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利多销和低价竞争到底有什么区别?

薄利多销是一种长期模式,而低价竞争是一种短期策略

最近女朋友经常上“老婆大人“零食店买零食,她惊叹于有的零食比超市便宜的很多,所以问我这家店拿什么赚钱。

而很多商家有的时候也进行打折促销,但是往往会有时间限制,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不仅引发了我的思考。

据我观察,平常商家进行促销时,采取的是压低利润以此拉高销量的做法,其实面对的还是原有的一批消费者,只不过通过低价的手段吸引消费者不去别的地方买。就算净利润跟没打折时一样,也能给竞品造成打击。

而这种低价往往不可持续,因为你低价,竞品也可以低价,然后就陷入恶性竞争的循环,最后造成双方都没有收益。

而老婆大人零食店采取的是一种薄利多销的长期运营模式,利用商业结构、定价技巧、供应链管理等一系列操作的组合,让消费者“感觉“便宜、让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让消费者高频的复购,从而获利。

运用定价心理学:让消费者“感觉“便宜

其实老婆大人跟其他商店不同的一点在于,这家店铺的核心定位就是零食,所以它的零食种类非常多,有着大量其他商店没有的零食。

而消费者没有见过的零食,就没办法在心里去衡量它卖的是便宜还是贵,而且老婆大人采取的还是散装称重,所有的零食只显示500克多少钱,却没有我们日常所看见的价钱——一袋多少钱,这就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者衡量价格的能力。

所以在店里挑来挑去,你也不知道便宜还是贵,加上琳琅满目的价格表以及各种花式打折价,消费者根本无从对比。

而在店铺中也有小部分的大众品牌、比如康师傅冰红茶或者AD钙奶之类的,卖的就超便宜,这就会对消费者产生暗示,使其产生这家店非常便宜的印象。

运营结构才能支撑“性价比”的印象

当然,老婆大人也不是仅仅是“感觉”便宜,我作为一个消费者,是真的觉得性价比很高。

那是什么支撑它的性价比呢?

据我在网上查找的信息以及推测,这老婆大人是加盟连锁制,这就意味着有着完成的商品供应链,而这么多的连锁店,进货量肯定大,而采购量越大,议价能力越强,就越能压低供应商的售价。

而老婆大人只要将压低价格的一半利润让利于消费者,就可以保证消费者感觉便宜的情况下,自己也赚钱。其实超市也是这种模式,进货量大的一批,然后天天平价。

但老婆大人跟超市不同的是,超市商品种类太多,库存也太多,这就导致总有一部分的商品卖不出去成为折损,就好像大米卖不出去就坏了。

而老婆大人的定位就是零食,产品保质期很长,而且提供的都是女性爱吃的,所以几乎不存在长时间卖不出去的情况,库存周转率就非常高。

在这里跟大家解释一下库存周转率高有啥好处,好处就是赚钱,意味着东西卖的贼快。

举个栗子:你和老王同样的店铺租金、同样的产品,他一年卖出去一次,一次赚10块;你一年卖出去12次,每次赚1块,但你还比他赚钱。

但这种运营形式最怕库存太多结果卖不出去,本来卖的就便宜,假设还不能大批量的出货,房租都能拖死店家。这也是老婆大人的连锁制的核心,更低的进货成本以及统一的商品供应链,使得小的店铺无法与其竞争。

持续的生意——让顾客把买的东西用光

之所以感觉“老婆大人“非常聪明,是因为它选择了零食行业快消品,而一个可持续的生意关键是要让顾客把买的东西花光,否则就很难让他们买第二次第三次。

超市里的水杯,消费者买完一次很久之内不会再买第二次,但货架的运营成本一直在那摆着。但零食不存在这种情况,消女孩子们买完一堆零食,当天就吃掉一半,然后过两天就想再次消费。

加上每月8号、18号、28号三次的会员日,全场8.8折,让妹子们无不牵肠挂肚。其实你买100块零食,全场88折,最多也就便宜个12块,但你一次花的钱肯定比平时多(每个人的客单价一下子就提上去了),店家还是赚。

所以说,买的终究没有卖的精。

你可能感兴趣的:(薄利多销和低价竞争到底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