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未来充电

    伴着夏风的微热,乘着校车来到了乾县,听取,学习优秀教师的课。

    此次学习收获良多。对比去年的学习,我只是在听课,更多的是在听老师讲课的内容;而今年的听课则不同,由于参加学而思的培训,我学会了听老师讲课的思路,引导方式,与板书设计、肢体语言等等,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成长。我甚至还萌生了买一本听课笔记的想法,希望自己能为未来打下更为深厚的基础。不聪明的自己就要多读书多积累才能不辜负学校的培养,亲人的期待……

    首先听的是乾县一中张老师的课。从我的角度来看,张老师真的是充分体现出男老师的优势,思路特别的清晰。他的引课方式是通过角色扮演,切入课堂后就给出了课标的要求,这样学生就明晰了自己该掌握哪些内容,我觉得非常好。另外,张老师是将课堂交给学生的。讲农业的概念,老师是叫学生来读。一个很让我受益的一点就是我发现张老师是在学生看PPT的时候写板书的,这样就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张老师的带学生看PPT之前都会抛出问题,这无形中让同学们时刻思考,达到了学习知识,锻炼思维的目的。学完一个知识,老师会让同学们交流讨论,开始换地思考。老师也会对一些概念性的问题作出区分,这样同学们对概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解题时就会得心应手。于我而言,这就像是在教会学生去看清事物的本质,因为变化是层出不穷的,但万变不离其宗,掌握了宗旨才会做得更好。我最动容的还是老师的层层递进,当看到这四个字出现在荧幕上时,我是很激动的,那是老师循循善诱的体现。自主探究的三个问题就是依次深入的,就好像分析一个人说话一样:他说了什么,在什么样的背景情况下说的,以什么身份说的,为什么这样说。总而言之,就是由浅入深,逐步深入,这就是在带着学生思考,也是一个教会学生思考方式的过程。同时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也是有关于家乡的发展问题,这又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乡土情怀,学以致用,回报家乡,我觉得这是千千万万个学子该思考的问题。一堂课下来,对于我自身也是有知识方面的收获的,比如说古巴种甘蔗是由于气候因素,而新疆种植长绒棉、葡萄,则主要是由于水源的因素。考虑一个地方的发展既要看自然因素,也要注重社会经济因素,看什么因素在起着主导作用。综合分析问题等等,总而言之,拜读名师的课,收获很大。

      接下来就是杜老师的课,我觉得用别开生面来形容是不为过的。她与张老师还是有许多不同的,不光是在他们本身,外部环境也是一样,学生是张老师的学生,他们会自然而然的有许多互动,而杜老师则要自己去创造互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而这一点,杜老师的做法让人称赞。她讲出了自己来一趟的不容易,这就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这节课来之不易,要好好听才行。老师讲出了张老师请她吃的当地风味,以让同学猜和展示照片的形式告诉同学是牛肉,这其实就拉近了与同学的距离,也引出了她想讲的内容:大牧场放牧业。给我的感觉就是:杜老师有智慧,会生活。她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她提出的问题,本质上讲是提出问题的方式。这也恰恰是在学而思培训时我的导师给我提出的问题,如何提问题让同学们可以跟着我的思路走,如何提问题同学们才能回答出来。就这一难题,杜老师给我做出了很好的诠释。并且由于和同学不熟,她会叫“帅哥”、“美女”来回答。这样亲切又避免了不认识同学的尴尬。两个老师的共同之处就是都善于利用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张老师是利用南方与北方作对比,而杜老师则是将内蒙与国外牧场作对比。而她的特别之处在于她是通过一个例子讲出了一节课的知识点。就像是在分析人物形象这一问题上,林冲从前到后的变化就可以回答所有。

    优秀老师的课我学到了超多的知识,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教学技能,感觉自己身为卓越班的同学,有如此好的机会甚为荣幸。接下来是学校领导们的讲话,我了解到乾县一中校本教材的状况,是由学生在假期去调查,老师指导编排出来的。我觉得价值非同一般,因为这是老师与学生一起努力的结果。这既能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也弘扬了乾县的乡土文明,可以说是智慧之举了。

      最后想表达感谢吧,感谢班主任和董老师,他们就是我的榜样,无论是学识还是为人。我原本就没什么慧根,也没有特长,觉得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珍惜每一次让自己成长的机会,珍惜遇到的人,珍惜岁月赐予的苦与乐,,这些都会帮助我成长,都有利于我做一名合格的老师。按照自己的节奏,在最美的时光,为最美的梦想,在做最大的努力,不留遗憾就是最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未来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