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的语法》读书笔记

镜头的语法

第一章 镜头及如何取景

1.1景别及应用

大远景:新场景的定场镜头,视角很大,大幅展现电影空间的环境。大远景镜头中的人像都非常小,以至于细节都无法辨认。

全远景:人物形象更加清晰,可以看到服装的细节。可作为角色朝摄像机运动的定场镜头。

远景:通常被认为是“全身”镜头,人物的性别、服饰、运动和大体的面目表情都一目了然。

中远景:习惯将画面的下边框切到人物的膝盖部,会被称作“牛仔”镜头。人物形象突出,服装、性别和面部表情的细节都清晰可见。表现人物,或许会表现时间。

中景:也叫“腰部镜头”,人物在画面中最为突出,眼睛以及实现方向、服装、发色以及发型都清晰可见。收紧的取景限制了人物手部的运动自由度,要注意避免出画。

中近景:会被成为“两颗纽扣”镜头,取景画面下框线刚好卡到人物的胸部,而且一定在肘关节以上。人物面部表情非常清晰,实现、情绪、发型、发色和妆容都一清二楚。观众通常会去观察画面中演员的面部表情。

特写:也叫“头像”镜头,画面上边框经常切到被摄主体的头发,下边框卡到下巴和肩膀之间的任意之处(取决于服装和发型)。会表现出眼睛中所有的细节信息,并通过演员的眼睛、嘴巴和面部肌肉来传递微妙的情感

大特写:人脸尽可能的占据整个画面同时也展示了眼睛、鼻子、嘴巴的主要特征。这种亲密的镜头将被摄主体的脸部直接呈现给观众,意在表现情绪,如愤怒、恐惧、多情等。

极特写:纯细节镜头,取景只去主体的一部分,如眼睛、嘴巴、耳朵等。可用于记录工作,如医学影片或科学研究。

1.2电影语言是世界通用的。

1.3摄像机的格式决定了画幅的形状。

1.4宽高比描述的是你活动区域的大小,如16:9,4:3等。

第二章 构图的艺术

2.1取景人物的简单法则

(1)头顶留白

指演员头顶和画面上边框之间的空间。一般来说,尽量不要给人物头顶留太多的空间,因为他会浪费银幕空间,而且会与整体构图格格不入。

(2)拍摄方式——主观&客观

主观:直视镜头并对电视观众讲话。

客观:摄像机几乎总是观察者,而不是直接参与者。演员一般不能直视镜头,甚至不能靠近它。如果演员看了镜头或对着镜头说话,叫做“打破第四堵墙”。

(3)视线留白

我们在画面中留出来的从被摄主体的眼睛到对面画面边缘之间的空白空间。使人物头部占据的左边画面的重量和右边空白部分的重量平衡。

(4)九宫格定律

就是分别从水平和垂直的方向把你的画面分成三等分,一般将人物的眼睛放在交点处。

2.2摄影角度

假设主体在摄影机所构成的球体的中心。

(1)水平摄影角度

正面镜头常用于纪实作品中,也可用于故事片人物向摄影机走来,或是演员在驾驶带引擎罩挂载装置的时直视摄像机。正面整体形象看上去可能平淡而缺乏活力(取决于照明)。

3/4正面,也叫3/4侧视图,是故事片制作中常见角度,可增加画面空间维度。注意一定要把人头和眼睛放在三等分线处,以流出合适的头顶留白和实现留白。

侧面镜头不给观众看眼睛和完整的画面,会产生表里不一、你信任、情感断裂或神秘的感觉

(2)垂直摄影角度

一旦把机位提升或下降到演员或动作之上,就会出现一个导致权力动态的独特视角。

俯拍镜头:在荧幕上看到的人比较弱小、卑微,或目前处于弱势或被损害的位置。此外,微微俯拍的角度会让演员鼻子和下巴的线条更好看。

仰拍镜头:意味着从这个角度观察到的人或物是非常有存在感的,是高于众生的,或可能在故事里名副其实的占了上风。

2.3双人镜头:带两个人的画面构图

(1)侧面双人镜头

常被用于构建一个场景中两人对话的情景。远景和中景可以比较全面的覆盖两个角色会面时的所有动作。收紧画幅,以压缩空间的方式改变了两人相遇的隐含意义,此时一定要有一个真正合适的理由,或亲密或敌对,不然就会很尬。

(2)直接面向摄影机的双人镜头

这种镜头的取景一定要宽,以容纳两个人肩膀的宽度。若画幅收紧,人物前后重叠,前方位置建立视觉上的“好感”,可以建立一个故事中占主导地位的角色。

(3)过肩双人镜头

允许观众把注意力放在那个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脸上。它在得到更多面部细节的同时要放弃好的构图的风险,毕竟观众不会对一角模糊的后脑勺感兴趣。

