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9

《刻意练习》

——心理表征和3F

“一万小时定律”刚风靡的时候,其实我是深信不疑的。骨子里的好强加上自我感觉没有任何的天赋,所以在我羡慕别人的成就和成功的同时,就会暗自告诉自己:“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相信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自己虽说不能达到高级水准,但至少也是TOP10吧。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好像还是在原地踏步。我总结了一下自己为什么没能成功达到理想状态的原因。

1.没能找好一个确切地目的,只有一个大概的方向,在努力的时候容易偏离目的,同时在中途遇到障碍的时候,会直接改变目的或是放弃;

2.没能找到一个好的方法,方法可以是从好的导师获取,或是互联网资源,或是志同道合的伙伴的讨论,但最有效的其实是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在这个阶段的导师或是榜样。

3.没有足够的动力,(本来是想说意志力,但是看完本书发现意志力其实本质就是动力不够)。当发现就算不继续前行也不会带来什么损失的时候就会自动终止那些努力。

与其说《刻意练习》是教你如何成为某领域的大师,倒不如说是教你认清你自己,用正确的练习方式去达到你想要的那个目标。

(一)

书中有一个抽象的概念,心理表征——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按我的理解,换个通俗点的说法就是在练习获得一项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自己训练方式,水平,差异,比较,改进方法的认识,也就是对自己不同阶段的认识以及自己如何继续练习提高的认识。我们很多时候都容易去夸大天赋,智商,基因的作用,却忽视人最强大的武器——能处理复杂信息的人脑。人脑进化到现在,具有非常强的适应力,用《刻意练习》里的话说就是:“人的大脑可以通过长期练习,改变回路,产生“重新布线”的效果。当外界有了变化,大脑中以前有的神经元链接,要么弱化,要么强化,某些部分还可能长出新的神经元。”在去炼就一项技能的过程中,大脑都会经历这样的变化。身边最熟悉的例子其实就是考试的高分,没有谁一开始就能直接拿高分,就算是拿了高分,那也是在考试前就已经把这个过程(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举一反三,做题技巧,以前失分的原因,薄弱点,找到盲点在那,怎么提高,问老师,问同学,自己琢磨,训练解题思路)经历过一遍,如果TA还想继续保持这样的高分,那么还得继续保持这样的过程,否则之前的那些神经元都会消失。

书中详细阐述了心理表征的五大作用:

心理表征有助于找出规律

心理表征有助于解释信息

心理表征有助于组织信息

心理表征有助于制定学习计划

心理表征有助于高效学习

 

(二)

刻意练习的核心是3F。Focus(专注),Feedback(反馈),Fix it(解决).

Focus(专注):

不论你在做什么,专心的做。学会以这种方式投入,即有意地提升和精进你的技能,是提高训练效果最强大的方式。举例:要在游泳项目上保持卓越,关键在于密切注意在泳池里的没一个细节,“每次都要把动作做对,一次又一次不断地累积直到每一个细节都能做到卓越,而且成为你根深蒂固的习惯为止。”

人的专注力有限,一旦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有效地专注于练习了,那便停下来。同时要制定明确的目标,把练习课程的时间缩得更短,是更加迅速地提升新的技能水平的最佳方式。

Feedback(反馈):

在前行的路上,不论达到了什么水平,都需要反馈,能对你现有水平的优劣分析亦或是鼓励。这个反馈能让你意识到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需要怎么样去改进,或是哪些方面是需要再练习的。当你意识到自己的状态或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实就给以自己成就感和继续的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创建了下一步的心理表征。

Fix it(解决)

练习过程中的障碍或是问题要学会去解决,修正,这样才能达到不断精进的效果。

总结起来就是“自我追求“。最近流行一句话:一群人能走的很远,但一个人能走的很快。一个人的时候专注力更强,执行力更强,也更能进行深度思索并将知识技能内化于心。可是在不断升级能力——”心理表征“的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研究,复制,反馈,纠正,才能提高对事物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培养出下意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既想走的快,又想走的远,那我们就得掌握好方法,加以练习,实现技能的精进。

2019,你想通过“刻意练习”获得的一项技能是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