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缅族第一帝国---元明三宣六慰?
小武问道:“那么缅甸三大帝的情况,请你给说一说吧?”
八角点了点头,捋须道:“先说第一个吧,首先是阿奴律陀---他建立了蒲甘王朝。蒲甘城在伊洛瓦底江中游岸边,原本骠族人控制全局,也从这里奴役着缅族人。唐朝时候正好骠族人被南诏击垮,于是籍此良机,缅族人接管了蒲甘城(Pagan),并以此为中心建立王国,逐渐兴盛了起来。”
“传到第九代国王阿奴律陀之时,蒲甘国越来越大。缅族人不但接管了骠国的西大半地区(东小半地区被掸族人接管),收并了骠族人;再南打勃固城(Bago)、直通城(Thaton),征服了孟族人区域;然后又西征若开(Arakan),地盘急剧扩大。在蒲甘王国的东面,为了防御掸族人入侵,阿奴律陀还分散建立了80余个堡垒,形成北至八莫(Bhamo)南至东吁(Taungoo)的漫长防线。”
图表11缅甸蒲甘王朝疆域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点了点头,道:“既然被称为大帝,阿奴律陀肯定是武功了得,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杀人如麻、四面开花。”
八角捋须笑道:“不过,阿奴律陀也有其独特的地方---就是笃信佛教,因此也被称誉为缅甸的‘阿育王’。他任用了一个国师名叫‘阿罗汉’,开始了缅甸的宗教改革---而且是永久性的、不可逆的改革。”
“之前缅甸盛行阿利教(鼓吹万物有灵与大乘佛教相混合),有不少堕落教规,又干涉世俗政治,并且僧侣享有‘初夜权’等,让有识之士非常不满。阿奴律陀改信了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还将之定为国教,并在全国积极推广。”
“其后,阿奴律陀大规模使用战象作为军队主力,并以求取‘三藏真经’为由,南下围攻直通城。待城破后,他俘虏了3万余孟族僧俗带回蒲甘,并将三藏真经和各种珍宝用32头白象驼走。”
小武讶道:“原来除了天竺以外,下缅甸的孟族人那里也保有‘三藏真经’?而且可以靠武力来‘取经’?”
八角点了点头,笑道:“阿奴律陀又派人到锡兰(斯里兰卡)迎来佛牙和圣物,同时再求得锡兰版保存的‘三藏真经’---与直通王国的藏本进行比对,然后再刊印官方版本。”
“最终出版的、以巴利语为基础的《巴利三藏》是上座部佛教的正宗经典,同多数使用梵文撰写的大乘佛教经典的差别很大。与此同时,阿奴律陀号令在全国广建佛塔,通过小乘佛教的手段使各地人民逐渐归顺于他。”
小武连连点头,道:“看来阿奴律陀是真懂宗教的---如果认同‘万物有灵’的话,就意味着‘多神’,也就会导致人民不齐心。”
八角微微一笑,道:“缅甸人记载阿奴律陀与南诏和掸族也打过一些交道,但是没有太多结果。后来阿奴律陀的死因,似乎是打猎过程中被野牛所撞而死,倒是十分奇怪。但这有可能是史书里隐晦的说法,因为他的仇人实在很多,趁其打猎的机会进行报复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孟族人报仇的可能性最大。”
“此后,蒲甘王朝维持了200余年。到了元朝时期,云南成为兀良合台(速不台之子)的世袭领地,于是蒲甘王朝面临的威胁陡然强大了起来。不过兀良合台只得空去扫荡了安南,随即便攻打南宋去了。其后在1277年,云南的蒙古军队开始进攻蒲甘王朝,在孟养邦(江头城)发生了著名的牙嵩延之役。”
小武兴奋道:“缅族人应该打不过蒙古军队吧?”
八角摇了摇头道:“牙嵩延之役着实有些奇怪,中国和缅甸的记载中,都说己方是胜利者。另外,马可波罗在游记里也提到了这场战役,但也是语焉不详。在我看来,这场战役双方应该是不分胜负---原因是几方面的。”
“首先,缅甸军的数量是蒙古军的数倍,并且拥有强大的象军,进攻势头很猛。而蒙古军依然以马军为主,不过他们也熟悉大象(在云南有不少),于是在充分利用森林的掩护下,撤退时可以用专门箭只射伤大象,进行防守反击,因而缅甸军也只能撤退。”
小武眼珠连转,皱眉道:“这么说来,牙嵩延战场其实是蒙古人所选择的?”