第三章 构图进阶

3.1第三维

摄像机只有一个眼睛——镜头,无法像人眼拍摄出三维空间,因此必须制造出三维的错觉。

(1)地平线

地坪线能然观众锁定电影空间和已知空间的关系。能让我们区分上下左右的方向。地平线尽可能保持水平,并与平行于电影或电视的上下边缘。

(2)荷兰角

转动地平线会导致垂直线发生变化,注意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倾斜线要保持画面的平衡。此时角色可能很虚弱或吸食了毒品,或者情况有些非同寻常。

(3)斜线法

用消失点在极远景镜头中为影响创造物理深度。比如插图中用两条斜线代表了延伸的道路。

(4)电影空间的探索:前景、中景、后景

基于离摄像机的远近,将空间分为三个部分:前景、中景、后景。他们跟画幅的边缘一起形成 了电影的三个维度:宽度、高度和深度。

①  前景

前景元素必须强化这个镜头的构图,并且不能遮挡他后面的区域。它用来点缀环境,无论怎样应努力去掉随意和意外的前景元素,因为它们会分散观众对深层次细节的注意。

①  中景

大部分表演在中景里进行,观众可能在这个镜头里获得所有的信息。

②  后景

定义:被拍到的主要表演后面的物理空间就是后景。

③  深度线索

前中后景结合有助于在二维电影画面中营造三维空间感;

一个已知物体的相对大小也会触发深度线索,比如镜头里很小的摩天大楼;

大气,空气中微粒的积累使远处的物体变模糊。

3.2摄像机镜头:构图中的眼睛

镜头可以很简单,但镜头的工作方式、镜头种类和镜头质量相差很大。

(1)变焦镜头

一个镜头可以拍摄所有景别的画面——从广角到长焦。广角的那一端写“W”,长焦那一端写“T”。

固定机位,用变焦镜头从广角到长焦改变取景时,实际上是放大原来广角视图里的一部分。

变焦镜头的数字,单位是mm,小的数字代表广角一端的变焦范围,大的数字代表长焦一端的变焦范围。

鱼眼镜头:短焦距、非常广角的镜头,会扭曲镜头的深度线索并夸大三维空间。

(2)焦点:在画面中引导观众的眼睛

镜头聚焦的东西就是给观众看得的最重要的东西。

在焦点周围的一个区域也有可接受的清晰度,这个区域叫做景深。

(3)变焦vs跟焦点

在镜头的深度中,将焦点从一个距离改变到另一个距离,叫移焦。

目标是在镜头画面中保持聚焦在一个运动的目标上,叫它跟焦点。比如马上的人。

不考虑格式尺寸控制景深的元素

  大景深 小景深

焦距 短(广角) 长(视角窄)

摄影机到拍摄对象的距离 远 近

镜头光圈 小(数字大) 大(数字小)

3.3构图中的光线:似有若无

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计划和执行良好的照明可以成就或毁灭一部电影的视觉成就是非常重要的。

当着手给一个项目设计照明时,应考虑:

A.照明怎样强调和弱化主旋律

B.故事是否需要某种特定的颜色或特性的光线

C.有什么技术可以实现这些照明技术

(1)光作为能量

(2)色温

单位开尔文(K),对视频来说两种主要颜色很重要:微红色和蓝色。色温分别为3200K和5600K。电影照明灯通常3200K,正午日光约5600K。

开氏度数字越低(0-4000),光越红,或越“暖”;

