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三期,刊登了汪庭国老师的一篇文章《“我”手写“我”心——浅谈高中个性化作文教学》,受汪老师观点的启发,笔者也有想谈点关于“高中个性化作文教学”方面的体会。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由此可见,凡是一个人发出的声音,写成的文章,就是自己的,独一无二;即使是模仿,还是烙上了自己的印记,有自己固有的特征。
“个性”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解释如下:“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个性化”就一定是“个体固有”的,某人穿衣有休闲个性,某人说话有幽默个性,某人做事有干练个性。……写文章有个性,往往形成独特风格。同为诗人,李白飘逸洒脱,杜甫沉郁顿挫,李商隐则隐晦迷离。他们的风格是后人根据其所写的诗歌总结出来的特点,比较固定的。中午学校吃饭时间到了,老师们三三两两地到食堂去,吃完饭又陆续出来,路上碰到往食堂走的同事,会打声招呼——“吃饭去”,虽然信息只有一个,但是却从不同个体发出的,附着不同的意思。其中某个老师打的招呼不是“吃饭去”这句,而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句俗语在普通从众的“吃饭去”里,显得独特,有自己的说话风格,不从众。
那么“个性”跟“从众”概念有何联系呢?
“从众”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if !supportFootnotes][i][endif]曾经有人就用最简洁的“吃饭去”跟你打过招呼,你也会在下次用同样的招呼问候他;三三两两的同事中有人就用“吃饭去”打招呼,你感觉既简单又不突显,所以也随着“小团队”一致了。当平时学生的用自我的思维和风格来写作,但是这种写作在考试中屡屡不被看好,那么,这些学生还能坚持自己的“独特”的思维和风格吗?这时候,教师会告诫他这样的风格不适合考试阅卷人的“口味”;学生也会查找原因阅读一些考场高分作文或关于考场如何得高分的招数的书籍。不久,学生会模仿,还会改变,一直将自己的作文打磨成在考场能得高分的作文。当然,这个过程,学生会放弃一些“自我的”“独特的”东西,而学会了一些应试作文的规则、套路或者所谓的“亮点”。这种“从众”行为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这种“从众”行为,让学生的作文中缺失对生活细致的观察深刻的思考,缺少自我真情实感的表述,多了迎合考试评分中诸如“思想积极向上”等规则的假、大、空的言语,多了适合考试阅卷人迅速而不深入的判卷特点的矫情做作堆砌华丽辞藻的情形。不知道这种“从众”行为,何时是一个尽头。
“从众”中的“顺从”,是靠外在力量而表现出的从众行为,我们之所以要顺从,主要是为了得到奖励或避免惩罚。[if !supportFootnotes][ii][endif]学生在自己随笔中,自我发挥,水平往往比考场作文有内涵有灵性,这个事情很多老师都有体会。为何在考场上的作文就显得平平呢?学生要顺从一些条条框框,尽管是学生一百个不愿意的。这些“外在力量”所形成的条条框框可以归纳以下:高考的评价体制;高考阅卷的局限;高考统一的命题体制;教师意识不到位,水平有限;写作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写作重形式轻内容的“八股式”或“骈体文”式倾向;学生作文的评价形式单一等等。
“从众”中的“接纳”,是指真诚的、内在的从众行为。[if !supportFootnotes][iii][endif]有时我们真的相信群体要求我们所做的事情,我们会与成千上万的人一起喝牛奶,因为我们认为牛奶是有营养的。[if !supportFootnotes][iv][endif]同样,当我们的学生在用他们自我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风格跟阅卷人交流时,他发现他是不合群的,甚至他觉得群体的品味或要求是正确的,于是他们就从内心接纳了这种认识。譬如,高考作文,阅卷人每天的阅卷任务很繁重,“匆匆忙忙”在所难免。学生对高考阅卷情况,自愿接纳作文语言不能太平实的道理,要多用几个成语或诗词,否则引不起足够的炫目;也自愿接纳文中必须营造一两处亮点的要求或类比开头,或比喻开头,或名人名言开头,反正不能简简单单的。
也就是说,学生作文从众心理和行为,并非单一原因,既有“外在的力量”又有“内在的动力”。据此,如何引导学生写作时保持自己的“个性”呢?
首先,个性化作文里有一个有真情,真正懂生活的“你”。
现在很多学生的作文,没有真情实感,没有生活体验,有的是矫情、虚无、面具、活在真空中的东西,自然语言也是虚假、空洞、夸大的。当一位教师面对这样的作文时,他会开心有成就感吗?绝对不会的。可能还会哀叹血气方刚的学生怎有老态龙钟的心理!
