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念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前次回乡,在嘉州文玩步行街与画家李继明不期而遇。继明是嘉州牛华溪人士,少时即喜绘画,漫漶三四十年,多有心得,其笔下的油彩图像,充满当代绘画元素。

嘉州文玩在古城中心位置,借旧时泌水院一地新建而成。开发商也是而今的管理者姓黄,仁寿人,是个有传奇色彩的人。认识他是在一个饭局上,他告诉我说年轻的时候在重庆黄桷坪当“棒棒”,平时最多的活路便是送蜂窝煤。地处黄桷坪的四川美术学院是他卖劳动力的主战场,各家各户都送过。有次送蜂窝煤去了画家冯建吴家,冯教授听他说话的口音,知道同是家乡仁寿人,赶紧倒水递烟甚是热情。黄老板说,也许就是那一段在川美当“棒棒”的经历,让他对艺术和古玩埋下了一段解不开的情结。

每个周末是嘉州古玩城约定俗成的赶场日。每到这一天,远到成都、荣县、雅安及周边县乡的文物贩子,齐聚一堂,把条不宽的、且爬坡上坎的步行街挤得水泄不通。大凡古玩,总是真真假假,故事满天飞。喜欢古玩的人,除了需有火眼金睛,更重要的是具备北宋文学家范仲淹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心态。

古玩城开市较早,高潮时分在九点前后。我是一个爱睡懒觉的人,想去赶场的时候大都错过了。那天去的早,是因为参加同学会,不期与继明碰头,便一同访古问旧。我买了几本有关乐山历史的旧书,顺着石阶往下走,地摊上琳琅满目,有汉代的石俑,明清时期的瓷器,以及各种古钱币。在一转角处,有人卖古砚台,说是端砚。继明拿起一砚,取下砚盒,把砚石捧在手心细看,一问价钱,开价一千二,继明有心买,还了个一百五的价,最后以三百成交。摊主说卖亏了,继明幽默一句,看你摆了很长时间,这么重的一块石头,搬来搬去很辛苦。出了古玩城,继明说是仿品,就一普通石头,又来一句:知假买假。

砚台做假,其实古以有之。传说清代乾隆皇帝喜欢宋代苏东坡的所有物件,包括书法绘画和曾经使用过的砚台,一时间,京城古玩市场充塞着各种大大小小的砚台,有铭文,有诗句,都指向苏东坡。前几年我去云南建水,那里有一个古砚博物馆,陈列了几千尊历朝历代的砚台,不知道怎么收集的,其中还有鸦片战争的名人林则徐使用过的,也不知真假。

回忆起来,在我读小学时,砚台是个最常见的物件,大凡识字的人家皆是平常物。小学生到了二三年级,就要学写毛笔字。于是,所有的学生都从家里带上砚台、墨锭来学校,上写字课的时候,摆上砚台,打水磨墨,先是描红,以楷体入手,然后照着字帖临摹。我读东狱庙小学的时候,老师让我们临“二王”。四年级去了关庙毛锅厂中心小学,美术老师姓冯,人长得清秀,他让我们临颜鲁公,说是写字做人是一个道理,坦坦荡荡,刚正不阿。一纸毛笔字,半部中华史,书法承载着汉文化的使命。

写字下课后,砚台一般不会带回家,统一放在教室后面的角落,几十个形形色色的砚台,材质各异。铜质墨盒,盖子上爱刻几片竹叶两句诗词;有的砚台上面雕龙画凤,青松老梅;有的砚台青雅朴素,嵌在一精致的木匣子中。我在东狱庙小学的同桌长得秀气,据说是书香世家,他说话爱搖头拿调,小小年纪,之乎者也,惹得同学们常拿他取笑。开始上书法课,他从家里背来一个相当精致的砚台,小巧玲珑,装嵌在一红木匣子中,匣盖上刻有砚铭:精而坚端而方所与者陈玄为友者中书君。落款有金马玉堂字样,美术老师走到同桌旁,拿起这方砚台左看右视,连呼好砚,说这是大画家董其昌的名号。叫同桌用完带回家,小心磕碰。

老师正说着话,教室门口出现了两个人,皆着青布长衫,为首的老者白发苍苍,下巴上一丛白胡飘然。那是同桌的爷爷和父亲,他俩径直走到同桌面前,收起那尊精致的砚台,拿出另外一端石砚台给同桌使用,同时把一小截墨锭也收走了。同桌的墨,上面有金字,磨出来香气浓郁,四周都闻到香味。很多年之后读到一本奇书,是明代项元汴写的《蕉窗九录》,专门讲文房用具。先说砚,“砚以端、歙为上,古端之旧坑下岩,天生石子,温润如玉,眼高而活,分布成象,磨之无声,贮水不耗,发墨而不坏笔者,为稀世之珍。”再说墨,“古人用墨,必择精品,昔晋唐之书、宋元之画,皆传数百年,墨色如漆,神色赖以全。墨之妙用,质取其轻,烟取其清,嗅之无香,磨之无声。”古人选石制砚,制墨、用墨、存墨,学问渊博。

在我读小学的阶段,笔墨纸砚尚存古意。文房四宝属于文化用品,古城乐山的文化用品公司在土桥街南段,对面是人民电影院。卖文化用品的门市进深长,卖砚台墨锭在进门右手边中段,墨锭便宜的两三分钱一条,磨出来的墨有酸臭味,如果是宿墨,简直臭不可闻;贵的都是打着安徽字样的,以“胡开文”出品居多,也有“六品堂”,形状有圆柱形,长方形,锭面上有文字或松竹图案,一律塗上金色,一看就有贵气。好墨磨出来有淡淡的香味,写出的字亮堂堂的,几百年都不会褪色,陈墨放上两三天一样的没有怪味。

好墨、好砚支撑传承着千年的中国文化。

有一年回故乡,表姐说让我欣赏一件好东西,她从锁得严严实实的铁皮柜里搬出一包裹,逐一打开,里面呈现出一块硕大的汉砖,边缘上是汉代留下的羌人跳舞的图案,砖面上磨刻了浅浅的砚池,砚池上半部分用金石味很浓的篆字雕刻了这块汉砖的来源,文字由画家石鲁写就,刻字落款为四川画家冯建吴,两兄弟,在一块古老的汉砖相遇。名砖、名人,长长的历史讲述着长长的汉文化,相得益彰!

(本文图片来自云南建水清代考棚砚博物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砚念)