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泱泱

西安泾渭堡泾渭交会处

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中,秦岭和黄河影响深远。秦岭挺起了文明的脊梁,黄河孕育了文明的包容。秦陇高原和中原大地在游牧和农耕的交汇碰撞中,形成了以秦岭为父亲山、黄河为母亲河的炎黄子孙及华夏文明,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过的文明。

      这里的秦岭是指广义的秦岭,西起昆仑东至大别山,是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而黄河是指从渭水流域起,以黄河中下游流域承接的整个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水系区域。

      水一般都是依势而形,由高到低,曲折流淌,奔腾向前。只有渭水从鸟鼠同穴开始,如一把剑,穿陇原过关中,直插潼关而入大河,势如破竹,连绵不绝,汤汤到海。如中华文明,绵绵升起,不曾断代,纳精华而熠熠,照世界而无边。

      两千多年来,渭水泱泱,两岸碧野千里。《诗经·谷风》有“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女子以诉苦形式,诉说男子离弃自己恩寡义薄的现实,借泾水因为与渭水比较而显得浑浊,但水底依然清澈,喻自己与新妇相比色衰珠黄,男人薄情寡义自己心理清楚。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在《君子有所思行》中写道,“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在唐代渭水两岸多以桑麻鱼稻为主,已少了秦汉时的狩猎。宋苏轼在《次韵子瞻见寄》中开首用“衮衮河渭浊,皎皎江汉清。”在苏轼以物喻政时,也给我们描写了渭水、大河的浑浊,以及汉水、大江的清冽。这时不只是杜甫提出“浊泾清渭何当分”,首次出现成语泾渭分明的成语雏形,明冯梦龙已经开始在小说中使用成语泾渭分明。还有那个好学的十全老人乾隆皇帝,诏令平凉知府胡纪谟溯流探源,顺流查勘,发现泾水源头老龙河潭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河水流经绿水澄净。从此在泾渭分明中便形成了清泾浊渭的共识。

      其实河的清浊决定于河流经的两岸生态与植被情况,古人的记载其实是没有错的,在唐之前,自然环境没有因为人口的增长而发生生态恶化,所以渭水两岸青山绿水,渭水泥沙量比泾河少一半,自然就成了“渭水银河清”。而泾水流经黄土地高原,自然就是“浊泾”了。但由于清中期人口的不断增长,唐时渭水边的桑麻鱼米已成清时的稷麦菽黍,植被和生态的恶化使泥沙冲向下流,河水变小,浑浊不堪,水运也随之终止。直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渭水又开始变得清澈。一千多年来,泾水流域生态变迁,逐渐清澈,但在每年6-8月间的丰水期,依然能看到浊泾清渭的现象。

      两千年来的浊泾清渭和泾清渭浊在生态的变化中发生着变化,造福或祸害着两岸的人民。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才能宜居安康。高陵船张泾渭分明是不同时期人与生态在大自然鬼斧神工下的文明印迹。

     

渭水源头

《山海经》说,“鸟鼠同穴山,渭水出焉。”说的就是大禹导渭至鸟鼠同穴山,渭水源头即鸟鼠山。导出的那条河人称“禹河”,现在关中沿渭水两岸的许多老人仍称渭河为“禹河”。

大禹导渭处

      从现在来看,渭水有三大源头,北源为发源于关山的唐家河,西源为发源于鸟鼠同穴山的龙王沟,南源为发源于豁豁山的清源河,三源合于城东,古时水称渭水,城称渭首亭。“河源唯远、水量唯大”作定源的准则。现清源河长28公里、唐家河、龙王沟只有9公里;水量上清源河常年水量较大,而龙王沟为季节河流,现几近断流。唐家河仍有少量水流。但从现今地图标示来看,明时徐达大败元军建灞陵桥之位置在今清源河流经的渭源城中,此时清源河并未合流,但桥下之水标明称渭河。更有现代人称灞陵桥为渭河第一桥。


灞陵桥

灞陵桥

但仍有人延用古籍记载,认可鸟鼠山为渭水源头,因为这儿还遗留有禹王庙,大禹导渭处,以及美丽的传说。禹河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记忆,渭水和渭河已被今日人接受,那么源头也就古今异地了。究其原因,可能因为地震或地表环境生态的变化所致。

渭水原碑

你可能感兴趣的:(渭水泱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