每一个夏天,每年的六月,……他们(莘莘学子)随后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开始我们会怀念在别校就读的昔日同学、朋友。我们会时常聚首,叙旧。而时间就是一杯又一杯毫无滋味的白开水,一点又一点地冲淡着昔日的友谊。渐渐地,不知怎么了,昔日同学的眼光变得不再默契,一层灰障蒙住了我们的双眼,连彼此笑一声,打声招呼,也变得如此尴尬。但是,夏日密码有离别,自然也是会有相逢的。而时间,也会是一杯杯粘合剂,不断地加固、加牢我与新同学之间的友谊,增进我们的感情;渐渐地,我们会打开另一扇门扉,在心里篆刻上崭新的名字。写到这里,不知不觉想起某日想要联系昔日同学聚一聚,昔日的同学们却都因各种原因婉拒的情形。我只有无奈地放下电话,听着那首《栀子花开》,内心突然有好多难以言说的酸楚,不觉竟落下泪来。现在回想这件事,内心平淡了许多,也看到了许多。那一朵朵栀子花,为离别而开,更为相逢而开。唯有珍惜眼前这一份萍水相逢的缘分才是栀子花开放的意义。
这是学生获奖征文《夏的密码》中的一个片段,内容特别能打动我,也能打动评委吧,原因就在于作者抒发了真情实感。作者写着写着“同学友情”,不禁想起某日想聚聚但电话只好“无奈地”被放下,听着歌,“不觉竟落下泪来”。一个男生,好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将自己脆弱、胆怯的一面示于大厅广众之下,这是多么自然而真挚的情感啊! “真话”虽然有时让人很尴尬,但却让读者也不知不觉也回到了那个多愁善感的年龄,回到了那场时好时坏的友谊中去,回忆起了很多同学和往事,引起了共鸣。
这个学生抒发真情的同时,还思考懂得生活的意义。文中对时间的理解——“时间就是一杯又一杯毫无滋味的白开水,一点又一点地冲淡着昔日的友谊”;对友谊的思考——“昔日同学的眼光变得不再默契,一层灰障蒙住了我们的双眼,连彼此笑一声,打声招呼,也变得如此尴尬”“但是,夏日密码有离别,自然也是会有相逢的。……渐渐地,我们会打开另一扇门扉,在心里篆刻上崭新的名字”。这些富有哲理的语言,如果不对生活深入思考,是不会创作出来的。关于“时间”和“友谊”,作者有体会,并思考过。中考后,原来的友谊因为场所的变动和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变得很淡很淡。成也“时间”,败也“时间”,于是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正是作者有真情、真正懂生活,我所说的“懂生活”是真的,不是假装懂,才显出其独特个性和不一般气质。
其次,个性化作文是将简单普通的社会现象作深入全面地思考。
有些阅卷人一看学生议论文中举“李时珍”事例就做呕吐状,顿感面目可憎,此例多么老套陈旧!凡是有这样理解,也跟学生写的内容有关,无非“冒生命危险,采草药,历尽千难万险,最后为后人留下巨著——《本草纲目》”这类泛泛之谈,毫无感情和思考。的确,见到这样毫无自我见解的作文,谁也不会认为学生能写出“个性化”作文! 2011年辽宁卷高考优秀作文《不唯上,只唯实》中,在论述分论点“唯实也是一种胆量与自信”时,举了“李时珍”事例,让老师眼前一亮。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由那三个学生,我想到了明代名医李时珍,他在研究医术时发现有这样的记载:“巴豆性寒,最能泻肚。”李时珍亲自试用,最终发现,巴豆只有在过量服用时才会引起腹泻,少量服用反而会治疗慢性腹泻。“尽信书不如无书”,由此我们看出,李时珍没有轻信前人的权威著作,而是亲自试验,这种敢于质疑与探索的精神是他“唯实”思想的体现,也说明他具有挑战权威的胆量与自信。“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与“胆识”并举再好不过。
个性化作文,并不是很“另类”。这个考生举了李时珍事例,很普遍的,甚至让人觉得是被用烂了的事例;但却用得恰到好处,为何?大家都知道李时珍遍尝各种草药,但就是不知道还有关于“巴豆性寒,最能泻肚”这样的记载。用如此具体的事例,是基于作者对李时珍这个人物的深入了解和思考。当别人只能泛泛而谈时,“你”却能挖掘出素材细微之处,怎能不突显出“你”与别人的不同呢?怎能不视你“个性”十足呢?
