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家“三把刀”

西方科学史上有三把刀——奥卡姆剃刀、休谟铡刀、马歇尔剪刀——是强有力的工具,对我们提高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奥卡姆剃刀

无论是哲学、科学、文学,还是其他领域的问题,通常最简单的阐述就是最佳解释,即所谓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就是奥卡姆剃刀法则。

奥卡姆剃刀法则又被称为“简约有效法则”,它是14世纪由英格兰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出生于英格兰的萨里郡奥卡姆)提出。奥卡姆的威廉说,切勿浪费较多的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能简单,就别搞得复杂。把奥卡姆剃刀应用到工作上,就意味着对过多的目标说“不”,只做必须要做的事情,寻找最简单的解决方案。

休谟铡刀

休谟是18世纪的英国古典哲学家。他在《人性论》一书中提出,社会科学有两种情况:一是社会事实,即“是什么”;二是对社会事实的评价,即“应该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将这两种情况区分开来。后人将休谟区分社会科学两种情况的思想,形象地比喻为“休谟铡刀”。

休谟用锋利的“铡刀”斩断了事实和观点之间的混淆。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或者与人沟通交流时,要判断内容中哪些是事实陈述,哪些是观点评价,这对于我们理解内容至关重要,也是拥有批判性思维的起点。

事实是在客观世界中,可以被证实或者证伪的东西。观点是处于一定立场,分析事物利弊和适用性的表达。事实有真假,但观点只要不违背事实,逻辑上说得通,就没有对错之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我们要能够接受不同的观点。

马歇尔剪刀

这个马歇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而不是那个出台马歇尔计划的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构造的西方经济学有两个基本概念,那就是“供给”和“需求”。他说过,想判断到底是供给还是需求造成了衰退,就像要判断是剪刀的哪一边剪碎了纸张。“供给”和“需求”的分析框架,就是马歇尔发明的两个刀片的剪刀。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一对矛盾组合而成。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有相互矛盾着的两个侧面,都有自己的两点;正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虽然剪刀之两刃是同时起作用的,但往往我们会固定一边,着力另一边,不会始终处于均衡状态。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其地位、作用也不是均衡相等的,会有主次之分。矛盾两个方面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平和与激化的不同。

“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认识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都要有全面的观点,既看到事物的正面,又看到它的反面;既看到它的现在,又看到它的将来;既看到主流,又看到支流。同时,又要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Occam's Razor

奥卡姆剃刀、休谟铡刀、马歇尔剪刀,送给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送大家“三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