开氏度数字越低(0-5600),光越蓝,或越“冷”。

(3)自然光和人工光

任何一种人造装置产生的光源都可以被称作人工光

(4)光的强度:感光度和曝光

可利用的光线越强,景深就可以越大。(想象白天外景)你不得不缩小光圈挡住过多的可利用光线,从而加深景深;光线越弱,就越需要开大光圈,景深越小。

有目的的利用光线除了可以改变镜头里什么是曝光适度的或不适度的外,还可以改变什么是清晰的或模糊的。

(5)光的性质:硬光vs柔光

漫反射弱的为硬光;漫反射强的为柔光。

硬光用于人脸大多不讨喜,多用于电影中营造恐怖、危险、严酷或神秘的氛围;柔光恰好相反。

(6)对比度

高对比度的影像是一个包含非常亮和非常暗的区域,二者之间 有非常明确的界限影像。

低反差照明方案可以使影像看起来更开阔、友好、明亮,但也会使画面比较平,缺少层次。

(7)基本的人物照明:三点布光法

主光:通常放在摄像机镜头轴线45°(横向和纵向)位置并处于人的头部以上高度。

辅助光:用于控制反差的光源,为主光做阴影补偿。放在与主光轴向对称且与被摄物体同侧的位置。

背景光:在被摄物体背后勾勒出轮廓或作出光环效果的光,并在电影画面中增加深度的错觉。位置在主光的对向。

(8)布景和外景照明

第四章 把镜头放在一起:预想剪辑过程

4.1在一个场景中匹配镜头

镜头相互切换,彼此配合,并需要它们运动流畅、动作匹配,一致性强,这就是用视觉讲述整个故事的方法。如:第二幕的场景5中的第七场下的镜头9。

4.2连续性

从不同的角度,用摄影机设置不同的景别去拍摄所有的表演,叫做选用镜头。目的是确保观众看到完整的情景或所有对话。

就是在不同的摄影机设置之间保持演员的运动、表演和对话的重复一致。

4.3银幕方向的连续性

画幅有助于观众确信所在位置。摄影机占据“第四堵墙”的位置,画幅的上下左右因此都成为 了观众的方向参考。

(1)轴线:银幕方向的基础

电影空间中的每个被拍摄对象都会对处于同一电影空间中的其他被摄对象或物体加以注意。利用这些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即视线——来确认方向轴线。

(2)假想线:180°法则

这条线已经把围绕拍摄主体的假想圆切成了两边都是180°的圆弧。当你先用的新的拍摄角度和选用素材时,摄像机必须在这个180°圆弧内运转才行。

(3)越轴

摄像机放在了轴线的另一侧,从错误的180°圆弧一边拍摄了选用镜头。但如果你有创造性的理由拍摄一组这样的镜头,Just do it!Even if it goes against protocol!

(4)30°定律

当你在180°圆弧里为各种景别寻找拍摄角度时,应理想化的把摄像机沿着半圆移动至少30°。

(5)往复式意向(镜头匹配)

当你用一种景别拍摄场景中的一个角色时,应该给同一场景中的另一个角色相应一致的场景。

(6)视线匹配

视线匹配常涉及一个在画面中孤立的、注意力朝向画面边缘以外的某处的角色。观众会追踪一条从角色眼睛到他们在看的画面边缘的假想线。

重要的是从一个相应有利的位置给第二个镜头取景,以便让观众产生跟角色相互关联的错觉。

期望在一个镜头中建立并再下一个镜头中回馈。

第五章 动态镜头:运动中的演员和摄像机

5.1演员的调度

深入布景或场地的演员调度能增强电影画面的三维错觉。

5.2运动中的摄影机

(1)手持摄影

你对镜头所做的一切都应该是有意为之,选择手持摄影的理由绝不应该是缺乏合适的摄影机,而应该是由你知道故事将会受益于控制得当的手持摄影,他能为作品带来活力。

优点:

①  飞行中容易调整取景

②  营造个人在现场的即时感

③  使镜头充满运动活力

缺点:

①  容易晃的厉害或导致地平线不平

②  难以控制焦点

③  难以跟固定镜头剪辑到一起

④  太主观,可能不适合电影中的中性语态

5.2横摇和俯视摇摄

横摇和俯视摇摄理想上应该从一个静止起幅开始,经过流畅的摄影机运动,以构图出色的静止落幅结束。

5.3用于移动摄影机的设备

(1)三脚架是获得用于剪辑的流畅、水平、稳定镜头的最佳方式。

(2)一个带轮子的移动摄影车,无论是在轨道上还是仅仅在地板上,无论是横移还是推拉,都有助于实现摄影机镜头的流畅滑动。

(3)斯坦尼康设备把最佳品质的平滑移动设备摄影车摄影和简易灵活的手持摄影结合起来。

(4)升降车、吊杆和摄影升降机转臂能让你在很大的范围内上下移动,这给镜头增加了大面积的信息和宏伟的感觉。

第六章 实际操作指南

问:如何成为一名好的摄影师?

答:多拍!

