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我本芬芳》凑合过出来的金婚,有人开始恐婚了?

今天看的是得到年度书单top10的《我本芬芳》,一位81岁老阿姨写的自己60年的婚姻故事。


这本书的叙事较为平淡,就像对面坐着一个老阿姨在给读者讲故事,非常有画面感。

尤其是看过《人世间》电视剧之后,再看到书中的老吕和惠才,就会联想到冯化成和周蓉,书里的惠才,更像是周蓉和郑娟的结合体。

20岁的惠才因为身份的原因,为了获得读书的机会,想尽了办法,这时候恰好互有好感的老吕愿意帮助她,但是条件是:结婚。

于是一个20岁的大姑娘就这样和一个大她8岁的吕医生结婚了。

结婚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吕医生还像是过着单身生活一样,对惠才关心有限,更多温柔、笑容、钱物都留给了外人,惠才生完孩子,月子期间,很多事都要亲力亲为,看不见吕医生的身影。

就这样,两人磕磕绊绊,走过了六十年婚姻,培养了三个有出息的孩子,期间有过别扭,但都被劝回来了。

在外人看来,这两人的一生应该算是幸福的。

但是惠才在81岁的时候,问88岁的老吕:假如真的有下辈子,你还愿意和我在一起吗?

老吕的回复也很简单:不愿意。

回顾一生,这段婚姻,很多时候可以说是“凑合”过来的。

他有他的伤痛,她有她的伤痛。

那个年代的婚姻,好多都是这么“凑合”过来的,为了孩子,为了不被外人说,为了脸面,“凑合过吧”。

所以这个年代的老人,在现代环境下,也很容易被骗。

“你看每天和我聊天的老张多关心我,还带我赚钱,不让我去就离婚吧,网上那谁谁就离婚了,小老太太现在过得可滋润了……”

我看到这本书的书评,大多在说老吕这人不怎么样,耽误了惠才这么好的大姑娘。

老吕很多地方做的确实不对,但是站在男人的视角看,老吕的很多行为却不难理解。

就是:穷人,好面儿。

虽然经常会出现要靠预支工资才能过下去的情况,但是老乡、朋友来做客的时候,老吕都格外大方。

为什么格外大方?

就是为了不让人看扁,告诉他们“我过得很好,不差钱”,说白了,就是“好面儿”。

但是对媳妇和家人呢?老吕又经常扣的不行。

给媳妇炖个鸡汤,他嫌丈母娘乱花钱;小舅子来探亲带的礼品少,他嫌小舅子来蹭吃蹭喝;家里老母鸡被人偷了,他怀疑是媳妇卖了接济家里了……

这种“穷人的自尊”,在《贫穷的本质》有更好的研究,也是穷人之所以很难变富的原因。

所以说,站在男人的视角,确实能理解老吕的一些行为。

但是,假如老吕懂得一些变通不认死理,假如老吕能不那么顾忌外人怎么看自己,假如……

他们有很多机会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是,没有假如,改变一个人是很难的,很多人宁愿“凑合过”,也不愿意跳出现在的圈子,看一看别处的风景。

就像《我本芬芳》的评价区一样,有人看完这本书开始恐婚,有人看完这本书开始想如何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婚姻。

恐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舒适区。

但是,想要和一个理想中的人在一起,不也得跳出舒适区,让自己也变成别人理想中的伴侣吗?

这两种人,注定会过上截然不同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完《我本芬芳》凑合过出来的金婚,有人开始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