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奇特的一生》读后感

从3月20号开始,每天10分钟把《奇特的一生》这本书看完了,第一次用这么缓慢的节奏读完一本书,如果让我去概述《奇特的一生》这本书,其实就是两个关键词柳比歇夫和时间统计法,对这本书的期待,看了一些别人的书评,其实更多的以为是获得一种时间管理的态度和方法,但是我真的自己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却更多地对柳比歇夫这个人产生了无比的兴趣,也许这就是读书的魅力,不同人可以从书中汲取自己需要的养分,这也是一些速读无法达到的效果,他们往往只能提供一个视角。



“他一生始终忠于他青年时代的选择,忠于自己的爱好和理想”我们似乎一直在寻求一个位置,在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我是在这之前一直相信,有一个领域我像一个天才一样,可以迅速掌握这个领域中的知识,并且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我思维上会跳过努力奋斗的部分,就开始幻想头上戴上王冠,享受着众人的赞誉。

其实看完之后我在想,其实我们要么从过往的经历中,按照一些经验贴去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或者兴趣点,要么就像我们父辈干一行爱一行,当然还是要选择一个有前景的行业,毕竟我们不是圣人,我们有自己的需求。

一生的奋斗目标,听起来很吓人,因为要坚持一生,我这篇读书笔记还是更多的从我的角度,服务于我,等我过个几年再看的时候能回忆起这本书的内容,但其实也就那么回事,我看一下我周围的人,没有奋斗目标的也都是困在一个小圈里,然后一辈子的时间都消磨在上面。甚至无所成就,只是作为社会的螺丝钉,宛若蚂蚁巢穴里的工蚁,蜜蜂蜂箱里的工蜂,在自己的岗位里面捂着耳朵去做事情,然后忙忙碌碌一辈子。

这是我要的生活吗?我甘愿平凡,甘愿一生不那么富裕,但是我无法容忍,我要用我仅有的时间去只是重复重复重复,重复不是我的追求,哪怕这个世界发展到普通人只能重复工作内容,我要跳出这个怪圈,哪怕为了维持生活只有重复他人,但是在维持生活之外要有自己的思考。这本书给我了一个答案,我可以跳出这个怪圈,去做一些我可以不同于螺丝钉的事情。

而这个答案就是时间统计法,这个方法可以让我有维持生活主线的情况下,还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兴趣,而不是选择放弃,无可奈何,这个方法可以让我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我也可以去和别人在学术上争论,讨论,我可以发表只属于我的语言,我可以不鹦鹉学舌般去学习他人,我可以骄傲地说我的思维就是我的。

如何去理解时间统计法呢,我学过设计,这个方法和项目管理特别相像,就是有一个大的名目,每一个名目下有细分的行业,然后有再细分的部分,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去说这个方法的具体操作,而且很多人说过了,不想赘述,我更想说我通过这个方法得到的启示,我自己的一些见解。

只是这样一个简单地时间统计法,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和作用呢,以前把时间更多的是看作超然于我们之外的四维生物,从来没有真正把它接纳于我们自身,现在把它看作生活坐标系的纵轴,看作是“钱”,就突然觉得这个东西也没有那么陌生,那么神秘。

我一天有24小时,理解为240元就可以,我可以用它来做一些东西,然后得到一些东西。比如我用十元去超市,就可以得到十根棒棒糖,同样,我要是用十分钟来看书,就可以看六七页书,时间统计法可以告诉我,我做一件事情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我大概有多少频率去做这件事情,我做这件事情可以得到什么成果,由于钱的消失我们可以实体看到所以很简单的就可以理解,但是时间实在是鸡贼,它无声无息的消失,也不会提醒我们,等到余额不足了,它就抱着肚子嘲笑我们。

时间和金钱不是很相同的地方还在于,它不论你用不用都会一点点的消失,它不允许你储蓄它,它不允许你花费它花费的少一点,就像是你的钱袋里的钱,随着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流淌,每一分钟少一块钱,而且这一秒和下一秒一样值钱,不会因为你在睡觉,你在工作,时间就变得不同了。

说到这里,你大概明白时间统计法真正宝贵、厉害的地方并不在于,它形式上的时间统计,那厚厚的如同会计名目的东西,而是对待时间的态度啊!!!我们如何去使用时间,去把时间变成硕果累累的成果啊,等到一段时间结束,我们可以像是丰收的农民一样,面对时间,仰天长啸,我赚了这么多。

但是时间有一个更吸引我的地方,因为我们每天集中精力,真的集中于工作学习,不玩手机、不去闲谈的时间,柳比歇夫也只有四五个小时,所以,我们实在幸运,我们只需要工作三四个小时,就无需面对自己内心的愧疚之情,对于社会属性而言,也不用担心被他人落在身后,我们就可以用其他的时间,去做一些没那么消耗脑力的事情,当然不是指娱乐,比如柳比歇夫数学哲学算是工作,生物、历史就算是不太消耗体力,文学就已经算是消遣,身为普通人我们只需要做到一般,我们已经比昨天的自己好太多了,就不会执着于一天无所事事的痛苦与无奈。

幸哉,能够看到这本书!希望我也可用这本书中的理论,去找到我自己的结果,去利用自己时间。(共花费30min,润色花费13min,阅读花费150min)

你可能感兴趣的:(引《奇特的一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