八角点了点头,道:“不错。其次,当时伐缅蒙古军的首领并不是兀良哈•阿术(兀良合台之子)。虽然兀良合台已死,云南已是阿术的封地,但当时他还在攻打南宋,没办法分身进攻缅甸。”
“阿术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一辈子不知道征讨了多少地方,生平从未吃过败仗,就连南宋坚守二十余年的襄阳城也是被他最后攻克的。第一次伐缅的云南军应该只是他的部下,并且还不属于主力,见到缅军实力强大,也就见好就收。”
小武大惊道:“原来襄阳城竟是被云南王阿术攻克的?!”
八角点头捋须道:“不过在南宋灭亡之后,阿术又奉了忽必烈的命令,掉头进攻察合台汗国,结果病死于西征途中,完成了他战斗一生的宿命。”
“1283年,云南的元军卷土重来,从大理出发、再次入缅进攻蒲甘王朝。这一次就不同于6年前在牙嵩延的遭遇战了。由于此时南宋已经灭亡、察合台汗国早已龟缩,元军的实力和士气都是大增,故一路进击、无法阻挡。”
“缅人步步后退,前后抵抗了4年,直到1287年被也先帖木儿(忽必烈之孙、新的云南王)和汉将张万等人领兵打破了蒲甘城。从此,投降的蒲甘王室就被降级为土司,基本上成为了元朝的傀儡。”
图表12元缅(蒲甘朝)两次战争的时间地点
【第一次:1277-1278年;第二次:1283-1287年】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先点头、又惊讶道:“投降后还能当土司?元朝没有彻底灭了他们?”
八角微笑点头道:“你要是了解百濮的情况就知道了,消灭某一个政权是根本没有用的。这只会便宜另一股势力,趁机接管这个政权。例如骠族倒了,缅族升起;缅族倒了,掸族升起。南诏倒了,大理升起---大致如是而已。”
小武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倒是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方法是对路的,留下他来帮助自己管理南蛮。不然的话,只要蜀汉军队一撤,西南必定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孟获。除非中央政府能够永不撤军,不然还得依靠当地土司的力量。”
八角点了点头,道:“不错,忽必烈也一直都是用这种方法来管理云南、缅甸的,因为根本不会在那里驻军很多。当年他灭了大理国之后,还是让大理段氏继续当云南总管,降级当个土司罢了。至于元军的主力,还是要调到别的地方去继续打仗的,当地还是交给土司管理比较划算。”
小武连连点头,道:“正是!所以,缅人的政权就变成了蒲甘土司……”
八角捋须道:“百濮地区的土司,对于历朝历代的统治都十分重要。其中还特有一些名门,如:思罕刀、左那木,等等。这些家族姓氏都要记住,每一个家族的历史都能写好几本书。在中国大西南和外西南的历史中,始终有着他们忽隐忽现的影子。”
说着,八角伸手又从书桌上纸堆中,抽出一张百濮土司名门表格,指给小武看。小武这才明白,八角口中所说的,思、罕、刀、左、那、木,是六个著名的土司家族姓氏。只是前三个都是傣族人,在外西南为主;后三个是彝族和纳西族人,都在云南。
图表13百濮土司名门(元明清时期)
小武嘴里记诵道:“思罕刀、左那木,好的,我记住了。”一边又好奇道:“但是其中这些傣族的土司,为何领地大多不在云南呢?”
八角微笑捋须道:“中南半岛的历史,最离不开的一个民族,就是傣族。他们原本是中国人,然而又不尽然。如今,在傣族起源的西双版纳地区,云南的傣族人只有120余万;可是在全世界,傣族人却有6800余万,数量十分惊人。”
小武大惊道:“原来傣族人绝大多数都迁走了!都迁去泰国了,对吧?”
