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总是无情的匆匆流过,我们只能任由它在分分秒秒间流逝。转眼间,来二小已有两年,日子在一天天的重复着,回想起自己两年前初来这里到如今的点滴,那个青涩的我,从开始的手足无措到如今从容面对,优秀不及却收获颇多。其中让我受益匪浅是学会观察和思考。
观察和思考这两个宽泛的词语,但确确实实让我获益良多。
观察可以说是每个人必备的一项技能,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却无声无息的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孩子上下课的状态需要观察,同学之间是否和睦需要观察,孩子是否存在不良情绪或行为需要观察……所以学会观察就是发现问题的途径。
通过观察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解决问题。
思考与观察一样,都是每个人所必备,又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生活的每件事情都需要思考,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尤为重要。思考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内驱力也就是思考欲,要让他看到冲突。当出现两种声音的时候,思考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在我的成长中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开始刻意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想为他们的生命涂上多彩的颜色。于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种关键词便经常出现在我的课堂。
丰富色彩――观察训练
对生活的观察,对身边同学的观察,对老师的观察,都周边事物的观察。恰巧观察也是三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观察训练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和学习观察方法,
习作训练中实践观察方法,再利用课下观察身边人、事、物,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经老师指导批改后与同学交流。
这样不仅能够强化观察方法,还能再交流中摩擦出新的火花。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是说看见的一定是正确的,而是说根据自己所看到的现象经过思考作出判断。
我曾经看过一篇关于现代教育方式的文章,一针见血。现代的教育是在大家还没有广泛地认识世界本身和观察世界之前,先往你脑子里塞概念,这样,你就不知不觉地,对这个世界有了偏见。
譬如,在我们还是很小的时候,家长就会告诉你,蜜蜂和牛是人类的朋友,因为蜜蜂为人类酿蜜,牛为人类耕地,牛耕完地,肉还奉献给人吃。而蚊子则是人类的敌人,因为蚊子吸人血。这样,先入为主的印象由此产生,以致于以后有什么新的内容再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是错的“,偏见就由此产生,更谈不上什么思考。
其实你理性地思考一下,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完全不是。
这些动物他们作为自然界食物链中的一环,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他们客观存在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客观的,是中性的,我们大多数时候来判断动物的好坏,将他们定性为“益虫”和“害虫”,都是因为私心,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这些动物的爱与憎都是源自于一种非常自私的情感。
比如,蜜蜂本来辛辛苦苦酿的蜂蜜,是给其他幼蜂和蜂王吃的,人类强取豪夺,把数百只蜜蜂辛辛苦苦酿的蜜一口给喝干,完了来句:“啊!蜜蜂啊,人世间可爱的精灵!”还比如,牛本来就是要在草原里生长,人类把它们绑起来,命令它们为其耕地,耕不动地了又将牛杀掉,吃牛肉,扒牛皮做鞋子、皮包,完了来一句:“你看,牛真是人类的好朋友啊,生前勤勤恳恳,生后又将自己奉献给人类。”如果蜜蜂和牛知道这些,非得气死不可。
丰富色彩――思维能力训练
激发孩子们的思考欲,要先有冲突。阅读是体验冲突最特别的方式。三下“千万字阅读挑战”还在继续,而侧重点却与之前略有不同,在完成挑战的基础上注重对故事的概括,人物的评价以及自己的收获。孩子们在完成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会刻意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为培养孩子深入思考、独立思考奠定基础。
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一种更有吸引力的方式——童话剧。本学期,小种子们参与了两场童话剧的演出《绿野仙踪》、《一百条裙子》。从《绿野仙踪》的共读到推进课再到童话剧的排练和演出,孩子们异常兴奋,参与度极高,从选角到排练,他们一次又一次的研读剧本,以人物自居,思考人物在固定情境内的心理活动、神态、语气等。
努力就有收获。日复一日的训练,总会出现惊喜。终于,有一天我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上了一节热闹非凡的童书推进课,面对特别的撒哈拉、特别的德里、特别的波迪小姐,他们都有自己的见解,时而大家会产生共鸣,时而因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一间空荡荡的教室,正如一张白纸,它的本身没有价值,正是因为我们,赋予了它不一样的色彩,当我们静静沉思问题时,它便被赋予了蓝色;当我们热烈跳舞歌唱时,他便被赋予了红色,当我们蓬勃向上时,他便被赋予了绿色;我们每天,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赋予它不同的色彩,或蓝色,或黄色,或绿色,甚至黑色。
同样,生命原本也是一张“白纸”,是一个有待书写并亲自完成的故事,你的每一次抉择,每一次努力或放弃,都是在给它涂上不同的色彩……每一天都是生命的创造日,而最终,这张“白纸”的意义与价值,将取决于你,取决于你书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精彩的还是平庸的……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应该有斑斑驳驳的印记,因为这就是成长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