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我也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考研。彼时的我还没有经受过什么重大失败和人生挫折,眼高于顶,一门心思要考北师大。后来3分之差无缘复试,沮丧了很久,不止一次地后悔,如果当时第一道简答题“谈谈你对‘诗庄词媚’的看法”不浪费那么多时间,也许后面那道30分的论述题不至于只来得及写一段。
事后想,“诗庄词媚”这道题怎么答比较好呢?其实,可以先说这种观念的由来、内涵,然后给出一个自己是否同意它的判断,然后举一些具体的诗词作品作为例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奈何当时太慌了,思路不清,答得枝枝蔓蔓。
今年四月份“读客”推出了一本由陈磊带领的半小时漫画团队创作的《半小时漫画宋词》,这本书将“词”这种文体从诞生之初到北宋时期的繁荣阶段的历史,以漫画加人物故事和知识讲解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语言风趣幽默,段子频出,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切实地了解:“词”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文体;它的发展历程中曾出现了哪些做出过建设性贡献的词坛名家;他们在诗词创作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做支撑;他们各自的创作风格怎么样、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如此突出重点、内容综合的词史大盘点,我第一次翻阅就想起了那道“诗庄词媚”的题。
就是这样,词到底什么风格,“词媚”的说法成不成立,就是要一一例数,“盘”过才知道。
1.“词”的诞生记:花间派奠定了“婉约”的风格正统
当我们要认识和了解一样事物,想知道它有什么样的特点,一个好办法就是追溯到它的诞生,看看它最初是什么样子,先天具有什么样的属性。以这种方式来研究词,一定绕不过文学史上首部文人词集《花间集》。
在这本《半小时漫画宋词》中,作者用了一章的篇幅来介绍词的诞生历史,重点介绍了“燕乐”这种新的音乐类型的产生对于词体诞生的关键性作用,而后又列举出了一系列对于词体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著名词人,使读者对词的产生和发展有初步的了解。
实际上,“词”这种文体,诞生之初最先是在民间流行的,也就是说,那时候的词的作者多来自民间,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早期民间词称为“敦煌曲子词”,收集在词集《云谣杂曲子》中。
后来,到了晚唐五代时期,一批文人开始投入到词的创作中来。在西蜀,以温庭筠和韦庄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把创作视野转向裙裾脂粉,花柳风月,写女性的姿色和生活情状,特别是女性的内心生活。言情不离伤春伤别,场景无非洞房密室、歌宴酒席、芳园曲径。在词作的艺术特点上表现为文采繁华,轻柔艳丽,崇尚雕饰,追求婉媚,充溢着脂香腻粉的气味。
后来,由赵崇祚把这些晚唐五代时期词人创作的词编辑成册,取名《花间集》。这本词集一共收录了18位诗客的曲子词共500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
这就意味着,这部词集的里的词作为后来的词人提供了创作范本,初步奠定了“婉约”词的正统地位。后来的词大都沿着这样的创作方向继续发展,创造了一大批千古流传的经典词作名篇。比如说柳永创作的缠绵凄美的《雨霖铃》、晏殊语言典雅秀洁如珠玉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欧阳修写下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晏几道和秦观的“伤心人的伤心词”,以及后来的词坛才女李清照的绝大部分词作。
可以说,“词媚”的观点确实可以概括词诞生之初的文体风格,甚至也兼容后来宋词中的大部分作品。
2.“豪放词”的产生打破了独尊“婉约”的词坛局面
随着词体创作在文人间的盛行,词这种文体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内涵也越来越广泛,阅历丰富的词人开始把词引向表现个人生活和内心世界的领域,由此出现了一系列风格大异于婉约词的新的词体类型。
《半小时漫画宋词》中,作者共用了八篇专章介绍八位重要词人,其中包括了晚唐五代时期的温庭筠、李煜,以及北宋时期的柳永、晏殊、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以及苏轼。可以看到,这八位著名词人中,绝大多数都以婉约词闻名于世,但其中有三位词人比较特殊,他们的代表作品表现出境界阔大、气势雄豪的风格特征,这三个人就是范仲淹、王安石和苏轼。
