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站学习第13课 求和函数 SUM,SUMIF,SUMIFS 2019.11.15

  求和函数一共有三个:SUM,SUMIF,SUMIFS。

首先来说SUM 函数。其实在之前的课程中,SUM 函数就已经不停的出现了,实在是太常用了。

                                       

    最重要的一个快捷键:【ALT+=】,一定要记住。 今天基本用法、快速行列汇总、小计快速求和都反复出现 【ALT+=】的身影。

多表快速合并(相同区域) 在前面的第11课 认识函数里面 有讲,我就不在这累述了。只是再啰嗦一句,所有表的格式必须是完全一致的。

那如果表格的格式不一致怎么办呢?这就是第5点“”多表快速合并(不同区域)”的内容了。

多表快速合并(不同区域)

步骤一: 鼠标放在A1 单元格(很重要,我自己操作的时候就出错了,点到A2去了)

步骤二:数据---合并计算

                                       


步骤三:添加数据。浏览并选中其他几个表中的数据,一个个添加到“所有引用位置”


                                       

记得一定要勾选“最左列”。然后点确定就OK 了。

累计求和

    这个功能很有趣,在我统计保险的累计年分红时就可以用上了。

                                       

函数的公式很简单,主要是运用了绝对引用让第一行的数字不动.

还有一个进阶的的用法,就是计算收入和支出 的余额。出去旅游时做个简单的记账也是很不错的。

                                       

最后关于合并单元格的计算,这个需要单列一篇来说明原理。我会在周末加餐来说一下。



SUMIF 和SUMIFS

                                       

先展示两个函数的语法:

'=SUMIF(条件区域, 条件,求和区域)

SUMIFS(求和区域, 条件区域1, 条件1,条件区域2, 条件2, ...)])

从英文名可以看出来SUMIFS 这个IF 是复数形式,所以它是代表多条件的。

但是这2个函数的设计有点变态,条件区域和求和区域的位置是相反的。SUMIF 条件区域在前,求和区域在后,而SUMIFS 刚好相反。大家一定要注意。

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条件区域与求和区域必须保持一致的长度。

既然有IF, 那么我们就可以想到用通配符进行模糊查询。我自己做的时候犯一个错误, 忘了对文本A 用双引号。

                                       

隔列查询实在是太有用了,我们销售的报表全部都这样,计划实际计划实际。必须GET 到。

按时间段求和就是引入了一个条件。其实很很简单。今天的作业1 比较类似。

注意的一点是,& 符号的运用,听课一不注意就漏掉了,自己做的时候就出错。

                                       

作业1:& 符号一定不要忘记了。

                                       

最后的作业2 :

刚开始第4题只想到要用2次SUMIF 函数    '=SUMIF(E:E,"吊轴",F:F)+SUMIF(E:E,"拉杆",F:F)。

但是觉得是不是太简单了,怎么得应该只用一个函数或者2个函数嵌套才对呀。各种试,都不对。最后请教了我们公司的EXCEL 高手 终于找到一个答案:'=SUM(SUMIF(E2:E14,{"吊轴";"拉杆"},F2:F14))。 这里用到了数组。

SUMIF(E2:E14,{"吊轴";"拉杆"},F2:F14) 算出来就是的结果是{22,7}. 外面再用了SUM 函数对这2个值求和。

数组的运用还不是很清楚,期待接下来的课程里面进一步学习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E站学习第13课 求和函数 SUM,SUMIF,SUMIFS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