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饱到吃好

——向袁隆平等农业科学家致敬

记得,下乡插队时,非常羡慕农业科学家,也尝试着做了几件小事。一是在大队的支持下,和几位同学一起到保定的雄县学习生产菌肥的技术;二是回村后在一位社员的储藏室里,搞了制作菌肥的实验;三是曾幻想着能够培育出优良的品种,也因此顶着烈日在麦田里寻找过出类拔萃的麦穗。当然,由于主客观的原因,这些都以失败而告终。

那么,当初为啥要搞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呢?主要还是看到粮食产量太低了。那会儿,小麦亩产三四百斤,玉米五六百斤就算不错了。在北方,跨长江(800斤),过黄河(500斤),很难实现。正是因为产量低,加之其他原因,导致许多人吃不饱。特别是白面,大米等细粮,更是少的可怜。城镇居民只有过年过节时才供应几斤大米,还是那种很难吃的籼米。白面也很少,能吃上香喷喷的白面馒头,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如果我们翻开历史,就可以看到,几千年来,中国的历史几乎就是一场饥饿的历史。饿殍遍野,民不聊生,可不是说着玩的。史书记载,为了生存,曾有人将幼子互换烹食,既残忍,又无奈。历史上的多次农民起义,无不与饥饿有关。一句“迎闯王,不纳粮”,唤起了多少饥民跟着李自成造反打天下。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人的饭碗在一个较长时期是装不满的。这既有政策问题,也有科技问题。不过,天佑中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大地上先后涌现出袁隆平等一大批农业科学家。他们栉风沐雨,风餐露宿,成年累月奔波在田间地头,为祖国的粮食生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除了杂交水稻,还有杂交玉米,杂交谷子等。此外,小麦的优良品种也是层出不穷。到了二十世纪,我国的粮食亩产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南方的某些地区,超级稻亩产量已突破一千一百公斤,北方的小麦亩产也突破八百公斤。

我国农业的进步不只表现在品种的提高上,也表现在土壤的改良上。河北的黑龙港流域,以前多为盐碱地,寸草不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农大和河北农大的科学家们,长期坚守在这块不毛之地,用他们的心血和汗水,知识和力量,同当地广大农民一道,硬是把盐碱地改造成了米粮川。

正是这些农业科学家的努力,再加上党的好政策,中国老百姓吃不饱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如今,我们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许多人都说,以前是有啥吃啥,现在是吃啥有啥。这是当前大多数中国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吃水不忘挖井人。袁隆平等老科学家太累了,让他们好好休息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吃饱到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