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天命

在孔子的自述中说到,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今天我们抛开孔子不谈,先来谈谈何为天命。

孔子一生中的追求,别人找到一位明君,来实施自己恢复周礼和推行仁政的愿望,可是孔子生不逢时当时的鲁国国君并不是一位明君,而是一位听信谗言,没有权利且没有主见的人。孔子知道,自己想要来到一个好的国家,找到一个好的国王,完全是凭自己的运气,所以这并不能算是天命。

孔子由于在鲁国已经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了,所以离开了鲁国,开始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首先孔子来到了卫国,希望在这里可以实现政治理想。弟子冉有给孔子驾车,孔子感叹说:“这里的人可真多呀!”冉有问:“既然这里的人多,接下来需要干什么呢?”孔子对冉有说:“让他们富裕起来。”“他们的富裕之后,再对他们做什么呢?”冉有又问。孔子说:“那就教育他们。”我们从这段话中可以得知,孔子要的在卫国实行的治国政策是先要让人富裕起来,然后再教育他们。孔子想要让被富裕起来的人并不是王侯、贵族,孔子是想让卫国所有人包括老百姓全都富裕起来。富了之后,在要教育他们,孔子想把周礼教给他们,因为在当时礼乐是只有贵族才可以学的,而孔子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只要是可以学习的,什么人都可以学,️于是他就把礼交给了平民百姓,不仅是外在的知礼懂礼,还有内在的仁心外推。同时这也是知天命的“前身”。

后来,孔子因为才华果然被卫灵公看上了,让孔子来做官。最初,卫灵公对孔子的态度非常好,问孔子:“在鲁国时有多少俸禄呀?”孔子答:“俸禄为六万粟。”随即卫灵公就给了孔子六万粟,看来卫灵公也是对孔子讲究的礼乐很看重。孔子在卫国住了一段时间后,有人开始向卫灵公说孔子的坏话。由于灵公耳根子软,并且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怀疑孔子会造反,就让一个叫公孙余假的人看住孔子,每天在孔子的住宅一出一入,让孔子很是慌张,害怕在这里得到“莫须有”的罪名,又住了十个月,就离开了卫国。根据卫灵公一开始对孔子的态度,我们可以得知孔子都得到了当时诸侯的认可,并且自己也很看重孔子。但是孔子为什么最后只好无奈地离开呢?这是因为卫灵公并不是真的认同孔子,并且他还不信任孔子,而且又不太明智,疑心也特别重。听了谗言还要让手下的大臣去看管孔子,孔子立刻就感知到了自己在这里是无法实现政治理想的。要改革,靠的全都是国君的支持,现在国君都已经起了疑心,还能做什么?但是孔子现在已经坚定了自己的立场,这可能就是知天命的表现吧。

后来孔,子准备去陈国,中间要经过一个叫匡的地方。孔子的弟子说他来过这里,结果当地人以为是鲁国的阳虎来了,由于阳虎打过匡,匡人就不让孔子进来。而且孔子长得特别像阳虎,匡人于是就开始围困孔子。弟子颜渊最后掉队了,还好后来又找到了孔子,孔子说:“我还以为你死了!”颜渊说:“夫子还在,我怎么敢死?”从这里看颜渊与孔子已经不是一般的师生关系了,颜渊已经把孔子当做了自己的父亲,这是一种超越血缘的关系。后来匡人把孔子围困的更急了,弟子们都特别着急,孔子却说:“周文王已经死去了,周朝的礼乐制度难道不在我们这里吗?如果上天要毁灭礼乐制度,就不会让我们承担起维护它的责任。而上天并没有要毁灭这些礼乐制度,匡人又能拿我怎么办呢?”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孔子把传播礼乐制度当成了自己的使命,当成了自己的天命,把它当做一个担子扛在肩上,孔子主动选择了他,也是在一步一步寻找自己的天命,最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天命所在。

天命就是一个人自己主动去承担的使命,没有应该不应该,义不义务,这是自己想做的、也是必须做的、又是️有责任承担的,可能孔子的天命就是扛起了儒家思想和文化的这面大旗,并且一路坚持把他做到底,正是有了孔子这份对自己责任的担当,儒家才能一直传承下来,这可能就是天命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何为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