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5

好一个北京:浓郁的市井气凝聚着最真实的人情味儿

《好一个北京》

作者:陈建功 肖复兴 梁衡等

解读:爱萍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还有舌尖品尝到的,无论岁月如何流转,乡味乡情就像被刻上历史的痕迹、任时光兜兜转转也带不走。

为什么京味儿生活令人神往?

打开一本书走进一座城让《好一个北京》来回答你

北京的底色不只有恢弘和繁华,还有胡同里的生活和浓厚的历史记忆。

当你行走在北京胡同里,你能感受到浓烈的北京味道,能找到儿时的回忆,还能能读到中国近代史。

本书集结了陈建功、肖复兴、刘一达、侯磊等26位文艺名家讲述老北京生活日常,在他们意味深长的记述中,那些发生在老北京的京华烟云、古都奥秘、南城旧事、胡同景观、侃爷板爷款爷、炒肝灌肠豆汁儿糖葫芦……无一不尽显出京腔京韵京味儿,呈现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老北京生活图景,展现出时代变迁下北京这座城的风云变幻。

01.豆汁儿

陈建功说:北京的滋味在庙堂之高,也在胡同之深;在官宦之显,也在平民之乐;在历史的沉淀也在当下的开拓;缤纷斑斓,深邃无涯。

在时代面前,唯有人的记忆永不消退。台湾女作家林海音依旧像小英子一样怀念着《城南旧事》中的场景,几十年过去了,当回到北京她依旧像个孩子,第一件事居然跑去喝豆汁,那是老北京的味道。是别的东西无法替代的气息。

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一书里,评述天下美食,可豆汁是不可能缺席的,那是他对故土的一个斩不断理还乱的念头。他颇自信地说:北平城里人没有不嗜豆汁者,能喝豆汁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北平人。甚至对喝豆汁时的配料,也一一加以回忆:“佐以辣咸菜,即棺材板切细丝,加芹菜梗,辣椒丝或末。午后啜三两碗,愈吃愈辣,愈辣愈喝,愈喝愈热,终至大汗淋漓,舌尖麻木而止。”

在他们的心目中,豆汁无形中已成为故乡的象征。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让幼小时喜欢吃的那些东西,蛊惑我们一辈子吧。与其说这是食物的蛊惑,莫如说是乡情的蛊惑。

02.胡同儿

老北京是一场记忆,胡同是一场幸福的牵绊。

一条胡同儿一段历史,一条胡同儿就有一段讲不完的故事,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句吆喝,一声笑骂,全成了故事中动人的文字,洋洋洒洒,跃然纸上。诉说风和雨,以及百年沧桑。北京的胡同里储藏的不仅有历史古物和文化,还有人物和记忆。

在著名文学评论家唐达成看来:“小小的胡同里,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和层次,展现了普通人的具有传统意味的京味文化,它和老北京人一样,透着朴实淳厚的气息。”

正如刘以达说:胡同是北京人的根儿,四合院是北京城的魂儿,凡是在胡同里生活过的人,不能不对胡同产生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怀,当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告别胡同,我觉得应该要把它写出来,让胡同文化的根儿长久地延伸下去。”

胡同承载着人们的记忆和独特的文脉传承,还有古都皇城的人文精神和深邃的历史情怀。

03.四合院儿

当你置身北京城,漫步在南罗鼓巷一带,你会发现那或直或曲或宽或窄、排列在胡同两侧的古香古色的街门,以及大小不等装饰各异的门当户对,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线。这里也是北京四合院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

当时,元朝定都北京,忽必烈用街巷的方式规划了北京城。建造居民区以胡同为肌理,排列在两条胡同之间的就是四合院。即在东、西、南、北四面盖房子,形成一个院子。看似简单,入住之后方觉其乐融融。

老北京的四合院儿就像电视里演的那样,一个院子就像一个小社会,住在四合院里有着浓浓的人情味,每天上演的故事里有人们的悲欢离合,有嬉笑怒骂,但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无论世事如何变幻,不变的是相互间的温情。

四合院的生活惬意而温馨,正如老舍所说,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就是对四合院生活的真实写照。

亦如马可波罗所说,“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端。盖其布置,使此城门可望彼城门也。”“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宣言.”

这让马可·波罗看傻了眼,不可名状的美好便是元朝的北京城。

那尽收眼底的繁华,生活的烟火味的扑面而来,浓郁的市井气凝聚着最真实的人情味儿。

写在最后:

北京正以雍容、开放、包容等姿态向世界展现独特魅力,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各种理由爱上了这座城市。

本书作者通过不同的视角,为大家细说原滋原味的北京生活。带你走进多元而又精彩的北京。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