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与旧,关乎审美

闲来无事,整理家居或读书写字时,顺手抓一件旧衣穿,管它美丑,舒服就好,乐不自知。

但出门就可怕起来---找不到衣服穿!我常常疑心,昨天穿了什么?当然不可能光着,可脑海宛如断片一般,着实恍惚起来。

望着衣橱发愣一会儿,开始翻箱倒柜,晃来晃去,时钟滴滴答答在催,简直发狂,找不到适合的服饰。

这个时候,脑海多半会窜出一句话----“每个女人,总是少一件新衣。”此时这话显得极富哲理。

此刻讨论的,是我等普通人的范畴。(当然,工作需要另说。比如电视台或节目主持人,总需要一些新花样。)

“新衣”这件事上,据我观察,男女都一样。男性如孔雀展翅,女性则心思不一,反正都缺“令人眼前一亮的美”。

女人的消费,常因心情而定。“买新衣”的奢侈狠心,多藏着对世事的不满和对自己的犒赏。

好心情时,光鲜亮丽,那么人生就该漂漂亮亮,不负青春一场;坏心情时,那么管它明天怎样,今天且逍遥一场。

这常使我困惑:到底该怎么办呢?是繁是简?是新是旧?

有人善描自己,衣服、首饰,发带……变幻搭配,总能生出种种风采。难怪学穿搭、配色的课程,屡盛不衰。

看到一些“白骨精”们,衣柜里统统黑白灰,随手就穿出简约干练风。节省时间,去做更重要的事。在她们眼中,服饰只是形象的一小部分,内在才是王道。

也看到一些美女,不厌其烦地精装细容,力求绝不重复。一天一套,甚而几套新衣,端的是“华丽堆砌”,衣服约等于生命的一大部分。最极致的,可参看香港美女章小蕙。

我现今的老师和同学,多是朴素。没有名牌包,衣裙多半旧而洁净。

杨敏老师常穿着黑白搭配的裙装,有时戴一顶灰色贝雷帽,俏皮可爱。衣服的质地,看上去有些年头,非常温和知性而美丽。

周莹同学有次穿着一件“青花瓷”旗袍,竟是四十多年前的,如今依然精致婉约,使我们啧啧称赞。

想起另一句话,“真正美人,最好的眼缘就是舒服。”那就选舒适吧。

取悦别人的,以他人的审美为主,多有底气不足的嫌疑。

取悦自己,舒服为王,审美清新,神态多是自信从容。真正爱自己,也更易爱这个世界。

罗振宇在《逻辑思维》里说,“哪里是买东西呢,这是买一个意义。”“绘画、摄影……在一片意义的空白中,横空出世地创造出了意义。这样的人,怎能被消费主义绑架呢?”

缺新衣,买新衣,还贪心地要多多益善,自然就挂钩了“消费主义”。满柜子的衣服,还在感叹“永缺一件”。

如果一朵云能使我写诗,一片花草能使我摄影,一池水能使我画画……生活如此多姿多彩,至于穿什么衣服,还需要纠结吗?

无论新衣、旧衣,舒适是对自己的熨帖,是对他人双眸的尊重,除此之外,创造出生活的意义,才是最为重要的事呀。

新与旧,关乎审美。内在之心,远比外在之新,重要N倍。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与旧,关乎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