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是在成都还是广州的方所,遇见了摆在桌面上的的《人间采蜜记》。吸引我拿起的是封面上李银河的那张照片,右手扶着眼镜,迷惑的双眼看着前方,一幅学者敦厚朴实的样子。当时因为时间匆忙,拿起翻阅了一下,便放下了。但心中却记下了副标题“李银河自传”。
时隔一年多,直到在《奇葩大会》上看到了李银河。一反“奇葩大会”上一众妖魔鬼怪的画风,李银河奶奶迈着学者的风范走出来,发表了一通“婚姻制度即将消亡”的言论,这言论之大胆还是很符合奇葩们的风格。
我突然就想起了,她的自传我还没看呢!
于是在Kindle分分钟下单购买,大概花了两三天的闲碎时间,便看完了。那么,下面说一说我眼中的李银河。
阅读是人间最美好的事情之一
李银河的阅读经历以及对其人生产生影响的书籍,早在《我书架上的神明》中就已读到过。她的书单里,都是外国经典文学作品,例如雨果的《九三年》、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乔治·奥威尔《1984》、塞林格《麦田守望者》等书籍,基本能是在她年少迷茫时给予其心灵慰藉的作品。
在这本自传中,她又多次谈到了她的阅读经历。毫无疑问,她此后的好学求知,做学问的严谨认真,离不开她从小所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
李银河经历过“文革”时期的书荒,在内蒙古兵团那个物质和精神皆贫瘠的地方待过三年。她在书中用“饮鸩止渴”来表达那个时候对于读书的渴望。不管是“毒草”还是“毒药”,只要抓住,全都一股脑吞下。她说:
读书的结果确实是终身受益无穷的——在世界的文学宝库中的这次漫游使我获得了基本的审美鉴赏力,获得了脱离周围愚昧环境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当时的感觉是,我似乎得到了一张特殊的入场券,用它开启了一道神秘的大门,见到满眼的珍宝,而其中最宝贵的一件就是幸福的人生。(《读书·发现宝藏》)
被她描述为“心惊肉跳”和“惊心动魄”的乔治·奥威尔的《1984》,让我恍然大悟,原来不同时代的阅读体验竟是这样。恰好前不久自己也读过《1984》,我的感受是压抑和荒唐,显然还没到李银河所描述的那种地步。所以她也说到:“在当时极度恐怖、极度高压的社会氛围中阅读这本书,那种感觉是全世界任何人读全世界任何书都不会有的,而且时过境迁之后自己也不会再有。”
还有读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那种叛逆的小说风格,令她有一种着魔的感觉。她说,“阅读是人间最美好的事情之一。”我也深有同感。
我绝对不会再写一个自己不想写的字
退休之后的李银河,停下了有关婚恋文化的科研工作,转而开始尝试起了写小说。她发出霸道的声音,“我绝对不会再写一个自己不想写的字”。
对于每一个从事文字工作的人而言,这是一个奢侈的梦想。我们为了生计,安分地扮演着自己在工作、家庭中的位置,按部就班地过着每一天,心里一直也在想着,等到条件成熟的那一天,我们也要任性一回,去自由做自己,绝对不要干自己不想干的事。
然而,我们的大多数,终其一生,也难以洒脱。
其实,能彪悍地说出这句话,正是李银河一贯耿直性格使然。除了“王小波夫人”这个身份以外,“性学专家”是李银河被关注和争议最多的一项身份。尤其是2005年,李银河开始接触网络,在微博、博客开始发表她的观点,犀利而又耿直的言论,掀起过好几轮风波。
最令网友震惊的是,2014年12月,网上流传一篇《李银河“拉拉”身份曝光》的文章,称李银河与一名女性同居十余年,却蓄意隐瞒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披着“为性少数群体维权”的光环,欺骗和利用中国同性恋。李银河随后在博客上发表《对所谓拉拉身份曝光的回应》声明,首次公开自己在王小波过世后已与一位transexual(跨性别者)同居17年,强调对方是异性恋者,并非同性恋者。
当年我也在网络上关注过这一件事,我能够正确区分并且理解同性恋、异性恋、跨性别者之间的区别,但是特别想不通的是,李银河完全可以和一位正常的男性交往,为什么偏偏找了这样一位身心稍显复杂、容易被误解的人士呢?
读完这本自传后,我突然就理解了,一般人也许对于性别倾向并不歧视,但却很难接受自己或自己熟悉的人在这方面不同寻常。而李银河,她是资深的性学专家,不同性取向的人在她看来都是普通人,就好比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之间的区别而已,她不会用异样的眼光去对待。因此,她和大侠(现在的伴侣)才能够正常地相识、相交、相恋。
而书中对于她和大侠交往的始末也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他们两人的日常特别和谐、温馨。她和王小波,两人更像共同奔走在理想大道上的亲密伙伴,携手并进;而她和大侠所构成的,更像是真正意义上的“家”。
李银河就是如此耿直奔放,做自己认为对的,做自己想做的。她的研究,她的公众对话,她的私人生活,一直都被公众所关注着,并且一直都有着相当多的争议,可显然从来没有影响到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这正是我最欣赏的。
读罢李银河的自传,想好好读一读王小波的书。
2017.6.23
这本书的书评早在5月底便已在写好,只是未发布。我有把文章写完,隔断时间再拿出来修改的习惯。可当6月中旬打开时,莫名地少了三分之二,努力回忆了很久,断定自己肯定写完过。然而,看着还剩的三分之一,非常痛苦,我喜欢改文章,但是却不想把同样的内容写两遍。而且这次再补充,刚看完书的新鲜劲与兴奋感都失去了,续起来很痛苦,应该也不如最初那一版了。这也提醒我,文章一定要留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