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

image

我的孩子才上幼儿园中班,对于孩子的学习,我本来是不期待有任何发表意见的机会,因为人们普遍认为旁观者没有发言权,包括我自己。可是,看到办公室里的妈妈为了孩子的学习饮鸩止渴的样子,我的脑海里同时闪现的是中国大地上的哀鸿遍野。我可以在办公室里面憋着不出声,哪怕憋出内伤来,可是一想到很多孩子在遭受类似的对待方式,我真心如刀绞,忍不住在自己的舆论天地发泄发泄,所以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

01 2个案例

image

首先,请看我办公室的两个真实案例:

A: 小明上幼儿园大班。妈妈觉得小明的字横得不平,竖得不直,跟他的同学一比,实在让人焦心,所以要求小明晚上加强写字训练。小明不想写,妈妈一再要求,小明于是要求吃鸡腿,妈妈说,好,写完字才可以吃鸡腿。

B. 小东的妈妈在孩子班级群里通过家长间的聊天得知:在期中考试中,很多孩子语文95以上,数学100。晚上回家,小东兴高采烈的跑过来对妈妈说,妈妈,我语文考了85,数学100。小东妈妈立马板着脸训斥他:你考这么点还有脸说,你看你的同学都是95,100。小东听了,立马像一只泄气的皮球。

这是我在办公室亲口听见的两个同事的切身育儿体验,当时,我真的心都碎了,为孩子,更为做家长的无法自觉。她们都觉得自己做的不错,是很负责的妈妈(作为旁观者我也确实觉得她们都是很爱孩子的妈妈),之所以讲出来,是因为“甩手党”的爸爸就她们对待孩子的学习态度提出异议,她们在寻求同盟,寻求一心一意为孩子操碎心的妈妈党的支援,更是可以顺便吐槽爸爸们对孩子的学习无忧无虑无作为的机会。可是这一次,我倒情愿站在爸爸们的行列。

比之很多妈妈们对孩子学习徒劳无益的焦虑不安,我倒情愿她们选择爸爸们的放任不管。如果妈妈懂得孩子学习的真正意义,也许可以在旁边当个“向导”,或者当个崇拜主子的“书童”,如果不懂,只为了刷存在感,体现自己是个有责任感的妈妈,我真心觉得还不如无所作为,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学习,成长,这绝对比不懂瞎指挥更有效果。我为什么这么认为呢,请随我一同来对这两个案例进行分析,你便会知道所以然。

02 案例分析

image

首先我们来看案例A。

1)上幼儿园大班,妈妈就觉得孩子的字要横平竖直,这不得不说操之过急。如果说别的孩子的字写的比自家的孩子好,那要看具体是什么情况:(1)孩子喜欢写字,自发进行,这是兴趣使然;(2)家长强制训练而孩子被逼迫的结果。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小明妈妈应该培养的是孩子对写字的兴趣。如果是第二种,大可引以为戒。

窃以为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兴趣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天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它们对很多东西都可以自发产生好奇心,而好奇就是一种浅浅的兴趣,当然,也只有浓厚的兴趣才可以让孩子对一件事情持续进行。所以,要孩子做好一件事情,必须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守护好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兴趣正如一个玻璃瓶,脆弱易碎,作为家长,要小心翼翼地和孩子一同捧着。只要瓶子捧好了,就不怕孩子对某件事没有自发性。如果孩子的学习兴趣被破坏掉了,那么家长就只能强按牛头喝水了,后悔莫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的学习都需要家长跟在背后天天催促一般。

2)以孩子想吃鸡腿为诱饵,活生生地将孩子对写字的体验感转移到“以鸡腿为目标”的行为了。嗯,奖励,威胁,或者惩罚都是一把双刃剑。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运用这些手段越炉火纯青越追悔莫及,因为孩子迟早要自己面对一切。如果因为奖励而学习,那么以后走上社会,倘若周围没有反馈(这很常见),孩子将会迷失价值观;如果用威胁或者惩罚来逼迫孩子学习,孩子终将翅膀变硬,家长将会面对巨大的叛逆能量。

一个行为要能持续发生,首先要变成习惯,而一个行为要能变成习惯,完全融入生活,必须当事人能从这个行为本身发现意义。意义包含两方面,物质意义和精神意义。所谓物质意义,就是指有用,能带来金钱上的效应,与身体生存相对;而精神意义,是指有趣,能让精神愉悦、有成就感,感到满足等情感反应,与心灵感受相对,也与人类生存相适宜。

对孩子来说,物质意义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因为他们还无需考虑最基本的身体需求的自立,所以精神需求是最大的动力源。也因此,在这两方面的意义面前,人婴孩初期的习惯培养过程中,“有用”不如“有趣”,“有趣”不如“有意义”。

