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之初识索引(下)

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InnoDB索引的数据结构模型,现在聊聊跟MySQL索引有关的概念。

在下面这个表 T 中,如果我执行 select * from T where k between 3 and 5,需要执行几次树的搜索操作,会扫描多少行?下面是这个表的初始化语句。


mysql> create table T (
ID int primary key,
k int NOT NULL DEFAULT 0, 
s varchar(16) NOT NULL DEFAULT '',
index k(k))
engine=InnoDB;

insert into T values(100,1, 'aa'),(200,2,'bb'),(300,3,'cc'),(500,5,'ee'),(600,6,'ff'),(700,7,'gg');
索引组织表

现在我们看一下这条sql的执行流程:
1、在k索引树上找到k = 3的记录,获取ID=300;
2、再到ID索引树上找到ID=300对应的R3;
3、在k索引树上取下一个值k = 5的记录,获取ID=500;
4、再到ID索引树上找到ID=500对应的R4;
5、在k索引树上取下一个值k = 6不满足,循环结束。
在这个过程中,回到主键索引树搜索的过程,我们称为回表。
在这个例子中,由于查询结果所需要的数据只在主键索引上有,所以不得不回表。那么,有没有可能经过索引优化,避免回表过程呢?

覆盖索引

如果执行的语句是 select ID from T where k between 3 and 5,这时只需要查 ID 的值,而 ID 的值已经在 k 索引树上了,因此可以直接提供查询结果,不需要回表。也就是说,在这个查询里面,索引 k 已经“覆盖了”我们的查询需求,我们称为覆盖索引。由于覆盖索引可以减少树的搜索次数,显著提升查询性能,所以使用覆盖索引是一个常用的性能优化手段。

最左前缀原则

B+ 树这种索引结构,可以利用索引的“最左前缀”,来定位记录。即如果查询的时候查询条件精确匹配索引的左边连续一列或几列,直到遇到范围查询(>、<、between、like)就停止匹配。

索引下推

我们还是以联合索引(name,age)为例。如果现在有一个需求:检索出表中“名字第一个字是张,而且年龄是 10 岁的所有男孩”。那么,SQL 语句是这么写的: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like '张%' and age=10 and ismale=1;

你已经知道了前缀索引规则,所以这个语句在搜索索引树的时候,只能用 “张”,找到第一个满足条件的记录 ID3。当然,这还不错,总比全表扫描要好。
在 MySQL 5.6 之前,只能从 ID3 开始一个个回表。到主键索引上找出数据行,再对比字段值。而 MySQL 5.6 引入的索引下推优化(index condition pushdown), 可以在索引遍历过程中,对索引中包含的字段先做判断,直接过滤掉不满足条件的记录,减少回表次数。

你可能感兴趣的:(MySQL之初识索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