6.1跟演员交流

以他们的关系和方向指挥他们就会比较容易被理解。

6.2拍摄大特写或极特写

应该让 演员知道这个取景实际上有多紧,这能使他们更好的判断在镜头里的活动限制。

6.3保证眼神光

顺着镜头轴线放置的光源有助于画面中产生眼神光。

6.4为适应家庭电视制式而切割画幅

6.5用全方位云台跟拍动作

6.6为剪辑而拍摄重叠动作

(1)表演的连续性

(2)运动速度的匹配

(3)过度重叠动作

每个机位拍摄重叠动作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6.7耗片比

耗片比是在制作过程中所拍摄的影片长度和最终剪成成片给观众看的影片长度之间的比例。

6.8故事板和分镜头表

故事板是标出需要拍摄镜头的取景和构图的图示。

机位图可以是简单的“鸟瞰图”。表明在这个场景中摄影机、演员、照明灯具等安排在在什么位置。

分镜头表通常贴着每个场景的序号标签,并带有单独的字幕以表示每个单独的摄影角度。比如:第一场/A镜/第一条。

6.9永远有一个聚焦点

6.10为前后衔接的镜头留出适当的视线留白

构建会被剪辑到一起的人或物的小景别镜头时,跟随视线的轴线并允许适当的视线留白是非常重要的。

6.11拍摄对话时匹配摄影角度

角色A的过肩中近景与角色B的过肩中近景拍摄角度要对称。为合适的剪辑拍摄匹配的正反打镜头。

6.12把重要的拍摄对象放在画面的上半部

被摄对象被放在较高位置在视觉上更有“分量”或重要性,观众的眼睛是被训练的先看上方。

6.13在作品中注意颜色的选择

戏装或布景的颜色、色系可以在画面创作中扮演主要角色。小心不要把暗色的衣服和暗色的北京放在一起。

6.14注意头顶留白

6.15把喧宾夺主的物体留在镜头之外

尽量保持画面干净,并确保没有分散注意力的物体出现,尤其是在在演员的头部附近。

6.16利用电影空间的深度调度多人镜头

当多人占据画面时,利用电影空间的深度来调度人体。有一个或多个角色的脸不朝向摄像机并不总是令人满意,但所有人的脸都朝一个方向看上去会很别扭、不自然或过于主观。

6.17匹配三人对话中会迷惑剪辑师的镜头

三人对话场景中的双人镜头被剪在一起效果不好。拍摄全部三个角色干净的单人镜头给剪辑师提供更好的选择。

6.18尽量把被摄对象的双眼展示出来

3/4侧面让摄像机镜头能够看到并记录被摄对象的双眼。

6.19注意小景别镜头中视线的方向

要让所涉及的演员视线在他们各自的单人镜头里都能得到匹配。

6.20了解在拍摄时何时以及如何可以变焦

需要注意的是变焦会改变焦距,景深也会随之改变。

把镜头变焦隐藏在横摇或俯仰摇摄中通常是非常重要的,取景和改变焦距同时发生以改变构图和视角。

6.21给推拉镜头提供动机

如果一个物体或角色朝摄影机方向移动,摄影机为了能让这个角色或物体留在画面里而想要拉镜头,即为动机。

6.22安全越轴的方法

6.23拍摄每个镜头时都多留出一点时间

早些开机晚些停机可以确保剪辑时常常需要的额外“补充”素材。拍板镜头将在后期过程中帮助剪辑师识别他们。

6.24让所有的表演都在停机前完成

6.25尽可能轻装简从地拍摄纪录片

6.26拍摄同一场景时谨防连续性陷阱

连续性陷阱经常是布景中或拍摄场地周围随时间变化而电话的物体。

小心那些按时间顺序拍摄时用来暗示时间流逝,但在剪辑时会造成连续性问题的功能性时钟或大表。

6.27利用短焦距镜头隐藏摄像机运动

广角镜头焦距很短,视野更大,画面中被摄物体看起来变小了。故当画面移动或摇晃时,其在广角镜头里移动的相对距离不多,从而看上去很稳定,因此当你需要稳定的手持拍摄时,尽量使用短焦距。

6.28拍摄特写镜头时小心广角镜头(避免产生鱼眼效果)

6.29控制景深

控制景深的变量

①  光:光圈开的越小,能进入摄像机的光线就越少,形成的景深就越大。

②  焦距:广角镜头设置的焦距很短,会有比较大的景深。

③  拍摄距离:当被摄物体远离摄像机时景深增加,当被摄物体离摄像机很近时景深减小。

6.30在镜头的开头打板

第七章 总结

7.1了解规则是打破规则的前提

规则为公平竞争、安群指南和工作惯例服务,并不是所有规则都可以被打破。

7.2拍摄是对剪辑打基础

如果你以需要大量剪辑为代价拍摄了非常完美的单个镜头,那么你实际上是给整部电影帮了很大的倒忙。

7.3镜头应该为整个故事增色

7.4让观众尽可能融入其中

7.5努力做到不突兀

理想的拍摄技巧是摄影机不应该引起观众的注意。如果观众注意到一个镜头,那这个镜头就应该作废。如果有外景拍摄计划,天气却突然变糟,你应该有备选的室内方案来救急。

7.6熟悉设备

7.7熟悉主题

7.8了解灯光情况:自然的和人工的

你职责的一部分就是计划每天可利用太阳光的最佳位置和最佳时间。

7.9研究已有的视觉作品

你的目的不是精确复制那些已有的东西,而是找到在你之前已探索过的奇思妙想和共同主题、方法。

7.10总结

由只具备灵感的技师转变为颇具技巧的高效电影语言沟通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镜头的语法》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