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群里有个小伙伴问,有没有人能教她怎么写读书笔记,她只会摘抄美句。
另一个小伙伴说,你觉得谁写得好,就按照他的模板来套用,模仿得多了,就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这个回答理论上没有问题,但对于刚开始写读书笔记的人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为要先去寻找读书笔记写得好的人,然后分析他的写法,最后再模仿、练习。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
客户点击购买产品后,要让他在尽可能少的步骤里完成付款,步骤越多,客户放弃购买的可能性越大。就像支付宝和微信,点击支付就能输入密码了。
我想,对于不会写读书笔记的小伙伴来说,也是一样的,尽可能地减少他们寻找模仿对象的难度,有助于尽快开始。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可能在公司里需要加班,在家里需要带孩子,留给自己的时间有限。
所以,今天我分享3种常用的写读书笔记的方法,都是拿来就能用的,希望能帮助到小伙伴们~
01 九宫格读书笔记法
九宫格读书笔记法,是彭小六在《洋葱阅读法》里提到的,就是制作一个九宫格来记录自己在一本书里学到的知识点。
首先,在阅读之前,根据书名、封面、腰封等提出3个问题;
然后,在阅读过程中收集和问题相关的9个概念填入到表格里;
最后,对这些概念用摘抄、案例等方式来进行解释,并通过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来回答前面的3个问题。
为什么要收集概念呢?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中说,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的依据有两点:
第一, 看他脑子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
第二, 看他脑子里的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
第一点的意思是我们对概念的理解程度;第二点则是我们能否将这些概念相互融合,形成自己的知识网。
比如,我读《洋葱阅读法》时做的九宫格笔记是这样的:
通过这些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我就得出最先提出的三个问题的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必须有9个概念,一本书的内容比较少,四五个概念也是可以的;内容多,或者你觉得有更多的概念需要记录,超过9个也可以的。
02 康奈尔笔记法
康奈尔笔记法,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授Walter Pauk发明的,能帮助我们将思考和运用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整个页面分为3大块,左侧上面是线索栏,可以写笔记中的关键词;右侧上面是笔记内容;下面是总结。
应用在读书笔记上,可以在左侧上面写阅读的章节标题,或是你提炼出来的主题;
右侧上面写笔记内容,比如你在书中看到的新名词、新理论知识,直接摘抄金句也可以;
下面总结部分写自己的感悟,比如这个新的理论知识可以用生活中的哪个案例来论证。
等复习时,可以先看左侧的关键词,回想一下书中内容,再看右侧的笔记,如果有新的感悟和想法,继续写在下面的总结栏里。
这是我读《把时间当作朋友》写的笔记:
我在上面增加了书籍名称和作者的部分,小伙伴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可以在本子上画出相应的区域,也可以在印象笔记模板里搜索“康奈尔笔记”直接应用。
03 RIA便签法
如果你担心读过的内容忘记了,或者是没有时间回顾以前的笔记,那RIA便签法就很适合你。
它是拆书帮创始人赵周在《这样读书就够了》里面提出的,通过阅读+复述+实际应用来吸收并内化知识。
R:Reading,阅读原文;
I: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读到的内容;
A:Appropriation,实际应用,分为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以及A2—制定目标和行动计划。
这个方法需要用到3种不同颜色的便签,I、A1、A2各用不同颜色。
第一步,阅读,针对重点内容或者自己有感悟的句子,标记出来,即R部分。
第二步,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读到的内容,写在I便签上,并贴在内容旁边。
第三步,将读到的内容和现实生活关联起来,比如生活中的哪个案例能论证这个内容,将其写在A1便签上,贴在I旁边。
然后制定目标和具体的行动计划,写在A2便签上,贴在A1便签旁边。
可以在读完整本书后,将所有的A2便签撕下来,集中贴在一个显眼的地方,逐一按计划执行以达成目标,也可以在阅读的同时按计划执行。
我在《这样读书就够了》里读到了这样一句话:
总是把知识化成斗志,难免让人在挫败或空谈中黯然伤神。真正把知识拆为己用,才可能让人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I、 A1、A2部分我是这样写的:
之所以说RIA便签法能将知识内化,是因为我们关联了自己的经验,反思了自己的不足。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阅读,并不是指全书的内容,而是某个段落,甚至是一句话,只要对自己有启发都是可以的。
对于新手来说,这3种写读书笔记的方法都比较容易上手,不过九宫格读书笔记法针对的是整体,即全书的内容;RIA便签法更适合局部的内容。
写在最后
日本作家印南敦史将读写比喻为呼吸,一味地吸气不呼出来我们会很难受,同样单纯地只读不写,也会很难受。
他认为,即便是简单地摘抄,也能帮我们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所以,不管你是出于什么原因去读书,写读书笔记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让我们内化知识的同时,还锻炼语言组织能力、思考能力。
往期精彩:
《小团队沟通课》:如何与团队成员更好地沟通?
3个关于潜能的谎言,哪个阻止了你的成长?
《零基础新媒体写作指南》:新手写作者一学就会的10种标题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