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习惯做好,你可以成为成功人士

1、 凡事提前五到十分钟

这个习惯我从高中开始就养成了,当时班主任要求上课前五分钟就要在班级坐着,准备上课用的书本或者预习课程,让自己提前进入状态。

当时会觉得很烦,但现在觉得是我受益很大的一个习惯。

这段提前的时间可以让我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和心情,比如去开会,我会提前五分钟到会议室,浏览开会的流程,整理自己要说的内容,顺便和后到会议室的人打招呼,达到有条不紊,但如果我迟到五分钟,就会发现自己很慌乱,即使是准时到,也没有办法做到立刻进入状态。

坚持这个习惯需要我不受其他人的影响,即使周围有好几个人迟到,我依然每次都提前五到十分钟到场,因为,我需要让自己以最合适的状态和心情去做每一件事。

2、 读书,记笔记和灵感

读书是我坚持最久的事,也是受益最大的一件事,我花四五天读完的一本书,很可能是作者用一生心血写出来的作品,这个受益是其它事情比不了的。而且书读多了,对自己和整个世界的理解会更加多样化,也不会局限在自己的思维里。

在上大学之后我读书的时间更多了,工作后也会利用零散时间去看,读书不能只是走马观花,还要记笔记和灵感,哪怕是一两句话都可以。

我在2017年的时候很喜欢直接用word记读书笔记,记录自己觉得好的观点和片段,读完一本书之后还会整理自己的灵感和领悟。而且我会按照读的顺序给笔记编号,看下来,就好像看到我2017年的整个经历一样。

(2017年阅读书籍)

到了2018年,我再翻看之前的笔记,会觉得只是罗列好的片段和自己的感受,没有逻辑和框架的体现,然后我就去发掘更适合自己做笔记的方式,我尝试用word的标题做层级,也尝试用OneNote分版块记录,最后还是觉得用xmind画思维导图最合适,所以2018年的读书笔记都是用xmind去做,然后就变成了这样。

现在读书的速度会比以前快很多,一是零散时间比较多,二是记笔记的方式可以让我更好理解书中的观点和逻辑。

3、 多尝试新事物

“多尝试”是我了解这个世界,提升自己的最好方式,我会尽量拓宽我的视野,尽可能了解到最多的信息,然后去尝试。从中选择适合我的,再去坚持使用。

比如我刚工作的时候想学习职场技能,我会尝试很多相关的工具,像是职场类的公众号(比如“offer先生”)、APP(比如“好多课”)、小程序(比如“即能”)等等,最后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坚持去学习,像是即能,我看了之后觉得内容都是很实用,界面我也很喜欢,我就会去坚持,并且从上面获取知识技能。

除了主动搜索的方式,当生活中遇到朋友推荐的东西,如果是我没有用过的,我也会去尝试,包括xmind也是之前我舍友推荐给我的,我也尝试了其他的思维导图软件,但是觉得这个最适合我。

4、 输入必有输出

这个习惯是我最近才养成的,因为我发现自己总是在刷朋友圈、刷公号文章、刷知乎,各种碎片化阅读,感觉自己好像看了很多东西,接触到很多内容,但是几天过后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没记住,基本都是走马观花,看个高兴,时间都白白浪费了。

所以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要求:看公号文章一定要发一段评论,要有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并且要进入精选留言;刷知乎一定要收获到新的知识,然后记录下来;看电影一定要写一篇观后感……

就靠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我现在养成了“输入必有输出”的习惯,通过这个习惯,我现在能自动的把我接触到的事物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很快领悟到它对我的作用和启发。

5、 每天和家人联系

我在很久之前看过TED的一个演讲《你有拖延症

演讲者Tim Urban在即将结束时说的一段话让我感悟很深,大意是:拖延症不会威胁到大家的生存,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都会在deadline之前拼命赶工,完成自己的任务。但是有些事是没有deadline的,比如陪伴家人。

很多人总觉得,明天再给父母打电话也来得及,结果第二天觉得,周末再打也来得及,拖着拖着,这一星期,都没和家人联系。这种拖延没有期限,只能是最后发现家人不在了,你也来不及陪伴了。

我看到这个演讲之后就养成一个习惯:每天和家人联系。

读大学的时候很忙,课很多,社团活动也多,我就会在每天吃晚饭的时候联系父母,每天都是,还会在中午有空的时候给爷爷奶奶打电话。

周末的时候会和他们视频,经常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

上班之后,因为住的地方离公司比较远,我就会在下班的时候联系家人,在地铁上和他们聊天,说说自己一天的工作,今天遇到了什么事,开心还是不开心,问问他们在干什么,今天吃了什么,邻居家的小baby会不会走路了,等等

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没时间和父母联系,但是这些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刷朋友圈刷微博的时间、在外面点完餐等菜的时间……,这些时间都是可以用来和家人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10个习惯做好,你可以成为成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