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韦尔奇去世后,上了热搜。
这位先生,曾经是通用电气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
通用电气,简称GE,老牌的世界五百强,为我提供过大学期间唯一的一份实习,公司在亦庄,每天从学校出发乘车,到公司班车处,班车上睡一个小时,就能到达公司大楼。
带我的小boss骄傲的跟我说,公司是排名全球第二。
在全球第二的公司里,我每天的任务就是处理订单,订单都是国外的合作方用英文发过来的,个别单词拿不准,我还要一边查一边做,公司同事动不动就飙英文,这个习惯,直到我走,我也没有融入。
通用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近,但是我们却很少感受到这个世界第一的电气公司。
因为它做的不是家用电器,而是飞机发动机、医疗造影、发电设备、塑料等业务。
在杰克·韦尔奇掌门通用的时候,这家公司已经非常庞大了,因为大,所以臃肿,对市场反应迟钝,在全球竞争中走着下坡路。
杰克·韦尔奇上台之后,把通用从130亿市值,带到了4000亿美元,扭转了通用的颓势。
在任20年,从一个工人之子,到世界最厉害的职业经理人,杰克·韦尔奇也活成了励志本人。
他出版的几本商业管理书籍《赢》等,还出版过个人自传,详细记录了这20年的历程,正好我带领媛创读书会读过《赢》这本书,分享几个最有感触的点。
作为个人积极参与竞争,追逐成就感。
杰克·韦尔奇是个狠人,母亲对他的影响很大。
他自传开篇就写到一个情节,说他小时候打冰球比赛输掉了,母亲冲到休息室揪着他的衣领吼他:
“你这个窝囊废!如果你不知道失败是什么,就永远不知道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你就最好不要来参加比赛。”
母亲同样会为他的成就而欢呼。
这种教育方式之下,韦尔奇慢慢习得一种人生原则,通过竞争,获得成功,面对现实。
他在竞争上的积极性,在他还是个普通职场人时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通用工作了一年之后,韦尔奇想离职,对工作有诸多不满意是一个原因,要求加薪失败也是原因,沮丧之下他选择离开这个公司。
这时候他上司的上司,约他吃饭交谈,恳切的挽留他,并且同意为他加更高薪资。
上司的上司为什么会注意到韦尔奇呢?
韦尔奇这个人,很擅长通过自我表现脱颖而出,每次在业务总结会上,他总是能够提出一些超出预期的看法,作为一名初级工程师,他还给这个上司写过一份详细的成本报告。
这份报告不仅包括本公司产品性质的详细分析,还给出了世界上主要竞争对手的成本比较,作为一个技术研发人员,关心市场问题,这不得不令人惊喜。
韦尔奇总结出一个原则,想要做的就是“脱颖而出”,就不能只是回答问题。
“如果我仅仅回答 了他的问题,那么就很难引起注意。其实每当老板们提出问题时,他们在脑海中早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他们只是想得到再次的确认而已。
为了显示与众不同,我想我的回答应该比提出的问题范围更广一些。我想给出的不仅仅是答案,还有意料之外的新鲜的观点。”
韦尔奇是典型的高成就者。
按照麦克里兰成就动机理论,高成就需求者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同时又会避免做没有结果的事情,喜欢时时有反馈的工作。
韦尔奇当时从通用离职,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发现自己和其他几位员工的薪资是一样的,并没有被特别认可和对待。
他不做研发类工作,也是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虽然做的不错,但是做不到顶级,更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目标清晰,集中优势,乐于竞争,追逐高成就,可以说是所有成功必备的特质了。
作为公司聚集强势业务,不满足所有需求。
韦尔奇在公司管理上,提出只做第一第二的业务。
他在《赢》这本书中提到,20世纪70年代,通用电气遭受了来自日本企业的沉重打击。
在电视机、空调机等行业,日本人在产品创新和价格上,颇具攻势,通用疲于应对,想要保持原本的利润率,已经不太可能。
东芝、松下这些品牌,逐步的抢占了市场。
韦尔奇认为,公司应该保留更赚钱的业务,远离大众化的行业,在他的带领下,通用分离了电视机、小家电和空调业务,以及一家巨型的煤炭公司。
这一举动在当时被许多美国人反对,因为韦尔奇向日本商品低头了,破坏了“美国偶像”的形象。
但是韦尔奇认为,所谓战略,其实就是对如何开展竞争的问题作出清晰的选择。
“不管你的生意有多大,资金有多雄厚,你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所有要求。”
从1981年,韦尔奇成为GE的CEO,他就发起了一项声势浩大的运动。
“我们要在每个业务领域都成为数一数二的领导者,要修整、出售甚至关闭现有的业务”。”
通用的转危为安,与这种聚焦的战略是分不开的。
管理团队区别考评、鼓励竞争
杰克·韦尔奇是区别考评制度的狂热拥护者。
什么叫区别考评呢?