当一个孩子能从一件事情本身上面感受到乐趣、成就感、或者自我欣赏的满足感时,他自然而然能体会这件事的“好处”,也就越容易产生醇厚的兴趣,越可能反复进行,形成习惯。如果这种源自乐趣的内驱力足够强大,养成的习惯便如烟鬼抽烟,酒鬼嗜酒一般令人欲罢不能(爱看书的人看一辈子,爱跑步的村上春树还在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首先要孩子能从学习本身发现乐趣,而这个正是家长能有所作为的地方。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有三种方式家长可以采取:

第一种,家长可以以身作则,起示范作用——自己爱学习,让孩子看到学习是一件非常有乐趣的事情,孩子耳濡目染产生兴趣;

第二种,陪伴和引导孩子学习——如从小的亲子阅读,有意识地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发觉乐趣,家长可以从旁边鼓励,或者对他学习的主动性、付出的努力表示赞赏,这也是一种培养兴趣的方式;

最后一种,就是家长本身对学习没有兴趣,也没有从小培养亲子共读的习惯,更不懂孩子的发展规律,那就放手,顺其自然,什么都不要做。除了照顾孩子,给孩子以爱和鼓励,切莫不懂装懂。更不能为了体现自己当妈妈的责任感,去监督、辅导学习。这一点上,妈妈普遍不如爸爸们做的好。往往自以关心孩子,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莫名其妙地发泄自己本身的焦虑,而自以为是地伤害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正如案例B所示。

image

案例B: 这是一个典型的妈妈眼睛长在别人身上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从小到大,我们都深深体会过“别人家的孩子”带给我们的压迫感和无形伤害,而我们又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这是一件多么矛盾的事情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那是因为家长不完全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没有耐心去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而往往喜欢通过比较来知道自己的孩子几斤几两,更因为这是一种容易办到的事情——只需眼睛瞟一瞟,便认为一目了然。

可是这习惯比较孩子的根源在于家长自身的安全感匮乏。如果一个家长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较,那么他也肯定习惯把自己和别人做比较。只有当一个家长自愧不如人的时候,才会有发展焦虑,有成长欲望,可是不想主动改变、不想成长的积习太顽固了,于是家长就会将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典型的“己所不欲,便施于儿”),试图通过挑剔孩子,让孩子改变,实现孩子的逆袭来改变自我的形象——这是多么的本末倒置啊(我真心觉得,当家长不再为自己的成长和生存问题焦虑了,孩子的学习问题也就不会成为他焦虑的理由了)。

所以小东的妈妈,可以完全无视孩子的感受,而理直气壮地发泄自己的不满,她以为她是对孩子的学习不满,其实是对自己的不满,可是,她却用伤害孩子学习的兴趣为代价试图唤醒孩子实践逆袭的转变,这更加自相矛盾。孩子不需要逆袭,孩子是可塑性的,只有家长才需要。如果小东的的妈妈能认清自己的焦虑对象,对孩子的分数不加指责,而鼓励强调孩子的进步,那么孩子就能保持对学习的兴趣,他会明白分数不重要,只要自己继续努力,继续保持学习的兴趣,一直能从学习当中获取乐趣和自我满足感,他就会一步一个脚印,迟早获得成就感,而那时,成就感不过是学习的附加值,因为爱学习而学习,比任何额外的奖赏更有力量,想想“真爱”的魅力吧。

03 面对孩子的学习,我们家长可以有的态度

image

这基本就是我在同事们对孩子学习的抱怨声中的画外音。我并没有试图打断他们的沆瀣一气,也没有想要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育儿理念,我知道我真的没有受众——因为我的孩子还没有上大班,更没有上小学,我可能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更可能只是在水上写字——时间过了,该来的来了,曾经写过的东西随波逐流、消逝无痕,我也会和她们一样焦虑。可是我相信,我会一直探索,一直保持思考,一直认识自己,一直了解孩子,一直理解世界。

然而无论如何,我始终秉持这样的观点,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自己爱学习(学习真是人一辈子的事情),其次才能期待孩子爱学习,如不意,请随遇而安;如不然,则顺其自然。

image

最后附上一个我们都可以三思的小故事:

有一位崇拜圣雄甘地的孩子非常爱吃糖,他的妈妈为了让他戒掉糖,千里迢迢找到甘地,希望他能劝说自己的孩子。可是甘地却说,您三个星期后再带他来吧。这位母亲说:“我们家很远,我们走了三天三夜,好不容易来找您,就请您帮帮我吧。”可甘地坚持说:“您三个星期后再来。”

于是,这个母亲三个星期后又带着孩子去见甘地。甘地劝诫孩子要少吃糖,孩子答应了。

这时孩子的母亲就问甘地:“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为什么您上次不说,非要等上三个星期呢?”甘地说:“因为我也很喜欢吃糖,我花三周时间让自己戒掉糖,我才有勇气跟他讲。”

写于2019年11月21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