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的人生悲剧

人常说:你比窦娥还冤吗?窦娥是何人?她的冤情究竟在哪里?为什么她能够让一代一代的人产生共鸣?今天我们来一一解答。

关于第一个问题,窦娥是什么人?

《窦娥冤》是元曲第一人关汉卿的创作,根据西汉文学家刘向《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进行改编,所以说窦娥只是虚构中的人物,但是并不因此而丧失其真实性,从大的方面来说,窦娥代表了一个群体。

图片发自App

第二个问题,窦娥的冤情在什么地方?

第一点,首先需要分清楚一个概念,可怜不等于冤屈。

窦娥原来叫端云,三岁的时候母亲不幸去世,跟随父亲生活。父亲是个有抱负的书生,但家境贫寒,只好借着高利贷生活。借钱容易还钱难,到了该还钱的时候拿不出分文。

债主蔡婆婆看上了漂亮的小端云,无奈之下端云被留在蔡婆婆家里。父亲进京赶考,一去便是十三年。这些时光,窦娥始终是被蔡婆婆虐待。

三岁丧母,七岁离父,十三年被婆家虐待。这对于窦娥而言并不是冤情,这是生活所迫之下的现实,我们可以视之为可怜。

再说第二点,窦娥的冤情。

张无赖见色起义,在窦娥给婆婆的汤里边下毒,想借此胁迫窦娥以身相抵。机缘巧合,汤被张无赖他爹喝了,随后命丧黄泉。无赖诬陷窦娥下毒,问窦娥官了还是私了。

窦娥不会跟张无赖私了,更不会从了张无赖。在窦娥看来,衙门里便是清官,自己被诬告那么简单的案情,明眼人一看便知。

到了衙门,窦娥将事件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此时的窦娥心中坦然,她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必定为她讨回一个公道。

张无赖心虚,于是恶人告状。太守昏庸,不辨是非,为钱是从,杖打窦娥,未有收获。随后又要打蔡婆婆,窦娥担心婆婆受不住苦,便屈招了罪名,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

图片发自App

窦娥的冤屈便是从此而来,她遵守着封建社会的孝道,始终为婆婆着想。她没有做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却被一个昏庸的官员判了死刑。而那个无赖,明明是杀人凶手,却仍然能够逍遥法外。这样的是非不明,颠倒黑白,怎能不冤屈?

第三个问题,为何窦娥冤会让一代一代的人产生共鸣?

其一,符合老百姓心中非常朴素的善恶观。

窦娥代表的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几百年来,老百姓都没有能力决定他们的命运,只好勤勤恳恳的扮演者自己作为小人物的角色。他们遵纪守法,相信凡事都有公理跟正义,他们相信苍天有眼,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因果报应成了在苦难中生存的他们的唯一希冀。

其二,触发了每个人心中的情感共鸣。

窦娥被冤枉后愤怒的发出了“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的哀嚎。这就是她美好的希冀被打破的矛盾,她带给人们一个新的思考。

到了现代社会,每次听到某某人因为被屈打成招在狱中带了十多年甚至被执行死刑,我们的心都会十分的纠结与不安,痛苦与愤恨并存。我们偶尔也会担心我们自己会不会也成为那样的例子,于是,我们在情感上就契合了窦娥所面对的现实。

其三,满足了普通人心中任性的人性。

窦娥被冤死了,但她并没有罢休。她许下了三桩誓言,前两个誓言血溅白练,六月飘雪实现之后我们大约会感到一种痛不欲生。第三个誓言是大旱三年,从理性的角度看为了个人私欲而迁怒于其他所有人似乎不值得鼓励,但是在感性的角度正是由于这种任性,更让我们感受到酣畅淋漓。

图片发自App

作为一个普通人,在遇到伤害时,处处感觉到自己的无能为力。此时便欲进行报复,然而,由于自己太弱小了,连报复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窦娥的那种任性实际上就是多数人心中的愿望,杀人的要偿命,还要加倍偿还。

窦娥只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她不是伟人,我们不应该以一名圣人的标准去要求她牺牲个人成全其他人,也不应该责备她,因为她代表的大概就是你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窦娥]的人生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