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守岁》观后感

WechatIMG185.jpeg

新历年来临之际,满怀期待购买了佛山大剧院的两个福袋,每个福袋有一张VVIP票,得到阿根廷探戈舞和《守岁》入门券各一张,售票mm很好心的帮我换了两张《守岁》,以方便我有人作陪。于是,我就更加满怀期待的约师妹一起观看。这是我第一次看话剧,也是继音乐剧之后的兴趣延伸领域。谁料临出发时才发现竟然是两个晚上不同场次的《守岁》,只能各自行动,分头观赏。师妹先看了,发信息告诉我:记得带纸巾哦。我回答:好的,带两包。幸好带了两包,确实触动到内心深处的很多情感,一种对剧中人生命苦难的深刻悲悯,还有强烈感同身受到孤独与无奈。

故事情节

《守岁》由著名导演李宗熹担任导演和编剧,高群书担任监制。讲述了残破老旧的红砖瓦下,一个没有男性的家庭,三个流着相同血脉却属于不同年代的女人的故事。外婆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妈妈阿玲早早结婚,但也早早离婚,含辛茹苦独自抚养孩子,花巨资供女儿出国留学。女儿在留学期间有了一个美籍华人男友,并意外怀孕。外婆还有一个儿子,20多年前偷了外婆的钱,就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过。年夜饭还没有开始吃的时候,母女两个就各怀心思,母亲阿玲希望把外婆的房子卖掉,然后接外婆回到台北生活及治病。女儿萍萍希望回来陪着外婆,顺便养胎把孩子生下来。在守岁这一夜,随着外婆模糊的记忆,餐桌上的冲突一再爆发,痛苦往事源源涌来,彼此隔阂纵深莫测,来之不易的家庭团聚即刻面临着破裂与瓦解。她们要如何才能面对自己与最亲近的人,敞开心扉,打破不幸的延续,使一家人真正团聚在一起?

深刻片段

1.守岁的习俗

话剧中有一个角色是萍萍的外籍男友,他在美国的孤儿院长大,没有家人,从来没有吃过年夜饭。来到这个屋子里,关于过年的习俗,于他,都是第一次听说和经历。因为外婆的失智发作,他被迫扮演了好几个这个家族缺失的男性角色。在年夜饭开动之前,运用过年菜式的名称寄托新年的祝福和祈愿还是让我深深的动容,仪式感也许仅仅属于人类,从时间看,即使是除夕,跟昨天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其实没有本质区别,不过是一宿三餐,但给这个日子命名,赋予一定的意义,对应这个命名和意义有相应的言语和行动,我们就塑造了它。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也许更加重要。很多家庭的仪式感无法建立就是没有在知其所以然这个关键环节做足功夫。“红烧扁鱼,年年有余;四喜烤麸,喜庆临门;手工蛋饺,招财进宝;糖心年糕,岁岁高升;吃个枣,春来早;吃柿饼,事如意;吃杏仁,幸福来;吃豆腐,全家福……“ 在对食物的讲究中凝聚着家族的关爱与亲情,也唤醒了深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关于“家”关于“团聚”的渴望和深情。

2.外婆的一天

萍萍的外籍男友Peter问外婆:你一天是怎么过的?外婆回答:吃饭。“还有呢?”“打电话。”“还有呢?”“等电话。”更多的时候就是在打电话。当她打给女儿的时候,女儿才回答了一句,外婆就很识趣的说:哦,我知道你忙,等你有空再打给我吧。当外婆给外孙女打越洋电话的时候,是掐着时间,保证在1分钟之内把电话讲完的。也就是告诉外孙女:我很好,一切都很好。外婆舍不得卖掉这个已经到处漏洞,每当下雨就滴滴答答漏水的房子,终其一生苦守空冷寂寞的屋子,仅仅为了过年子女们能有一个温暖的地方团聚。在外婆心中,哪怕一年外孙女只回家一趟,哪怕女儿几个月才回来一次,但有所期待,生活就总是有希望。她说不希望女儿赚太多钱,只是希望女儿能够多点陪伴吧,如果有陪伴,哪怕只活一年,也好过活一百年。所以,守岁在她看来其实就意味着陪伴。看到这个的时候,我潸然泪下。时代在改变,现在年味也越来越淡了,记得小时候,我非常的盼望过年,每年肯定有一套新衣服,爷爷奶奶要提前十多天为年夜饭做准备,会杀几个很大的青头鹅,做七荤八素,大年初一四代同堂,差不多30多人口在一起聚餐,我作为这一代的第一个孩子,从小就听话,学习好,深得爷爷奶奶喜爱,可以跟叔叔辈一围台吃饭,丰盛的饭菜,往往到了初七初八都没有吃完。而随着孙辈成家,爷爷作古,奶奶生病,大家更愿意去餐厅里吃,对过年的一些习俗也不太钟爱了。《守岁》透过外婆的言语表达了众多老人的期待:无论怎么过年,最关键是一家人在一起。

