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的分析》读书笔记


其一,内在决定和影响着外在。在科胡特看来,内在的型构或结构是自恋,包括夸大自体与理想化的双亲影像,两者是古老的自恋型构。夸大自体说“我是完美的”,表现为全知全能的夸大幻想,渴望无限的能力及自己的存在被看见、被赞美的表现癖自恋。理想化的双亲影像则说“你是完美的,而我是你的一部分”,因此致力于与全知全能者的结合,从而获得完美的感受。

  其二,内在来源于外在。科胡特假设自恋的经验来自婴儿的极乐状态。在遭遇现实的局限使之进入失乐园之后,儿童便以上述夸大自体及理想化双亲影像弥补丧失,重返伊甸园。又经由恰当的挫折,将之一点一点逐渐内化,心灵就如此在得而复失和失而复得中愈益丰富、稳定。

引自 自序

分享

    1、在理想化的双亲影像的领域里,下列治疗结果是经由这自恋结构与自我和超我功能的整合而获得。

    a、当理想化双亲影像的早期前俄狄浦斯的(仍然原始的)特征逐渐消失时,它们是在中和的形式里被内化,并成为基本的自我驱力控制与驱力疏通的一部分。换个不同的说法,个案的精神逐渐地(且静静地)接管中和、驱力控制,与驱力疏通的功能,这些功能只有当个案感觉到与理想化的分析师融合,并产生依恋时,才得以实行操作的。

b、当理想化双亲影像的晚期前俄狄浦斯与俄狄浦斯的(现在更高度分化了)特征消失时,它们被内化并储存在超我里,导致对这精神结构的理想化,因而强化了以它为载的价值与标准。换句话说,个案功能中的超我增强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内在领导、规范,与令人振奋的赞同来源,并在自我整合与自恋恒定状态领域里提供益处,而这自恋恒定状态是只能在当个案觉得与理想化了的分析师连结,且觉得被这分析师所回应时,个案才真正可及的。

2、在夸大自体的领域里,下面的治疗结果是经由这自恋结构的两个主要特征与逐渐的自我功能整合而获得

a、婴儿化的夸大逐渐建立固定在人格的企图心与目标里,不只导致成熟奋斗的活力,也导致维持一种有权利成功的正向感受。在最佳环境下,这种“征服者的感受”。

5)会是一种完全驯服、而却仍然活跃的早先婴儿化的唯我绝对论的精神衍生物。

b、原始的表现癖力比多再次以一种逐渐被控制了的(即中和了的)形式,通过粗糙的展现直接满足逐步从婴儿化目标中撤回,并代之以注入成人人格的适应现实,以及有社会意义的活动。先前引发羞耻的暴露欲,因而成为一种在个案的活动和成功里的自尊和自我协调的享乐的主要来源。

    3、虽然自恋移情的修通,必须被视为是一种整体人格的获得,但它仍附带伴随发生原始自恋情势的治疗式激活。它也导致许多高价值的社会文化特质(诸如共情、创造力、幽默和智慧)的获得,这些特质确实已被移离它们的原来位置很远,以至于对于那些精神的最成熟层面而言,它们似乎有着完全自主的性质。在对于这个研究的剩余部分里,我将评论这四个特质,因为了解它们的角色与功能、它们的阻碍或困扰,以及它们在治疗过程里的浮现,对于自恋型人格障碍分析里的治疗目标评估,起到关键作用。

引自 第十二章 自恋型人格分析中的一些治疗转化………………… 230

分享

    如果让个案得以体验到分析的现实的核心功能有了障碍时,那么既能采用教育方式(解释),也不能采用说服(道德压力)方式,而是应该容许这缺陷自由地开展,以便能进行对它的分析。换句话说,如果个案的(前意识)自体被灌注得很差,那么他关于或多或少自然的去建立分析情境的困难本身,可能成为分析工作的最核心议题。但如果个案无能力耐受当下现实的去灌注和无能力接受分析情境的模糊性被分析师这边的道德框架审视,且被说服和忠告训诚来回应,或者被种现实或道德的主张所回应,那么个案这个重要而核心的精神病理,将被从分析的焦点移开。

引自 第八章 关于自恋移情的一般性陈述…………………………… 159

分享

共情经常被视为是直觉的等同物,导致建立了下面两者间的一种似有道理的对照;(a)对于他人感受的多愁善感的和主观的(亦即不科学的)直觉式共情反应:和(b)沉稳的和客观的(亦即科学的)科学数据评估。

引自 第十二章 自恋型人格分析中的一些治疗转化………………… 230

分享

    在分析开始时的某些症状行为会让分析师以为是来自超我的缺陷,事实上这可能就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表现。个案无法清楚知道自体影像的潜在困扰,因而无法将它沟通给分析师,个案可能以说谎,或隐瞒某些经济状况,或以其它某些似乎欺瞒的行为作为分析的开始。分析师必须既不点破这行动化的最初沟通,也不藉由责备或积极的介入来做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分析师所必须做的只有点出其发生一一但不是以一种责备的口气去“面对”( confront)个案如果必要的话,讨论其现实方面的问题,且强调他仍不确定是否它有任何隐含的重要性;而如果不是不要的,它的重要性又会是什么。任何将症状行为看作完全是一种现实行动的积极介入,可能会将个案最核心的困扰由分析工作的焦点挪走,因为个案最初将以愤怒、背叛和稍后的顺从来回应分析师的责备简而言之,被分析者的自我里将有所改变,不会有潜藏病态的自恋结构的激活。因为个案仍未准备好回应这些最初的症状行为,也因为分析师对其活动的面质惊吓到被分析者,分析师可能犯的这暂时错误如果稍后可返回最初发生处,并回溯的通过它,那么将不会有永远的伤害。然而,如果分析师的过度现实化或道德化反应被一理论信念的系统所支撑,也就是说,把分析态度放在一旁是适当地,而相对地认为个案“真的不诚实”、“真的缺乏整合性”或“真的缺乏对于治疗的允诺”,那么通往更深自恋困扰的分析可能确实会被阻塞。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体的分析》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