范仲淹曾有过一段驻守边疆的经历。作为一个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文官,范仲淹曾带兵平定过西夏的挑起的战乱。著名的《渔家傲·秋思》就是这一时期写的: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描写了萧瑟凄然的边塞风光和战士们艰苦的戍边生活,这种沉郁苍凉的风格后来成为了豪放词的滥觞。
王安石的词仅存29首,但是其中的开创性意义却不容忽视。他的词同样摆脱了五代以来的柔靡婉媚,具有一定的历史纵深感和现实反思意义。
苏轼则更可以说是词史上的一个变数。继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将词的表现范围从闺阁宫闱拓展到塞外军营,苏轼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新的词体风格。
具体说来,他开始破天荒地用词来表现怀古咏史的深邃情感,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在雄奇壮阔的自然景观中注入深沉的历史感慨和生命感怀;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则寄托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此外,苏轼还有一部分词表现自己顽强乐观的人生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背后透露出的是苏轼独有的旷达心胸,我们熟悉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是这类词的代表。
词到了苏轼这里,表现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他在“婉约词”派以外另立“豪放”一派,词从此突破了“艳科”传统,变成一种兼容刚柔、可庄可媚的文体,词史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苏轼之后,豪放词与婉约词平分秋色,出现了一大批沿着苏轼开拓的方向大力深耕的优秀词人,比如南宋时期的辛弃疾,甚至也影响了清代词人陈维崧。
这些词人用自己的作品向我们证明了,描写重大题材和严肃的崇高情感不是诗的专利,词一样可以做到。这样就大大丰富了词的表现范围和表现功能,从客观上提高了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使“诗庄词媚”成为一种“过时”的片面假说。
3、一个反思:对“诗庄词媚”的求证只是进入《半小时漫画宋词》的路径之一
那次考研失败的经历让我至今耿耿于怀,乃至于后来在看到跟唐诗宋词有关的文章书籍都会想到那道“诗庄词媚”的题,想通过阅读形成一个更完善的答案。
其实《半小时漫画宋词》的行文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比如语言风趣幽默、漫画具有现代感、偏重于介绍词人的生平经历等等。因此,不同的读者阅读这本书,一定会有不同的收获。
比如说,我们也可以通过寻找不同词人对于词体发展所做出的不同贡献来整理出一条关于词体发展过程的线索,由此来从更宏观的角度观察“词”这种文体在晚唐五代到北宋时期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历程。
我们还可以对比词人的人生经历、政治生活与他们的词作风格之间的关系,来研究某类人是否一定会写出某类词,就像欧阳修提出观点说诗词“穷而后工”,意思是越是潦倒失意的词人越能写出精工深邃的作品,这种说法是对的吗?比如说词人晏殊,一辈子官运亨通,曾官至宰相,他写的词却也典雅秀洁,工整而富有哲理,这算不算是一个例外?
带着这样的问题来阅读这本内容丰富却也略显繁杂的书籍,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
通过这次带着问题读《半小时漫画宋词》,我发现了阅读同类书籍的一个技巧,那就是在阅读之前给自己提一个比较宏观的综合性强的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去书中找答案,让“求解”贯穿阅读过程的始终。
因为这种以某种共有元素串联起散碎单元的书籍(比如这本书就是以“词人”身份为共有元素,串联起各个词人的相关经历和作品),内容相对丰富杂芜,如果没有一条一以贯之的线索,在读的过程中就很容易迷失在一些细枝末节上,而不能形成一个系统而完整的印象,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对这本书的印象会越来越浅,最终无法让自己从书中受益。
结语:
关于“词是什么”,“词有什么样的风格”这样的问题,当然不是我们仅通过阅读几首词就能得出结论的。因为词史浩荡,名家辈出,经典作品浩如烟海。而如果你希望真正对词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当然要沉入词的发展历史中去,阅读一些诸如《半小时漫画宋词》这样的史类作品,一一细数词史中的大家名篇,仔细体会和总结,最终形成自己的答案。
这才是一种合理的求知态度,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阅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