八角摇了摇头,道:“迁去哪里的都有,然而在不同的国家里,这个民族的名字都不一样---在泰国,他们叫泰族;在老挝,他们叫佬族;在缅甸,他们叫掸族;在印度外东北,他们叫阿萨姆族。”
小武回想了一下之前对印度外东北的学习,倒还有些印象,于是缓了一口气道:“有点想起来了。只是没想到,缅甸所说的掸族人,原来也是傣族人。”
八角点了点头,道:“不错。在蒲甘朝这个缅族第一帝国倒台以后,不出所料,掸族土司开始大规模兴起,并接管了上缅甸地盘。其中有著名的掸族三兄弟,夺权造反、推翻了蒲甘国主,并且击退了前来干涉的元朝大军。他们在缅甸中部建立了数个小国,然而又被后人合并成为一国,以阿瓦(Ava)为都建立了阿瓦王朝。”
“由于看到了掸族人的力量,并且收受了一些贿赂,元朝遂也承认阿瓦王朝为缅中地区的正统,发给了官印。于是缅甸各处纷纷自立,下缅甸的孟族在勃固一带复国成功,若开王国也翻身再起。不过,对于阿瓦城(曼德勒)以南的地区,元朝基本上不太搭理。”
小武看了一会儿后蒲甘时代、中南半岛‘群雄并起’的地图,突然想起一事,笑道:“我记得元朝好像还远征过‘八百媳妇’国呐,那是在哪里呢?这个名字也太过特殊了---据说当地土酋首领有八百个老婆,还有八百个营寨,每人分管一寨。所以我记得!”
图表14后蒲甘时期的中南半岛
图片来自互联网
八角笑指着地图道:“‘八百媳妇’,就是此图中的兰纳国(Lan Na),或者叫兰纳泰。但元朝只是‘策划’要征讨这里而已,实际上军队刚到贵州就因为内部原因而放弃了。如今这里是泰国北部的清迈、清莱地区---明朝时称清迈为‘八百大甸’,称清莱为‘八百者乃’,又将两者合并为‘八百大甸宣慰司’。”
小武讶道:“原来明朝竟也管理到了这里?这是所谓的‘三宣六慰’之一吗?”
八角点了点头,道:“‘三宣’是指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六慰’是指车里宣慰司、缅甸军民宣慰使司、孟养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老挝宣慰司。八百大甸确实是其中之一,而且还是最远的一个宣慰司。”
“不过,三宣六慰中最重要的一个是缅甸宣慰司(全名缅甸军民宣慰使司)---即阿瓦王朝。这是明朝的羁縻制度,也延续了元朝的做法---世袭首领既是当地的国王,又由中央册封官位、赏赐官印。”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宣慰司是车里宣慰司,管辖的是西双版纳地区,延续了元朝的彻里(车里)军民总管府。在云南的最南端,从版纳地区开始分界,元朝人将湄公河以西地区称为大彻里,湄公河以东地区称为小彻里。”
小武兴奋道:“这到底是什么情况?明朝一直管辖到了印度洋海岸?”
八角捋了捋胡须,点头道:“详细点说,明朝对中南半岛的管理全由云南一省负责。而云南布政司所辖又分为内外两种---行政上的‘内’,指的是直辖式管理的29个府、州、司;行政上的‘外’,指的是羁縻式管理的17个府、州、司。贡品则全由云南镇守太监掌握。”
八角又翻出一张明永乐时期的百濮管理分布图,道:“其实永乐时期被云南省管理的外夷地区数量,要比所谓的‘三宣六慰’多一倍都不止,还有孟定府、孟艮府、镇康州、湾甸州、大侯州、威远州、芒市御夷长官司、钮兀御夷长官司等等。”
“你看看这张地图就明白了。这些所谓的外夷司里面还不包括越南地区,因为在永乐时期安南已被明朝吞并---改为直辖管理的交趾承宣布政司。”
图表15明永乐时期百濮管辖图
【缅、泰、寮及云南部分】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仔细看了百濮管辖图好半天,方才重重点头道:“真的是有那么多宣抚司、宣慰司呀!看来明朝那些年,云南一直在管理缅甸主体、泰北、寮北的广大区域呀!真是不容易哦!但是为啥还有‘三宣六慰’这个说法呢?是他们比较重要吗?”
八角笑了笑道:“‘三宣六慰’是万历初年的说法,当时明朝在外西南的羁縻势力已经大幅缩水。云南的外围只剩下了三宣六慰,再往后退就会失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