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记 | 吾十有五而志於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求学,到了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的时候对人对事不再有什么疑虑,五十岁自觉知道了自然天理运作的道理,六十岁听到就是心到,没啥听来感觉违逆的东西了,到了七十岁,做什么事都自有法度、自在中正,不需要有所顾忌而能不偏不倚。

《论语》中的这一章流传甚广,“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说法也屡见不鲜,此章便是出处。于是孔子对自己一生节点的归纳总结,也被许多人当成了关键的“人生节点”。比如我,如今二十六岁,对“三十岁”便颇为看重,很想知道自己三十岁能不能称得上“立”、能“立”成什么样子。某些时候,也会觉得这是对当下的逃避,因为此时不敢称“立”,只好借圣人之言,给自己的将来做个记号。

儒家一般会称孔子“生而知之”,这也是他能够作为“圣人”被人们尊崇的关键处,程子对此章的注解便点明:孔子“生而知之”,但他也用“学”在说自己一生的历程,用意是鼓励学者精进,可以生而不知,但不能不学。

“生而知之”这一点估计很难得到普通人的经验支撑或者生物学发展规律的支持,我也一样很难想象孔夫子如何生而知之。但“学”这一点,既然程子也认为夫子的用意是勉励世人,那咱便遵从圣人之意好了。

《学而》篇中已经提到过,儒家的“学”并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在于效仿贤者做人做事的道理。孔子十五岁立志要效仿先贤,此后于此一生精进。三十岁得以自立,得以在精神上自认为“长大成人”。关于这一点,我常会感觉现代人都太着急长大,着急“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偏偏弄巧成拙。我估摸着,扪心自问的话,二十几岁能说自己已然“自立”天地之间的人恐怕不在多数。我们在着急长大的过程中,大概没明白什么才叫“长大”,于是到后来,既长大了,又没有长大。

过于自我的感慨便止步于此,还是强调下圣人所愿吧。

圣人所愿,无外乎叮嘱学子立志进学,所学之事,德行为先,学文在后。德行之中,又以孝悌在先,继而“泛爱众,而亲仁”,由己及人。礼义仁智信、温良恭俭让、忠耻孝廉勇。内心完善的品格在效仿贤人的过程中不断建立健全,三十岁,能成气候,故能自立。四十岁,世事洞明,无有疑惑。五十岁,人事之外,能晓天命。六十岁,天下之大,无不寻常。七十岁,自在如我,从心所欲,无有犯禁。

年岁增长能带来经验增长,但个体的经验总是有限,甚至个体会被自己的经验所限制住。因而只有常葆求学之心,求知若渴,不断从他人经验中吸取好的养分来促进自身成长,或许才真正能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日记 | 吾十有五而志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