3.苦难的传承

这个一个充满苦难的家族。外公在一次骑车时出现意外,留下了外婆一个人含辛茹苦依靠做佣人养育拉扯一对儿女长大成人。然而,女儿阿玲早早嫁人,在生下外孙女萍萍没有多久就离婚,儿子阿弟在20多年前就因为偷了外婆的钱,离家出走。为了让外婆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让萍萍能够出国留学,阿玲不分昼夜,拼命赚钱。现在外孙女又学业未成,意外怀孕,男朋友Peter是一个孤儿院长大的美籍华人。让我强烈感受到某种苦难在这个家族不断的传承,萍萍一遍遍的告诉Peter:你可以后悔,我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我的家人也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我不值得你爱。让我不禁为萍萍的未来担心,为她是否具备迎接一个新生命降临,是否有能力去付出爱和接受爱而担心。爱其实是一种能力,仅仅有意愿是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能力。如果你足够幸运,在童年的时候就有了良好的榜样和父母的示范而学会习得。如果你恰恰有了一对不懂得如何爱的父母,你就需要多走很多的弯路,掉进无数的坑,遍体鳞伤,一遍遍爬出坑,一遍遍的清创包扎,直到伤口痊愈,才能学会。从外婆的经历看,她跟绝大多数中国父母一样,通过自己的隐忍、牺牲、付出来教会孩子如何爱,而这种对爱的不配得感恰恰教会了女儿重蹈她的覆辙。任何一个对孩子有真正的爱的父母首先要教会孩子的就是好好爱自己。

总体感受

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欣赏话剧的过程,所思所感虽然不一定跟《守岁》的主题有关,但因为这个外缘的助力,唤醒了记忆,抒发了情感,梳理了思考,整合了认知。

一是生活的意义在于自身的赋予,给自己一点仪式感,让生存变为生活。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传统节日,还是通过各种学习渠道,对这些节日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一些细节,要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给自己建立清晰的神经认知通路,有了更多的确定感,从而对这个节日有更多愉悦感受;二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可以尝试找出一些对自己特别重要和有意义的日子进行新的命名,并为它列出新的言语和行动清单,当有了新的言语和行动的时候,你就塑造了一个日子,一个别具意义的充满仪式感的日子,你会开始期待每年的此时此刻。比如,认识某个重要人物的日子、升职的日子,等等。

二是该部话剧唤起了我很多早已淡忘的回忆。我们对很多事物的认知确实需要一个漫长的时期。读初中的时候,我每个月都会买一本杂志《少女》,这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是当时国内最具品牌知名度的少年刊物之一,突出都市气息,凸现青春靓丽的城市少女、海派少女的气质与风格,内容紧贴时尚活跃的成长现在时。虽然这本伴随我整个青春期的杂志在2008年停刊了,但对我的影响却是深刻而长远的。我对话剧的最原始的认识来自于这本杂志的文章,有的文章是写作者看某部话剧的感受,有些文章是讲述作者扮演某部话剧的经历,有些文章是介绍了很多优秀演员比如周迅、袁泉等都有演话剧的经历。此时此刻,我一个人坐在大剧院欣赏这部话剧时,却好像坐着时光穿梭机回到26年前的某个周末午后,一个人骑着自行车,穿过大街小巷,穿过南门大桥,直奔那个邮政报刊的小卖部,对着打毛衣的售货员说:快给我新一期的《少女》。回到家里的那个夜晚,就是我徜徉《少女》精神之海的很幸福很满足的一个夜晚。时间飞逝,如弹指一瞬间,然而,我们对人对事对物最核心的爱其实从未改变,也无法改变。

三是对现场感的强烈期待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解自己是一生的功课。在没有觉察的情况下,所有的日子都没有本质的差别,有一句话:有些人虽然有75岁,但其实在25岁就死了,只是一直没有埋。如果没有了感受,每个日子就是起床,工作,吃饭和睡觉的标准化流程。正是有了感受,生活才有了别样的意义,才有了不同个体对日子的不同体会和理解。艺术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加深刻、更加细腻和更加美好的感受。当对艺术的习得越深入,人们对艺术的感知力会越细致,就会更加期待现场感带给自己的震撼和感悟。话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融合了多种艺术手法,包括表演、语言、舞蹈和音乐等。这些艺术手法在剧中的相辅相成,使得各自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最重要的是,话剧和生活一样,每一场现场表演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且注定消逝的。我们每个人在世仅且只有一次机会,自己就是自己生活的导演,自己就是主角,我们每天都在演戏,但很少有人能够演自己,极少人能够到达马斯洛金字塔的自我实现境界。更多的人其实在扮演别人尤其是父母希望我们成为的角色,于是,我们常常正在过别人的人生的强烈失落感和沮丧感。为人一生,时光如此短暂,以至于每个人都如此强烈的希望找到看见,找到懂得,找到共鸣,找到回声。话剧于我,到现场观赏,确实能够让我放松身心,徜徉在艺术的海洋里。

话剧不仅是表达,更是一种治疗方法。其实,记录又何尝不是呢?愿假以时日,不断精进,有更加细腻的情感,更加精准的描述,以勾勒这仅有一次的磅礴辉煌、秀丽明亮的人生画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剧《守岁》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