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浅读《娱乐至死》

1985年,尼尔·波兹曼出版了他的著作《娱乐至死》,批判了电视影像通过对印刷时代的冲击而改变了公众的思维方式:“以理性开始,以娱乐结束”。

本书在前言部分比较了两本著作乔治·奥威尔的《1984》和奥尔德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他们分别对未来世界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预言。1984年,奥威尔害怕的独裁世界并未如期而至,人类并未受制于外力的压迫与束缚而失去自由,反而是赫胥黎的预言在逐步成真:人类在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中失去自由,我们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本书正文部分总共分为两个篇章,第一篇章主要提出媒介如何影响公众的思维和认知,以及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以及美国民众的思想,即“阐释时代”;第二篇章主要描绘了“娱乐业时代”下美国以及美国民众思想的转变。

《娱乐至死》这本书在我看来并不是纯粹的批判,而是带有批判性质的研究报告,初读的时候会比较艰难晦涩。甚至在初读的时候会有一个疑惑,在短短三十五年间,互联网已逐渐取代电视的当下,这本书是否还具备现实价值?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会发现无论是这本书所批判的电视时代,还是如今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尼尔·波兹曼归根结底批判的是区别于传统印刷媒介的电子媒介对公众认知论的冲击,对大众思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将公众话语特征由逻辑严谨、高度理性、冷静和客观转变为脱离语境、支离破碎、肤浅和娱乐化。尼尔·波兹曼出版本书之时主要立足于当时的美国环境,认为当时美国是唯一一个进入技术垄断的国家,警醒大众要提防为技术所奴役,盲目追求更高效率。彼此的中国还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电视甚至是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未放大。然而在短短三四十年间,中国的高速发展不仅完成了从电视向网络的飞跃,更是实现了通信技术从1G到5G的飞升,并成为5G时代的领先者。然而,当时尼尔·波兹曼对美国电子媒介的批判同样适用于当下的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节奏推动着大众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大众已经很难静下心,或者有时间停下来与自己进行完整的对话和交流。理性且深入的思考者越来越少,更多的是追求微博热搜,沉迷抖音短视频的浮躁一代。我们身处信息的海洋之中,举目望去皆是水,却无一滴可饮用。

昨天和朋友讨论起这个话题的时候,他认为日常学习工作已经高度疲倦,怎么还会有时间和精力再在休息时间去进行复杂的思考,自然是选择一些轻松的,不用动脑的视频来放松,是他们的需求刺激了当下短视频文化的盛行。仔细想想,真的是我们工作学习太忙没有时间和精力,还是我们已经习惯了不动脑打发时间的方式?疫情当下,我们有大段完整的时间,可是我们却任由一个又一个三两分钟的短视频,铺天盖地的网络新闻将我们完整的时间割得支离破碎。或许一开始你只是想要放松三两分钟,却不知不觉深陷了几个小时。你说我是在关注时事,为自由发声,但是很多时候除了贡献负面的情绪,并没有多少有价值的建议。

的确,技术无罪。然而本该服务于人类的技术,为何却让人类为技术所奴役?白天是“社畜”,被社会无情地压榨;晚上又把自己麻痹在虚拟世界中。当人越来越向工具靠拢的时候,那么人类自身存在的意义何在?或许你心里也有很多想法,却无法表达;或许你也意识到不对劲,却不知道不对劲在何处。因为你的时间与注意力已经被碎片化的信息分割得支离破碎。你习惯了“这个世界没有开始,没有中间,也没有结束”,就这么突然地出现,又突然地消失,不去追本溯源。你可以上一秒为一场灾难默哀,下一秒却可以为一条搞笑视频捧腹大笑,情绪的停留也只在于一瞬间。技术无罪,技术的衍生品也是因为人自身的需求而得到发展。但是人应该将选择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应该在经过理性的判断之后再做出决定,而不是跟随技术,跟随大流。生活的确并非一直鸟语花香,我们也需要放松,但是将一切娱乐化,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成为没有思想的工具人,是我们人类存在的意义吗?技术的高速发展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人类也将一步一步突破极限。面对高速运转的世界,你是否已经具备足够的判断力,是否能在信息爆炸时代筛选出为自己所用的资讯?如果没有,那还是尽量将自己的时间拼凑完整,拒绝那些割裂自己注意力的碎片化信息,沉下心来提升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浅读《娱乐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