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系列」《孟子》(万章上)第八节(短文)

前言:此节是为万章询问孔子之旧事。

说明:几乎占尽90%的章节篇幅,出现了不下十个的史实名词(包括史实中的人物与环境(国家)),而无论是宦官也好,贤士大夫也罢,皆由孔子串联而体现出几个史实背景。

①、万章道听途说言于孔子在卫、齐之时居住在宦官家里。

②、于卫主颜讎由(只提及一次,不多展开)。

③、弥子瑕(幸臣)与子路的对话:如果孔子住在他家里,卫国的卿相可得。

④、孔子遵循礼仪行事,且相信自己是否能为天下、百姓效劳(做官)是为天命使然,然若孔子以幸臣为主而侍,则丢弃了礼仪、违背了天命(是无义无命也)。

⑤、孔子在时下境遇惨烈,以司城贞子为主。

(文中较多史实人物已不可考,故不多做展开)。

提(赏析):文中的“主”字是为此节内容的节眼(主:以……为主人),或长期、中长期客居于自己的友人住所且为友人办事。在如今,这样的现象并不存在或其本身古今异义(今日有类似于Host family的存在,但与文中所提及的“主”字没有实际关联)。可以说host family也许比较容易理解,而文中的“主”字因为没有了时代背景而体会不到其中的内涵。主:在古时,主客的立场是相互的,也即由主可以判断客,由客可以判断主(文中,会成为孔子主人的人,定然是孔子认可的人,其品性应与孔子相仿),有怎样的人就与怎样的人同道的掩藏意味在其中(离娄下二十四节有所提及,故不作为引申展开)。

引申【说明】:

是无义无命也:

无义:幸臣、宦官的存在说的好听一些是打酱油的存在,说的难听一些就是祸国殃民的存在,若与其同道,自己早晚会在自身内在(心性)与外在(风评)上被拖进深渊,无法再以凡人的身份生存,且把自己所携带的所有,拥有的所有全部丢弃(幸臣、宦官在如今即是小人、禽兽的同类)。

无命:若自比君子,或跟随君子前行,那么他的所作所为必将符合天理——好生之德,若与灭绝人性,泯然人伦的人同道,即违背了天命,更违背了孔子降世的意义。无命也可以理解为天地间已然没有了自己生存的地方,生命与灵魂终将因为自己的错误选择而消失。

简言之,无义、无命是一个人堕落的过程:无义,指的是自身所带的优良品性与后天所学的东西因与不良之人同道后被殆尽,而后在泯然众人矣的同时被影响划归为小人立场,从而做出一些对人世有害的事情。无命:暂且不论孔子降世来度化众人的先天使命,就算是凡人,在经过无义之后,天地间已然没有了他安身立命的地方,也即随之心与灵的双重毁灭(命,既指代生命(物质),也指代灵魂(精神))。

换言之,真正的学习其实是自我救赎的过程,也就是不让自己进入无义、无命这个堕落的过程,不让自己来这世间走上一遭的意义殆尽的过程。另言之,人若不学习,仅仅凭靠天赋,是无法在人世间立足的;人若不学习,是必然要经历无义、无命的过程,致使自己堕落的。

然而,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学习什么才会真正的让自己通过自我救赎的过程,以人类的身份继续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或多或少的都已经被人们自己所丢弃了,更何况是没有天赋护佑的人们,在个人眼里都是摇摇欲坠的存在,世道能够救助几人,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可以说在人世间沉浮,最后还能真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也许真的会比隐居世外,天天对着圣贤之理在看待的人要强上成千上万倍还不止,我只能在这里劝说大家重视起学习的意义,以及选择真正正确的东西去学习(包括学习的内容、环境、方法与意义)。

不过,在世生而为人,一天仅有的24小时是不足以让人们同时谋生和懂得道理的,人们唯一能够做的,也只有减半谋生时间,增加学习时间,慢慢使得谋生与学习时间相平衡,而不是谋生与娱乐时间相平衡,当谋生时间与学习时间开始平衡的时候,你会发现职业(谋生手段)其实是学业(学习)的辅助,人类来世间是懂得道理的,让自己升华的,当每一个人因为懂得道理而进阶到更高一层面的认知的时候,社会、国家、世界乃至整个地球都会随之响应而升华——其实,人类来这世间,真正要做的是这个。

但是,现状其实依旧停留在唯一的谋生手段上,对学习的自我认知(离开学校以及学生时代)已然消失,也许对于今之众人而言,先得要有一种正确的学习心态——谋生不伴随自己终生,学习(大道)确是贯穿整个人类发展历程的存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析系列」《孟子》(万章上)第八节(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