因此,个性化作文,不是不合主流思想,而是在寻常中有不同于寻常的观察和思考。
第三,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写作。
学生王路恺在随笔里写道:“《西厢记》中,张生金榜题名,与崔莺莺喜结连理;如果张生没考上状元会怎样呢?”这一问题很吸引人,让读者迫切想读下去。
王路恺提出的问题,为何有吸引力?原因在于运用了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中重要的环节是质疑,善于提出好问题。苹果下落不知砸到多少人的头上,也没人能够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而牛顿偏偏能提出此定律,关键有常人没有的质疑精神。《西厢记》的结局,大家看了之后皆大欢喜,默默地接受了;但是王路恺偏要提出跟大家不一样的看法,具有个性化特色,是质疑的结果。
阅读写作时,经常质疑,不是难事;前提要经常思考。一开始可能提出的问题,很小儿科,训练久了,就有精辟的问题产生。“提出一个好问题,比解决问题,难得多。”提出问题,有创造性,需动脑筋。
2018年6月,崔永元于社交媒体说出“阴阳合同”一事,4个月后的2018年10月,范冰冰偷税漏税有了处理结果。一时间,整个网络,信息铺天盖地。网民几乎是一边倒,认为“崔永元是勇敢的无畏的冒着生命危险为民除害的英雄”。网友们的评论,是在有风起浪之后的虚构,真实情况并不晓得。《南风窗》作者陈莉莉则如是说:“无论是历史,还是种种事件,我愿意相信的是: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你所知道的也不一定是真相,你所知道的真相也不一样是真相的全部。”读者读了之后,不由得冒出汗来:为何要从众,不能像作者陈莉莉这样冷静思考!
事情往往比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想象到的,要复杂得多。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轻易从众轻易下结论,受伤害的不止一二个人。
信息时代,也是数据和信息泛滥的时代,虚假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民日报》在2018年11月8日发了一篇微信《惊!阿司匹林竟是一个长达40年的错误?先别擅自停药!》,对最近被风传的文章《震惊全球!走下神坛的阿司匹林:长达40年的错误!》质疑,从阿司匹林的入药成分、发明过程和药用作用进行充分论证,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走下神坛的阿司匹林》一文,所列举数据都是真实的,结论却是错误的,造成了公众对于阿司匹林的误解。不是所有预防性使用阿司匹林都是错误的,在这里存在一个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问题。……看到这里,相信聪明的你已经明白了《走下神坛的阿司匹林》错误之处。一定要听医生的话,别耽误病情。
看到这里,我们完全有理由质疑:《人民日报》文章的结论也未必是真的。但你可以选择暂时相信。
第四,个性化作文不是去大家普遍反对的手法或形式,而是引导学生恰当运用。
现在很多阅卷老师反感用“排比”手法,原因是学生写议论文时,为了增加说理的力度,开头用排比引出论点,营造一种气势;中间用排比堆砌事例,以显示内容的丰富;结尾又用排比结束全篇,以形成“豹尾”般的力量。这样滥用排比,阅卷老师没有理由不反感!排比手法,明摆着又增强议论文说理气势的作用,难道,因为阅卷老师反感就不再用了吗?我看韩愈就很会用“排比”,我们不妨跟他学学。如《送孟东野序》中,文章不长,却有多处排比。譬如开头一处: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篇首,提出观点“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然后列举自然界的事例,草木和水,因为风的吹拂,才发出声音的,恰当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接着,用一处排比,水跃水趋水沸,进一步描述出“不平则鸣”的状态,阐释了原因,突出强调,气势宏大。
有些学生运用排比手法,要么跟要阐释的道理,毫无瓜葛,生拉硬塞;要么所用的排比的句子和词组,其意义与上下语境不吻合。这样牵强附会、急功近利的做法还是罢了吧。非但没看出什么个性,反而是累赘,不能因为别人都用,就有从众做法。
总之,个性化作文,正如汪庭国老师所说,以“我”手写“我”心,就好。
W���Ǥ~�H��
[if !supportEndnotes]
[endif]
[if !supportFootnotes][i][endif] [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153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
[if !supportFootnotes][ii][endif] [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153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
[if !supportFootnotes][iii][endif] [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153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
[if !supportFootnotes][iv][endif] [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153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