公司给员工评级,淘汰后10%,奖励前20%,培训提升中间的10%,这就是721区别考评制度。
这个制度的本质就是“职场达尔文主义”,奖励胜出者,淘汰失败者。
现在我们已经很习惯这样的考评制度了,但韦尔奇上台的时候,这个制度在全公司引起了很大争议。
韦尔奇的观念里,职业经理人的任务之一就是识别员工的能力,给杰出者更多的资源,淘汰表现不好的人,这样才能换取公司的赢面。
如果对每个人平均分配公司资源,才是对资源的浪费。
这跟小时候母亲对韦尔奇的鞭策很像,面对现实,激发竞争,并且为胜利欢呼。
韦尔奇在书里提到,领导团队一定要为团队庆祝胜利,他为举办庆祝活动的重要性,嚷嚷了20年。
不要觉得庆祝这个举动不职业、不严肃,庆祝能激发团队的胜利感。他说。
杰克韦尔奇的人生关键词。
杰克·韦尔奇提出的所有经验,看起来并不新鲜。
有几个关键词在始终出现在他的陈述中,我总结出以下三个。
首先,聚焦。
韦尔奇不相信平均分配的效率,对员工区别考评,可以把资源给到公司的优秀员工身上,对公司战略重整,能把竞争优势集中在强势业务上。
他自己的人生,有一个经过选择之后聚焦的过程。
所谓战略,不是样样都好,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这种聚焦对个人的成长,意义重大。
第二个词,竞争。
他的书,名字就叫《赢》,对于竞争的热衷,是一种习惯。
结结实实的面对失败,并且让成功充分得到肯定,这个强化会让一个人愈发沉迷竞争。
一个人是否热爱竞争,可以从他的选择当中看出。
你是选择做凤尾,还是做鸡头?
韦尔奇说,喜欢通用的这份工作,很重要的原因是,这是一份75%与人相关、25%与其他因素相关的工作。
“它使我可以和这个世界上最聪明、最具创造力、最有竞争力的一些人在一起工作 —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比我要聪慧得多。”
韦尔奇的管理制度,也让公司员工之间充满竞争性。
竞争令人有压力,同样成就一个人。
第三个词,热爱。
他在谈到自己的工作,会感觉到一股兴奋:
“最理想的工作而言,你应该是热爱它的——至少是热爱其中的某些部分,工作能让你感到兴奋。”
这种兴奋,就是超强竞争优势。
《赢》这本书有一句话,对我影响很大:
“找到一份好工作,以后的人生不再是劳作”。
这句话一直提醒我,不要在抗拒和自我斗争中过一生,做选择时,要顺从自己的热情。
这样你才能热爱自己的人生。”
韦尔奇在书的结尾处说,
“如果真有希望上天堂,也不要太早发生!
因为我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84岁,不知道对他算不算太早。
活得不够,是最好的人生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