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我不想用拖累这个词形容你们的关系

不要被它粉粉的封面设计给骗了。这本书一点都不童话,不可爱,甚至内容有些沉重。

这是一部关于心理健康辅导的书籍。

作者Frank Minirth博士和Paul Meier博士,他们合力创办的心理治疗诊所是全球最大规模的诊所之一,两人也一起出版了多本心理学著作。《爱是一种选择》作为代表作,一度成为全美畅销书排行榜冠军。不过这是不是也从侧面表现出,在心理健康和情绪上,很多人都在为自己的问题寻求着答案呢?

先来说两个例子吧。我想,无论是在现实还是文艺作品中,你应该都听过看过这样的故事吧:

故事一:

一个来自于酗酒\家暴家庭的女孩,发誓要永远脱离这种悲惨的生活方式,然而她挑来挑去,最后选中的伴侣仍是一个酗酒\家暴者,而且最后可能自己也变成了酒鬼\施暴者。纵使过去的经验让她深知这种行为的危害性,但她就是无法摆脱这种命运。

故事二: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总是有着自己关心的事情需要处理,可能是工作,也可能是其中一个孩子。可怜的另一个孩子,他用滑稽的方式引人注意,带来欢笑,试图让你和他自己暂时忘却生活中可怕的伤痛。这个小家伙用他滑稽的表演缓和了紧张的气氛。其实,在他心中,他比家中任何一个人都感受到悲伤。

第一个故事,你是不是想起了《阿甘正传》里,从小被父亲虐待,渴望离开,却在成长过程中反复遇上人渣,不断与生活较劲,差点毁掉一生的珍妮?

第二个故事,这不就是一生都在追求爱而不得的被嫌弃的松子吗?

珍妮和松子,除了各自有着曲折的人生,她们的共同点还在于,她们都是被家庭拖累的受害者。珍妮的拖累来自父亲的侵害,儿时的不幸遭遇使她难以辨别真正想要的人生,面对深爱她的阿甘,她的选择是一次次的离开。而松子,她的父亲,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和爱给了体弱的妹妹,松子就是那个被无视的孩子。当她第一次发现扮鬼脸可以引得父亲哈哈大笑,她像找到了解药一般,只有一次次看着父亲被逗得前仰后合,松子才感受到父女间的亲近,仿佛自己也可以是被爱的那一个。

原生家庭,是一个近来经常被大家提及的话题。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来到了自己的核心家庭也就是原生家庭,一般仅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等几个核心成员。因为天然形成和朝夕相处,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人格影响是巨大的,也是贯穿一生的。

本书要讨论的主要话题,就是原生家庭的拖累。这里说的拖累,不是指贫穷和疾病造成的外在拖累,而是在感情和爱的滋养上,家庭成员间(尤其是父母对于子女)的影响。

储爱槽,是作者在心理治疗中用来解释人对爱的需求而提出的概念。假设每一个新生儿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心形的储爱槽 ,一开始,它的刻度几近为零。随着父母不断的将爱从他们的储爱槽添加到孩子那里,当孩子长大,离开原生家庭而建立起自己家庭的时候,他的储爱槽里已被注满了爱,并准备好将爱注入自己孩子的储爱槽,他们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也会再把爱注满他们下一代的储爱槽,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因此在一个健康的家庭里,爱是代代相传的。


需要注意的是,子女的人数并不是影响储爱槽爱的容量的主要因素,一个多口之家的父母也可以像单个孩子家庭一样,将足够的爱注满每个孩子的储爱槽。关键是真正能给予的爱有多少

拖累症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父母中的一人因为某种原因无法给予孩子所需要的爱,那这个孩子的储爱槽里最多只能被注入一半,而往往会少于一半。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拖累症现象的家庭通常都伴随着家庭成员的沉溺(上瘾)行为,因为一个人的沉溺必将造成另一个人的牺牲。例如父母中的一方酗酒嗜赌或家暴,另一方则被拖累,无时无刻不在忙着为沉溺者收拾残局、掩饰家丑。甚至,无条件无界限的照顾沉溺者这种习惯,也会演变成一种沉溺。

