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三:经济权衡

经济学有一个基础的原理:权衡取舍。这是每时每刻所有人都会实在面临的选择问题。

小新也没有例外,正巧他也是学经济学的,不过他面临权衡取舍问题的对象不是金钱,也不是哪一个工作更好,也不是今天没吃早饭造成的胃痛。

而是人。

他见到的这个女生是在学校的图书馆,那个时候他正读着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准备自己的研究生考试,家里给自己安排好了政府的工作,爸妈说如果能读个研,在政府里总归更好发展些。

他不介意多读些书,加上父母的旨意也就照做了。

女生过来就坐到了小新对面,拖椅子的动静影响到了小新,微皱眉头,抬头看了女生一眼。女生也正欲表示自己的歉意,点头并回应了一个微笑。

这倒是让小新不好意思了,自己的过激反应显得很不友好,这个时候再变个脸色说没关系好像有点晚了,也很刻意。小新想到这就低头顾自继续看书了。

他甚至都没花时间观察这个女孩好不好看,显然违背了作为男人的本性。

小新对于这本经济学原理的枯燥毫不理会,为达成一个目标,九牛一毛的琐碎完全可以不在意。

“同学,请问你带了借书卡吗?”

这不是废话,小新心里打着嘀咕,但没戳破,保持礼貌是他一贯的作风。

“带了,怎么了嘛?”

“我忘带卡了,但是这本书对我的毕业论文很有帮助,我想今天就拿回去整理一下,所以想问你借一下卡。”女生希望小新帮助自己,从她的眼神能看出来。

“可是我自己的书也要借回去。”现在因为临近期末毕业,大家都要借书应付自己的考试论文,学校也就采取一卡一本的措施。

他说这句话摆明着告诉女生自己也需要这张卡,这种些许直男的拒绝手段,听起来也没那么讨人厌。

“《经济学原理》我有呀,我可以借你呀,你想看到什么时候都可以。”女生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

这小新倒是没想到,既然可以不借用学校的书,又能帮助同学,一举两得的事情,他怎么会拒绝呢,毕竟也是学经济学的。

“嗯...那你什么时候还我卡呢,我还准备在图书馆呆会。”

“明天晚上7点吧?明天下午是我的论文截止日,等我赶完论文就来。”

“图书馆门口?”

“行。”

“谢谢同学,还没问你叫什么名字呢?”

“小新。”小新没有问对方的名字,萍水相逢的人不需要过多了解,况且他有女朋友,异地恋,是父母介绍认识的,家境相当,简而言之,这不是自我驱动促成的男女情感。

第二天,小新提前了10分钟到的图书馆,因为突然降临的暴雨,他给自己多预留了5-10分钟的走路时间。加上他很讨厌迟到,更不可能允许自己迟到这种情况发生。

这事儿在他女朋友身上是常见的,不知道这是大部分女生的通病还是典型个例,还是男女生思维模式的差异。

所以他的女朋友身上真实存在着他最讨厌的点,但被父母言语的灌输和较低的见面频率抵消了。看上去小新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谈这段恋爱。

6点55分,那个女生淋着雨,用两只手护着《经济学原理》冲到了图书馆门口,小新的面前。他懵了。

“你为什么不带伞呀。”小新都不知道自己的语气似乎变成了斥责。

“刚送完论文就下这么大雨了,我怕迟到了到时候遇不上你,我两也没有个联系方式什么的。”

小新盯着女孩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这也意味着他开始注意女生长什么样了。

女生是短发,头发全湿了,紧贴头皮的头发,看起来很丑。不过她的脸很干净,看得出来她很匆忙,没有化妆,也没有过多的修饰打理,不然这会看起来应该更糟糕。

“喏,给你的书,还有,卡。”把《经济学原理》递给他之后,又从兜里掏出了卡。

书的大部分还是干的。

小新是个很理性的人,他承认自己的心动摇了,或者是心动了?这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原因也是。

后来小新把她送了回去,两人没有像上次借卡那样商量,是他单方面的决定。分别的时候小新问了她的名字。

他是从头看的这本书,盯着曼昆的第一条经济学原理:人们将面临权衡取舍。心里做着同样的事。

微信语言通话铃声响起,是他女朋友。

“怎么这么久才接。”他发现自己从未面临取舍。

你可能感兴趣的:(目录三:经济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