动起来,如:踢球,跑步,游泳,爬山等户外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

2. 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

在陪孩子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孩子去思考,因为很多数学问题都会隐含在生活中。比如在动物园,让孩子判断方向、识别南北;比如出门旅行,让孩子计算时间、掌握行程,用扑克牌玩24点,加减乘除的游戏,猜谜语,文字接龙,成语接龙,故事接龙。总而言之,就是要让孩子在和大人玩的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而不是直接被大人安排。

3. 远离手机、电视和电脑游戏

手机和电视屏幕的呈现是发散的而非专注的,它的本质是碎片化与平面化的,所以孩子专注手机和电视只能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无法进行深入思考。小学就养成依赖手机的孩子,很可能在将来面临比较大的阅读问题。阅读能力是通过专注地读书而不是玩手机获得的。

关于游戏,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我们要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但不是完全杜绝游戏。有的时候,游戏也是孩子们之间的一个重要话题,我们要和孩子做好约定,完成什么样的任务,才可以有多少玩游戏的时间,而不要让孩子轻易获得,沉迷其中。此外,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但绝大多数只是孩子在游戏中的反应能力,孩子真正的能力是无法从电子产品中获得的,还是要尽可能地通过生活中的锻炼来获得。我们也可以多寻找积木,拼图等游戏来作为替代品,可以更好地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专注能力,创造性和空间感。

关于游戏和娱乐的时间,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以下的建议可做参考:

1. 对于低龄孩子(一年级到三年级),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进行逻辑思维题目竞猜(脑筋急转弯)

2. 对于低龄孩子(一年级到三年级),家长可以陪孩子玩抓石子、打弹子、叠叠乐等需要精细动作的游戏,训练这个年纪的孩子的感统能力。

3. 对于高龄孩子(四年级到六年级),乐高类拼装积木是非常好的玩具。普通类乐高会比图纸类的更有助于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协作力。

4. 可以根据孩子的特长,在家里给他们安排相应的管理工作。

管理家庭行为,管理装饰美化,根据孩子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

5. 正念训练是一种非常好的放松方式。

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节目收听,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识面,也可以为孩子提供娱乐的空间

如何保护和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是一种能力,是需要引导和培养。

首先讲一下,整体的方法。

1. 花时间陪伴你的孩子。

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如何正确地陪玩?

2. 让孩子玩耍放松。

孩子在学校呆了一天,在这个期间,他要遵守各种规定,处理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等等,放学之后,他的大脑,负责自我控制的区域也需要适当的休息。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自由玩耍。我们经常在社区、广场的儿童游乐区域看到很多小孩,孩子可以尽情加入,获得自己自由玩耍的时间。

3. 避免打扰专注的孩子。

当孩子一个人呆在那里,看故事书,或者玩自己的玩具,这些都是需要被绝对尊重的专注时刻。如果家长真的很想加入其中,陪伴孩子,你也可以加入,但是要听从孩子的安排,不要因为你的加入,让孩子失去了主控权。在跟孩子玩耍的过程中,不要过度讲话,尤其是频繁切换话题,或者两三分钟就换一个活动,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思想进度。

4. 帮助孩子培养冷静的注意力。

比如,感受自然的风吹草动,听舒缓的音乐,除了完成任务必须的物品,多余的东西都能不要放在视线范围内。

5. 帮助孩子长时间保持专注。

当你和孩子要做一项大工程时,孩子可能会分心,会失去兴趣。那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要观察孩子,看到他开始失去兴趣或者已经失去兴趣时,要帮助孩子把注意力重新集中要在做的事情上来。有的时候确实很难,但你可以和孩子约定,再完成多少就可以结束今天的任务,当他达到约定的节点时,就祝贺他,让孩子对自己的付出也感到很满意。并且要帮助孩子分解目标,坚持去完成一个个目标。


这部分主要是讲做作业板块的注意力。

在方法上,不要强调学习的总时长,而要强调有效时长,或者强调目标管理。

学习的时间不要规定得过于严格,例如“周六8:00—12:00,学习”,这样容易导致孩子走上走神、耗时间的道路。应该强调目标管理法:如做完了作业之后,可以去看动画片;如果周六把两天的学习任务都完成了,周日就可以睡懒觉或者出门玩。这样,孩子会发现,提高学习效率以后,省下来的时间是自由时间,才会有动力,主动思考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

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也是榜样。孩子总容易走神的时候,其实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父母拿本书在他附近看,互不干扰,各看各的,形成安静专注的氛围。作业有疑问让孩子先自己解决,或者攒起来,过半个小时问一次。发现孩子走神不要立刻责骂,在他看得见的地方继续专注看书就行,慢慢给孩子培养出“应该像爸爸/妈妈这样学习才是对的”的意识。

辅导孩子作业经常是家长头疼的问题,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都存在需要磨合的地方。

父母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

1.期望值过高,不了解某个年龄段的平均水平;

2.缺少专业方法,孩子听不懂家长的辅导;

3.缺少规划,不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

1.学习习惯不好,没有复习意识;

2.没完全弄懂老师在课堂上教的东西。

父母以身作则,营造学习氛围非常重要。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特别推崇父母能够和孩子做一段时间的“同桌”。在每天的学习过程中,父母不是为了单纯辅导和监督孩子的作业,而是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给孩子塑造一个正面的榜样,并且可以在当天的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和孩子一起讨论。

如何学习古诗词?

我们说过,孩子从小对“语感”的培养非常重要,小时候,孩子最容易接触的就是古诗词。

古诗词和其他的语言形式一样,可以通过大量的信息输入建立“语感”。大量的积累和长期的熏陶是学习古诗词的最好方法。

输入方面,也就是通过背诵来积累一定的诗词基础。

增加诗词的使用场景和复现频率,打通诗词“会背”和“会用”的渠道,

对已经在使用场景中出现的句子进行回溯,找到原诗并且理解、记忆、背诵。

如:看到名句就一起去寻找出处

最后总结

小学阶段是基础,也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时期。三年级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转折期,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1. 认知能力,也就是我们说的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力等水平均会显著提高

2. 自我意识增强

不同于幼儿时期,步入学龄期的孩子自我评价的影响因素聚焦于外部评价体系,比如外貌形象、学业成绩、同伴接纳、运动能力和老师父母评价等。

3. 自尊心增强,情感丰富,情绪情感会选择性表达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需要遵循孩子的自然成长阶段,接受孩子的自然发育和成长,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接纳孩子的“叛逆”和“疏远”,更需要改变我们对于孩子的单一评价体系,不要总以成绩优秀、听话来定义一个孩子。要是孩子出现了小问题,家长首次应从自身来反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悟《小学六年影响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