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那么英明,为什么非要杀掉一个有名的隐士?

姜子牙70岁了,还是一事无成,成天在河边钓鱼,幸好后来周公旦发现他是个人才,拜为“太师”,成了首席智囊,最终建立一番功业。可以说,他自己就是隐士出身,可是自己成功之后,为什么非要杀掉一个也有名声的隐士呢?是嫉贤妒能吗,还是另有原因?

姜子牙,也就是姜太公,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不仅是历史人物,后来还成了神话人物,是《封神演义》的绝对主角。他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后来被分封在齐,又是齐国和齐国文化的创始人。就是这样一个神一样存在的人物,很多人以为他肯定是好人,但是你仔细看历史的深处,他其实也“心黑手辣”。

话说姜太公在齐国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叫做华士的隐士,名气很大,这个人也很有志气,坚持不为周天子服务,也不跟诸侯官员交往,拒绝跟官方来往,人们都传说此人很有贤才。

听说还有这么一号人物,姜太公就想要笼络人才,派人去召唤他。结果去了三次,华士就是不肯归附。看这架势,比我老姜还摆谱啊。姜太公也不是好惹的,就派人去杀掉了。

这个事情有点闹大了,杀了名人,而且还是有贤才的人,就惊动了当时的周朝执政官周公旦。周公旦更是一个历史名人,而且有名的贤良政治家,“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说的就是他,有名的爱才,姜太公就是他提拔重用的。现在居然发生这种事情,必须过问一下,姜太公你必须给一个说法。所以,就把姜太公叫来,问道:“这个华士是齐国有名的高才,你怎么就杀了他了?”

我们看看姜太公是怎么说的,他到底为什么要杀掉华士。

姜太公不急不缓地说,这个人不肯服务于周天子,也不肯跟地方诸侯交往,就连我也不能去请他,也不肯过来服务和交往。那么,这种人就是不可用的弃民;去请他三次都不来,那就是逆民。像这样的人,如果还放在那里,成为一面旗帜和榜样,全国人民都来学习他,那我们还指望谁来服务于国君呢。

听了这些,周公似乎也无话可说了。

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姜太公的这番话,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人家不听话,你就要杀人,还有没有法制啊,还有没有道德啊?

但是,如果从人性和人心的认知来看,不得不承认,姜太公是一个洞察人性和人心的高手,不仅眼光毒辣,而且手腕刚强。

作为一个管理者,他杀掉华士倒不是因为恨他,也不是因为邀请不到丢了面子。而是从维护统治或者管理者的权威出发。

要树立权威,就要有效排除任何挑战者。不管他是谁。这个道理,在现代管理中也是一样的,只是不会那么残暴和极端,而是会在合法的条件下,用各种你能想象到的手段,打击挑战者和不合作者,建立一种符合自己利益的管理秩序。


你可能感兴趣的:(姜子牙那么英明,为什么非要杀掉一个有名的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