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经济学
《体验经济》一书,从传统产品的发展线路,初级产品——工业产品——服务产品的角度出发,对根源于服务经济基础上的人群互动为出发点,提出体验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方向的观点,作者以成功的商业案例,比如迪斯尼、网游、户外拓展、旅游等等诠释体验经济之魅力。这是一个真实的,生动的描述。
体验,重要的地方在于以人为本。细分人群成为体验经济的主要研究点。以此为出发点的体验营销,也就应运而生了。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卡尼曼提出了「前景理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并不是去计算一个物品的真正价值,而是用某种比较容易评价的线索来判断。」这是体验经济方兴未艾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
【TED演讲:在一个人人皆谈体验经济的时代,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本质来说,消费者需要的并不是纯真实的自然态物品,事实上商品经济进化至此这种体验已经没有可能。研究中涉及到三个方面,消费者,商家,产品。这三者的关系,构成了消费体验的二乘二矩阵。这个思路确实可以迁移到多个消费领域。最终研究者给出的建议,体现了真实消费经济下,一个相对真实状态的存在,有助于提高产品价值和品牌生命力,值得思考。
链接地址:
https://weibo.com/tv/show/1034:57835eecb240908dbba257bea6ec5f34?from=old_pc_videoshow
五律禅舞
乔·哈蒂是一位国际公认的《五律禅舞》导师。她在英国及世界各地开班授课并提供强化的个人成长工作坊。她还广泛地做为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的教练和导师。
乔·哈蒂导师在英国曾有15年的导弹防御系统工程师经历,之后作为心理治疗师、群体建导师、核心过程心理治疗硕士研究生课程的高积培训师,她拥有20多年的资历,在心理治疗方面有多年的丰富经验。是一位刚柔和阴阳力量都融合得非常好的一位女性。
《五律禅舞之心与情感》
《名师公益行之:通往狂喜的地图》
《五律禅舞之女性个案疗愈工作坊》
费用:14800元
观赏链接地址:https://v.qq.com/x/page/w0312t8grwh.html
苏菲旋转
苏菲舞顾名思义起源自伊斯兰苏菲教派,这个讲求苦行和冥想的神秘主义教派相信通过不停的旋转可以进入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从而达到亲近神的目的,所以旋转是苏菲舞最主要的特点。这旋转可不是件容易事,既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
苏菲舞起源于13世纪的土耳其,埃及的苏菲舞经过阿拉伯人的诸多改进,观赏性和精彩程度都远胜于土耳其的苏菲舞。虽然称之为舞蹈,但它的整个表演过程更像是一种宗教活动。
旋转舞者所着服装的色彩非常鲜艳,特别是圆蓬长裙至少有三层以上,有时在旋转的过程中还会加上新的蓬裙。开罗观看苏菲舞最著名的地点是在哈利利市场,爱资哈尔清真寺旁边的固力宫。穿过热闹非凡的市场,穿过虔诚的人们,贴着清真寺的巷子向里走,就到了固力宫。里面宽敞空旷,就像阿拉伯城堡一样,可以坐600人左右。
表演是在充满神秘韵味的阿拉伯音乐中开始的,在开场的鼓者舞蹈过后,是那位妩媚的大叔的钵舞,大叔手持双钵,敲击的节奏时快时慢,发出的声音时而如泉水叮咚,时而如万马奔腾。
苏菲舞中最重要的是旋转,通常以极快的速度连续地进行,平均每秒钟转一圈,其间还要加上其它的表演动作。
优律诗美
优律诗美是诞生于一百年前的一种表演艺术,其历史可追溯至上个世纪(二十世纪)初,当时的欧洲舞蹈界风起云涌有许多新的思潮。而优律诗美这个名称来自古代希腊,可以翻译为和谐而有意义的肢体动作。即人们透过内在动作来感受音乐和话语,这种内在动作通常是无意识的,施泰纳把它们转化成为动作,如此一来,人类的身形,尤其是四肢的部份,变成话语或是音乐的活生生图像,优律诗美于是成为可以看见的话语或是具象的音乐。
