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生态绿梦,谋村民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作出的重要指示,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建设的宏伟目标,探讨生态保护区的管理制度模式,了解目前生态现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公共治理学院“别树一帜”社会实践队于7月21日下午赴贵州省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并与当地保护区管理站人员开展访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其中有生态系统保护,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善保护制度,而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先行者,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享有“野生动植物基因库”的美誉,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及其栖息地。麻阳河保护区的管理制度模式,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此次实践队伍所要认识与学习的。

    参加本次访谈有:贵州省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龚溪口管理站站长杨正雄、 “别树一帜”社会实践队指导老师刘艳芬以及部分队员。

    在实践队伍对杨站长的采访中,杨站长介绍了以龚溪口管理站为代表的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谈到了麻阳河保护区的优势以及保护区所面临的挑战等。


图为 “别树一帜”社会实践队队员对杨站长的采访

      龚溪口管理站的工作有林区资源调查、社区宣传调查、林区照片拍摄以及资料的记录等。同时,龚溪口管理站内设立了公益林管理办公室和林区保护办公室,目前办公室工作人员较少,有四人。在功能划分方面,龚溪口管理站划分了核心区和缓冲区。杨站长除了介绍龚溪口管理站的基本情况,也简单介绍了麻阳河保护区里的凉桥管理站基本情况。但凉桥管理站在功能区划分方面比较齐全,有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另外,两个管理站分布的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数量黑叶猴数量差不多,只是龚溪口的黑叶猴与人接触较少。


图为龚溪口管理站站长杨正雄

        作为麻阳河保护区的重要站点,龚溪口管理站也承担着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的职责。保护区内最主要的野生动物就是黑叶猴,在黑叶猴的观察研究方面,杨站长认为麻阳河保护区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它们的野性,尽量减少人为干预,使其更贴近自然,相比有些保护区饲养的动物,这样的黑叶猴更具有研究价值。除此之外,麻阳河保护区森林覆盖率在政府的退耕还林政策和护林员的努力下一直在提高,杨站长认为这也是麻阳河保护区的一个优势。

      绿色生态建设取得成果的同时,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与自然保护的矛盾是难以避免的。杨站长指出,当地一些产业是村民的收入来源,但是麻阳河被划成保护区后,龚溪口当地成为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村民的产业收入因核心区的政策制度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同时社区建设被保护区各种条件限制所影响,加上政府对这一方面不够重视,造成农村社区发展缓慢。

        政府对于当地贫困的农村地区,一直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但是仍存在部分问题。杨站长描述政策下村民搬迁的现状,虽然当地县政府比较重视易地扶贫搬迁的工作,出资补贴搬迁的村民,试图鼓励居住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的村民搬迁出去,但是当地居民较多,且是土生土长的原著居民,他们当中老人占了一部分,在保护区建立之前,已经在保护区生活多年,习惯了当地的生活方式,导致大部分当地居民不愿意从保护区搬迁出去。

      杨站长认为,想助推当地农村的发展,要靠生态旅游。为此,近两年,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旅游开发公司协商,定下基本框架协议,计划在凉桥当地发展生态旅游。

      实践队伍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对杨站长进行访谈,对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制度建设现状寻踪觅源,寻找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对其制度进行优化,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图文:“别树一帜”社会实践队

                            编辑:小秀

你可能感兴趣的:(追生态绿梦,谋村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