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一点都不酷

周杰伦的热度过了吗?没有。而且永远都不会过。就像Jay自己说的“我的理想是,跟我的孙子一起听我唱的歌。”

那我是来蹭热度的喽?如果你这样认为,完全可以,因为我确实会蹭一辈子这个热度。

我认识周杰伦时,14岁,现在30岁。这16年里,我没有疯狂的追星,只是贯穿了我的日常生活而已。

就像上个月的17号凌晨5:08我醒了。习惯性的摸出手机,习惯性的点开朋友圈。惊喜就这样跳跃在我眼前。一条接着一条,刷爆朋友圈。

周杰伦新专辑《说好不哭》发布了。


图片发自App



睡不着了,叫醒我的不是梦想,也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任何压力,而是来自周杰伦的早安问候,过去来到现在的美好乍现。

如果说我是周杰伦的歌迷,我也不辩解。但我更认可的是我是周杰伦这个人的迷。

周杰伦,是我认识的第一个明星。当然,这个“认识”也只是听说或者了解到而已。

那个时候的我,还在上小学。经常会听到哥哥自言自语,不知道他一个人到底在嘀嘀咕咕什么,有的时候还会突然很开心,又有时很低落。即使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哥哥看,看他的表情和嘴型,哥哥都没有发现我的异常。

终于忍不住好奇,侧面(向自称走在时尚前沿的弟弟询问)打听了下,弟弟说“我哥是在唱歌啊”。于是我听到了周杰伦这个名字。

于是开始了我对周杰伦这个人物的全方位认识。

第一次看到他的照片,真的是应了Kimi的那句话“一点都不酷!”邋里邋遢的服装,发型是很杀马特,但是配上那张完全称不上精致的脸,真的无法让人想到“好帅啊”“很酷哦”这样的词汇。

可是很亲切,亲切的就像隔壁邻居家的大哥。没有明星的那种看上去就遥不可及的距离感,虽然到现在为止周杰伦依然是那颗最远却最亮的星。

那个时候还是《轨迹》《东风破》的时代。那个时候是随身听的时代。可以带上耳机,听着耳机里那个你喜欢的人,从喉咙里发出的那股亲切的声音,那一刻,那个小世界,只有两个人,在云端慢慢漂浮,互相喃喃细语。分享彼此的生活,倾诉,安慰着彼此。躁动的青春在那一刻安静的可怕。那个不可打扰的世界,暗地里波涛汹涌。

初中时,就开始寄宿生活了,更自由。那个时候就可以听到光明正大的《七里香》了。“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喝醉,你说这一句,很有夏天的感觉……”当时,哥哥已经成了我们初中的Jay

了。连老师上课点名都会叫他“杰伦”,毕竟在我们那个农村中学,很少有学生可以穿着美特斯邦威的衣服,周杰伦的歌还哼的这么好听。

可是当这首“七里香”反复从哥哥嘴里唱出时,我还是有了疑问“为什么麻雀会在电线杆上喝醉呢,是有什么隐喻我没有听出来吗?”同学的回答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是我听错了,“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因为这个还被同学当做笑话,传来传去好一阵。

初中我的追星方式就更放肆了,不只是停留在精神层面了。我也开始了收集粘贴,所有自己心爱的本子上都有周杰伦的存在,这才舒服。那个时候,以学英语的名义,买的复读机,很大的用处便是听周杰伦的歌了。仿佛有周杰伦的每一个小角落都是飘着小心心的,很美好。这样的生活,持续了我整个学生时代。那本同学送我的同学录还是超大的“周杰伦”呢。现在还能感受到,我看到他第一眼,抱着跳起到喜悦,那才真的是惊喜。


图片发自App


我想是不是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过这样一段经历。这就是明星的公众效应吧。影响着每个人。周杰伦《蜗牛》被编辑成教材、《爷爷泡的茶》《听妈妈的话》被涂写在衣服上,妈妈洗衣服的时候,还很欣慰呢;听着《星晴》《菊花台》进入梦乡的夜晚,总是很甜。那时的随身听似乎也是周杰伦专属。那一首《东风破》到现在为止还是可以张嘴就来。后来的《告白气球》,已经不知道在KTV中被弟弟唱烂了多少遍了。《稻香》《牛仔很忙的》这都是无论什么时间想起都会心头很甜的。现在输入这些文字我都是嘴角上扬的。

《说好不哭》我还没有听到完整版,看着这个名字,就有悲伤的感觉。也许是结婚、当爸爸之后的周杰伦也是被生活洗礼过了。更多的生活感悟融合到歌曲中。

没有了联络

后来的生活 我都是听别人说

说你怎么了 说你怎么过 放不下的人是我 人多的时候 就呆在角落 就怕别人问起我 你们怎么了 你低着头……

我一直都是五音不全的,就在刚刚我边听着歌,边记录歌词,久违的打开了喉咙,大声道跟唱出来。此时仿佛回到了青春的那一刻,我的小世界又回来了。

无论周杰伦什么时候需要我们,我们都在,因为我们时刻需要周杰伦。打榜夕阳红,夕阳之辉,因你而闪耀。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杰伦,一点都不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