二十世纪初, Steiner博士献身投入舞台艺术领域的研究,致力于艺术与精神科学结合的尝试,在这样的舞台艺术创作中,如何以具体之形式呈现无形、不可见之形体与力量,同时必须兼顾艺术性的美感是他内心需要思索的问题。于是一门新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产生了, 1912 年Rudolf Steiner博士与Marie Steiner-von Sivers 开始研究人类语言表达和语音语调背后的精神意义以及形塑语言的原理法则,在这个基础点上他们开创优律诗美的第一步。
基于人类对语言的操控能力及「说话能力」,足以证明人类有别于一般动物,而语言也活生生地一直印证和保留了人类精神的存在。目前在中国的一些地方方言中,就依然保留着几千年来的语音语调,像语言活化石一样存在了几千年。这样的现象存在同时引发我们思考,说话(言语)背后有一股想象式的塑形力量注入贯穿,当每一个人开始利用声音做媒介表达自我的适合,总是会伴随着表达带来一连串的不由自主的动作,这也让我们联想到许多人在言语表达过程中很自然地会有手势或摆动身体。
曾经原初语言与音乐在古老文明时期是合而为一、不可二分的;而在人类发展进程中,语言与音乐逐渐分离,Rudolf Steiner 博士将二者不同元素结合以艺术呈现方式,发展出「语音」优律诗美(Lauteurythmie)以及「乐音」优律诗美(Toneurythmie)。透过优律诗美这种表现形式再现了语言文字、语音语调背后的不可见的精神。Steiner也将之称为可见的言语精神(Eurythmie als sichtbare Sprache)与可见的歌咏精神(Eurythmie als sichtbarar Gesang)。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以视觉的形式呈现语音、语言以及乐音、音乐,揭示二者背后的动态形塑力量。
而语言与音乐不同面向与层次的元素随着发展而逐渐融入,例如文法与乐理;与大自然的呼应,大宇宙小宇宙的连结,例如行星与十二黄道宫,再加入色彩的情境结合舞台上的灯光等等,我们可见整个创作日趋成熟。
优律诗美也是所有华德福学校中不可或缺的课程,搭配上医师的工作,成为具有治疗性的一种疗愈法。她也可以表现出音乐中的各项元素,例如大调与小调,就像是诗词或韵文,优律诗美的目的并不在语言的内容,而是透过话语的声响创造出有意义的图像。
此后,优律诗美在三个领域继续发展:艺术性、教育性与疗愈性,而近期也延伸出社会性优律诗美。
后记-克里希那穆提
人类在自己的头脑中建造了各种各样的意象(images)来获取安全感,这些意象可能是宗教上的,政治上的或仅仅是个人的。它们表现为符号、观念和信仰。这些意象(images)的重负,主导了人的思想,人与人的关系,以及每日的生活。这些意象(images)是我们所有问题的根源,是它们将人与人分开。人对生活的感知完全受制于他头脑中已经形成的那些概念。
人的整个存在就是他的意识内容。每个人的意识内容跟其他人并无不同。独特性只是来自于名字、形式以及从传统和环境中习得的表面的文化。人的独一无二不是体现在这些表象上,而是体现在人能够从他的意识内容中完全解放出来的自由中,这种自由也是人所共有的。所以人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
自由不是体现在人能做出的反应或选择上。以为人能做选择,因此人是自由的,这是人的自我欺骗。自由是纯粹的观察,这种观察没有特定的方向,没有对惩罚的恐惧或对奖赏的渴望。自由是没有动机的;自由不是人进化的终点,而是他存在的起点。在观察中,人开始发现他没有自由。自由存在于无选择地觉知我们每日的存在和行动。思想是时间。思想产生于经验和知识,而后者是与时间、过去分不开的。时间是人心理上的敌人。我们的行动是基于我们的知识,因而是基于时间,所以人总是自己的过去的奴隶。思想永远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永远生活在冲突和斗争中。心理上的进化是不存在的。
当人觉知到自己的思想的运作时,他就会看到一种区分,即思想者和思想,观察者和观察对象,以及经验者与经验对象的区分。他会发现,这区分是一种假象。然后唯一存在的就是纯粹的观察,也即没有过去或时间的阴影的洞见。这种无时间性的洞见在头脑中导致深刻的、根本的转变。
肯定的本质是完全的否定。只有当思想制造出来的心理上的一切都被否定,爱才存在,而爱就是同情和智慧。
以上据说是1980年克里希那穆提的发言稿。
虚无主义者的本质,跃然纸上。
鲁道夫。斯坦纳难道就不是虚无主义吗?他的知识体系能促进教育进步吗?是真是还是谎言?且听下文分解。
如果喜欢,记得点赞、收藏、加关注!如果不喜欢,记得转发!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