当母亲的储爱槽已经被父亲的沉溺行为所占据,孩子从她这里几乎获得不到什么爱了,而且反过来,精疲力尽的母亲可能还会向孩子汲取爱,这让孩子原本就少的可怜的储爱槽更加枯竭。

孩子很无辜,因为他们没有选择,对他们来说,家就是他们的全部世界,出于本能,他不得不学会适应家庭环境,无论它是好是坏,至少这里有他熟悉的感觉,是他唯一获得安全感的地方。

出生于问题家庭的孩子,成年后,通常人际关系也会出现问题。倾向于控制、依赖、讨好、曲解,书中这样的案例太多了,他们长期处理不好与父母与伴侣与子女的关系,常常感到焦虑、沮丧、负疚和羞耻。

因为害怕得不到爱,而变得不可爱,因为内心没有足够的爱,而无法给予爱。这时候,他已经成为了一个的拖累症患者。

更悲剧的是在拖累症患者内心往往又有着强烈的修补和重建过去的愿望,他们的潜意识设想是:如果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一定会处理的更好,这就是他们总在重蹈覆辙的原因,酒鬼的女儿还是嫁给了酒鬼,但她不知道,这样的结果就是他门的孩子又重新变成了一个新的拖累症者。

如若不下决心解决拖累关系,拖累症的问题将可能一直延续下去,最终变成一个家族的问题。

在这本书的英文版封面上,还有一行小字:The Definitive Book on Letting Go of Unhealthy Relationships。是的,远离那些不健康的关系。


如果拖累关系已经开始形成,孩子没得选择,但成年人可以,如果爱是一种选择,那么离开也是。既是离开拖累你的人,也是离开沉溺的自己——沉溺于照顾,沉溺于取悦,沉溺于自责的自己。

拖累关系若只存在于两个人之间,离开或许简单一点,前提是双方或一方能清楚意识到他们关系中那些不健康的沉溺和依赖。可是如果拖累来自于原生家庭,要斩断关系就变得没有那么容易了。

由于文化原因,我们不大可能像书里建议的,从情感依赖上彻底跟原生家庭说再见,从角色上转变为单纯的访客。对于我们很多人,父母与子女,隔代之亲生活在一起非常常见。若拖累症问题已经造成,既然无法分离,就只能选择抛下过去的阴影向前看。

分享这些信息,不是想告诉大家去细数自己家庭的种种不是,回顾原生家庭不是怪罪原生家庭,我们得以健康平安的长大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了。都是第一次为人,没有能够做到完美的父母。我们大多数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拖累症的影响,在我们的父母身上或许也有童年时留下的拖累症状,只要不发展成极端,都是在健康范围之内的。

只是当我们难免被情绪问题困扰时,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可以通过理性的思考,找出深埋在心底的这些坏情绪的来源,能够认真追溯失落的童年给现在现在的人际关系造成了哪些影响,以及,我们可以朝着哪些方向去改善,那就是我们看书的意义所在。

我承认,买这本书是带着目的性的。因为我太焦虑了,不时沉浸在在矛盾、自责和怀疑中,还连累了身边的朋友,变成了自己都讨厌的人。有时候真的羡慕那些动力十足,敢于大声表达自己的人,羡慕他们大大方方嬉笑怒骂的样子,也会慨叹要是我也有有这样的底气该多好啊。

焦虑不会自己消失,只要还想往前走,就必须和自己的情绪处理好关系。当然了,指望通过一本书解决人生难题,从此一路皆光明是不可能的。作者也仅是探讨了家庭因素对一个人的人格造就产生的影响以及它会如何投射在新的人际关系中。成年人的心态和情绪问题复杂得多了,我们可能还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慢慢读懂它。

但是学会爱这件事,什么时候都不会太晚。虽然童年时代早已过去,记忆已经无法抹除,但我们还有朋友,还有正在变老的父母,也许还会有下一代。如果角色转换,我希望我能做的更好。和解的意思是说,虽然我曾有过不快乐的时光,虽然坏情绪会来骚扰,但我有能力妥善处置,我依然可以享受生活美好的一面。

希望是这样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可以,我不想用拖累这个词形容你们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