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知道你看过关礼杰版的《小李飞刀》没有?那是我年少时的一段美好回忆。
这版《小李飞刀》与古龙原著没多大关系,剧情极富想象。最匪夷所思的地方在于,小李飞刀要在李寻欢喝醉后,才能发挥最大威力。
用李寻欢的话说,当他喝到“人醉心不醉,形醉意不醉”的时候,飞刀一出,例不虚发,遇神杀神、遇魔诛魔。
但剧情发展到后半程,李寻欢竟然戒酒了,这下飞刀哪还有杀伤力。面对终极反派林仙儿,李寻欢几无还手之力。
要打败敌人,他就得重拾酒坛。于是他的红颜知己林诗音拿出各种烈酒,让李寻欢喝个够,以便找回“人醉心不醉,形醉意不醉”的状态。
中国不少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都有描写侠客借着酒劲战胜敌人的故事。
最有名的就是武松打虎,如果不是武二郎事先喝了十八大碗酒,说不定景阳冈上就是“虎打武松”了。
中华武术中,有一种把酒和拳结合起来的拳法,叫“醉拳”。成龙就曾主演过两部武打片《醉拳1》《醉拳2》,主人公叫黄飞鸿。
这两部片子的打斗场面非常精彩,但故事套路十分简单。
一开始敌人太强,黄飞鸿打不过他。怎么办?喝酒,使出“醉八仙”再打。还是打不过。怎么办?再喝,再打。
黄飞鸿喝的越多,战斗力就越强。直到把敌人干趴下为止。
二雷蒙德•钱德勒是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把原本只是通俗读物的犯罪小说变成了一门艺术。钱钟书和村上春树都非常推崇他。
1945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钱德勒在写《蓝色大丽花》的剧本,一边写一边拍。电影的男一号已经入伍,拍完电影就得上前线,档期非常紧张。
剧本原本构思,杀人凶手是一个海军退伍军人,可美国海军不同意这个设定。
理由是海军在前线冲锋陷阵,你们拍一个军官杀女人的电影,这个不合适。所以剧本的后半段要临时调整。
只剩最后十天,剧本还没写出来,导演和制片人都快急疯了。钱德勒说,只有最后一个办法了,我要喝大酒,一边喝酒一边写剧本。
他提了两个需求:一是电影公司得在钱德勒家门口准备两辆凯迪拉克豪华轿车,随时等着。钱德勒每写完几页,司机就把剧本送到片场。
司机也得随时准备叫医生,免得他喝死了。
二是电影公司还得准备六个秘书,三班倒,每班两个人,把钱德勒的口述记录下来。
电影公司同意了这个做法,钱德勒就开喝,喝到不省人事,躺在客厅里,身边却已放着几页写好的剧本。
这么连喝几天,医生时不时上门给他打一针,剧本最终写完了,但他的健康也透支了。
三
对有些文人来说,酒是个奇怪的东西,写作需要白日梦,所以喝点儿,晕乎乎好做白日梦。
写作还需要自信,你老是怀疑自己,就什么也写不出来,所以得再喝点儿。
你看中国历史上的文人,有几个不喝酒的?孔子百觚,他老人家要么不喝,要喝起码一百杯以上;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竹林七贤个个都是酒鬼投胎;陶渊明“性嗜酒,期在必醉”。到了大唐,李白斗酒诗百篇;杜甫“酒债寻常行处有”。
到了两宋,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哪怕是才女李清照也要“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到了现代,爱酒的文人更是比比皆是。比如倪匡,他有三个嗜好,第一就是酒。以前一天至少喝一公斤XO。
后来他宣布戒酒。但他对戒酒的定义是酒可以照饮,不过不要醉。
古龙也是个酒鬼,酒后高歌磨剑,梦中快意恩仇。他笔下的人物,不管是男是女,都无酒不欢。你看风四娘,她的人生是“四最”——
骑最快的马,爬最高的山,吃最辣的菜,喝最烈的酒,玩最利的刀,杀最狠的人。
古龙没有戒酒,因为喝酒,他被送进医院抢救。出院,再喝,再进医院。
在生命最后的那几天,古龙更加纵情饮酒。喝了醉,醉了喝,又醉,再喝,直至喝到大出血,死掉。年仅48岁。
死前,他对前来探望的好友说:我要告诉你一个重要的事情,酒不是好东西。死后,一众好友买了48瓶XO为他陪葬。
四或许喝酒对创作真的有点用,但喝到烂醉如泥肯定没法创作。
尤其是一旦创作受阻,就要通过喝酒寻找灵感,代价为免大了点。
我不太相信,饮酒有助于人的创造力;我宁愿相信,这只是文人的浪漫想象。
梁实秋年轻时很狂傲,曾言:“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到了晚年,他心平气和,感悟出饮酒的佳境应为——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我想,或许这“微醺”二字,就是“人醉心不醉,形醉意不醉”的高妙境界。
《醉拳2》结尾,黄飞鸿虽然靠喝酒提升战斗力,打败了敌人,但因喝酒太多,导致酒精中毒,最后眼睛瞎了、人也疯了。
这部电影,其实是一部戒酒宣传片。
《小李飞刀》结尾,李寻欢拼了命想把自己灌醉,但没想到无论怎么喝,都不醉。再烈的酒喝到嘴里,都淡如水。
最后是一位老人一语点醒了他。这位老人给了他一坛好“酒”,李寻欢喝下去后,说那是水。
老人说,只要心中有酒,喝下去的就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